落水洞深处的回响(小小说)
老山落水洞深处的回响(小小说)
作者 施泽会
1984年4月云南麻栗坡的雨季到来了。天上老是阴沉沉的,是谁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每一天都在下雨,一下雨就是十天半月,我们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非常艰难,军车不敢把速度开快了,开快了什么时候说不定就滚下悬崖,还没有开战生命就结束了。我们随部队开进老山地区,师部驻扎在一个叫落水洞的地方。这里的山像被巨斧劈开,陡峭的岩壁直插云霄,洞口就在岩壁底部,像一张沉默的嘴,吞吐着山间的雨水。师部指挥所的老兵说,这洞邪乎得很,早年间当地人在洞口摆香案、燃香烛,祈求风调雨顺,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没有见到过。那时我们不信这些,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无神论者,做人做事都是人在起决定作用,事在人为。战友们只觉得这地方阴森得让人心里发毛,毛骨耸立。
师部的指挥所就设在离洞口不远的山坳里,几顶绿色的帐篷在密林中若隐若现。夜里总能听到雨水顺着岩壁流下的声音,滴滴答答,像谁在耳边数着数。有时还会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在寂静的山谷里回荡,更添了几分诡异。如果不是发了战争,哪里有人在这里居住,哪里有部队,有师部指挥所在这里驻扎,这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战争的较量。
我们连从前沿阵地撤下了,专门保护师部指挥所和师部首长的安全。9月的一天,战斗突然打响了。敌军的炮火像雨点般砸下来,我们在离师部指挥所不远的地方能清晰地听到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王参谋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手里的铅笔在作战地图上飞快地移动着。他是个昆明人,一米八的个子,长得英俊帅气,却因为战前违犯纪律受了处分。可此刻,他眼中的坚定让战友们忘了那些过往。
"各单位注意,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报告情况!"王参谋的声音透过电台传向各个阵地。炮火声中,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沉稳。我们看到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擦一把。他完全沉浸在作战地图上标注的每一个阵地当中。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师部指挥所的水和粮食都快耗尽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王参谋把自己的压缩饼干分给了几个年轻的战士,自己却只喝了几口凉水。"撑住,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眼神里充满了鼓励。
就在战斗即将结束的时候,一颗炮弹落在了指挥所附近。王参谋一把将一名战士推开,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战士们冲过去抱住他,他的身体还在微微颤抖,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着:"告诉...告诉我的家人,我...我没有给他们丢脸..."
王参谋牺牲了。我们把他葬在了落水洞旁边的山坡上,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山谷,山谷深处飘荡着久经不息的炮弹声和枪声。树木低头,山仿佛降低了高度,阵地上的暗堡,短洞,堑壕,盖沟,雷区,交通壕,都知道王参谋去过那里,他和战士交谈了战争的残酷,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每一个战士心中的使命是什么?葬礼那天,天阴沉沉的,飘着小雨,像是老天爷也在为他流泪。
战争结束后,我们连的战士退役回到了家乡。可每当阴雨天,我们总会想起落水洞,想起王参谋,想起那些在战火中牺牲的战友。我们时常会梦到那个陡峭的岩壁,那个沉默的洞口,还有王参谋坚定的眼神。
前几年,战友们又回到了老山。落水洞依旧在那里,只是洞口的香案早已不见了踪影,洞壁外写着“师部指挥所落水洞”几个大字。指挥所的遗址上长满了杂草,只有几块破旧的木板还能看出当年的痕迹。战友们在王参谋的墓前放上了一束鲜花,默默地站了很久。泪水模糊了视线,仿佛觉得王参谋还没有离开大家。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谷里,落水洞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战友们仿佛又听到了当年的炮火声,听到了王参谋的声音,听到了那些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的呐喊。这些声音在老山落水洞深处回荡,永远也不会消失。
如今,落水洞成了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时常有年轻人来这里参观学习。他们听着当年的故事,看着那些珍贵的照片,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我想,这就是对王参谋他们最好的纪念吧。
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但有些记忆永远不会被磨灭。就像落水洞的水,永远在山间流淌,滋养着这片英雄的土地。而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也会像这落水洞一样,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