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秋野炊烟柴籽温

作者:周加水 阅读:4 次更新:2025-08-16 举报

       清晨,大地经过一夜的沉靜后,绐人一种自然之香。我漫步在庆丰公园,阳光洒落在繁茂的树荫上,清新的空气,绿意盎然的草坪,盛开的鲜花,让人心旷神怡。偶然遇见曾经在城关一小工作过的项老师,项老师白发苍苍,时隔49年后相逢,情谊更浓,怀旧共鸣,滔滔不绝聊起49前的校园记忆。

1976年同事90岁月1976年同事90岁月

         十点之后的太阳灿烂耀眼,公园里人们纷纷离开,我和项老师道别。回到家里,心中泛起层层回忆的涟漪。

        1976年夏天,我梦寐以求的职业,当一名体育老师。经笔试面试填写教师申请表时,考虑自己曾经参加过体育运动训练,在有何特长栏目填上体育二字。如愿以偿走上体育教师岗位,我把操场作为人生舞台,用运动谱写育人史诗,成了育才树人的运动园丁。

        秋天是金色季节,犹如美丽的画卷,将大地的丰饶与收获描绘得淋漓尽致,蓝天白云、山岚绿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演绎出宏大的交响曲。

域关一小旧址域关一小旧址

         城关一小校园(天主堂),全校二十多位教师,在简陋教室里,举行校秋季开学教师会议,校领导说:“新学年新气象,今年上级分配我校初中英语新老师一名,初中新体育老师一名……,新成员加入,如同一股清流,为学校带来新的活力”。新分配的老师,分别站起来作简短的自我介绍,在热烈的掌声之后,教务主任宣布教师授课任务。

        初登讲台,我心中充满激动与期待,承载着梦想与希望,心潮澎湃,愿点亮孩子的未来(城关一小附设初中班)。

后门旧址一小后门旧址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开学近2个月光阴悄然溜走,校园生活已逐渐步入正轨。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寒意悄悄袭来,师生穿戴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永安溪浮石园段溪滩野炊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从城关一小西大门出发,沿穿城中路碎石路面徒步出发。师生背着柴火、锅碗、瓢盆和蔬菜,到达浮石园对面溪滩。红叶点缀着树林,伴随着孩子们欢声笑语。学生分组搭灶、生火、洗菜,犹如一群蚂蚁为过冬储备食物,教师参与叠石头搭灶台,溪滩上炊烟袅袅,青烟如仙女的飘带,与秋日山水相映成趣,香气弥漫扑鼻,炒菜声与食物香气交织,溪水潺潺作伴,共享自制午餐时光,犹如大家庭般相互夹菜品尝。 野炊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老师带队回校,我和几个男老师,把散落的柴火捡成一堆捆绑,用脚踏车载回学校食堂。

浮浮石园段溪滩浮石园段溪滩

        秋末的阳光,宛如和蔼的画家,将大地染上一片金黄,诗意盎然,大自然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令人陶醉。学校布置以班级为单位小秋收活动。

       我和班主任陈老师商定,将本班级学生带到城北青尖山脚,后岭村边山上摘栎树果实(柴籽)。从城关一小集中出发,离开县城,沿蜿蜒乡间小路,穿越田野延伸至山脚,两旁稻田泛着金黄,与山色相映成趣,深秋季节,稻穗沉甸甸的。晨露湿润了师生的鞋面,空气中弥漫着野果的清香。

后岭村边山后岭村边山

        后岭村边秋天的山峦,山峰耸立天际,云雾缭绕,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滨纷色彩点缀着漫山遍野的红黄色,野果挂满枝头。学生三五成群结伴,带着小竹筐、袋子,向陌生山上进发,如同放飞的小鸟,在蓝天白云下的山野,自由穿梭。我带着哨子指挥,要求学生不得离开教师视线范围,注意防刺扎伤、滑倒。

         采摘结束下山,孩子们手提装满果实的篮子,在后岭村古拱桥头,教师清点人数,学生拿出栎树果实(柴籽)比颜色、比柴籽颗粒大小、比采摘数量,有深褐色、有红棕色,也有果脐持别突出。

后岭村古拱桥后岭村古拱桥

         回校途中,学生唱着歌谣,汗水与笑声交织,走到盂溪(白水溪),两岸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芳草萋萋,河床裸露卵石,水量稳定,老师组织学生,在滩涂积水,把手洗干净带回学校。

         秋天渐行渐远,冬天悄然而至,校园的天空,呈现出深沉的蓝色,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轻轻飘落,散落在校园操场上,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仙居一小新址仙居一小新址

          一小,是我教育生涯的起点,专业成长的摇篮。因工作调动,我内心充满不舍,城关一小承载了我太多回忆和情感。数十年后,城关一小升格仙居一小,校园搬迁新址,全新的环境带来全新的希望。

注:中国作家网首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版权所有。

上一篇: 无人驾驶车 七古

下一篇: 驿站人生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