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万岁,同窗

作者:宋元浩 阅读:79 次更新:2025-08-01 举报

散文


万岁,“同窗”


 


——遥寄大洋彼岸的老同学


 


宋元浩


极具魅力的中国文字展开翅膀,


飞向宇宙经纬,翱翔亘古玄黄;


纪录日升月落,耕耘地老天荒;


五洲鲜花,拍击四海波浪;


向日葵旋转,朝着太阳歌唱!


——题记


前篇


 


亲爱的老同学,你我为何总是如此的牵挂与眷恋?30年不变,50年不变。是呀,同学之间的情与爱有谁割舍得了?她属于今生今世,属于古代现代,无论男生、女生,“同窗恋”将永远延续下去,你说呢?


比方我们俩的思念吧,她像高天的飞机、大海的航船,从繁花似锦的大江南北飞到冷暖不同、日夜各别的异国他乡,而又从大洋彼岸辗转回到同学的聚会之中。


春夏秋冬轮回,日月星辰更替,半个多世纪过去,同窗恋却已融进五洲的花草树木,融进四海的碧波绿浪……


是的,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老年、中年还是少年,我想,“同窗恋”都在各自的心灵上牵手,在沉沉的酣梦中追逐嬉戏,她就像一根红丝线,紧紧地拴住我们双方涌动着满腔热血的心!


我不敢说人生有多少个日月星辰,在生命的旅途中会有多少牵挂?但我敢肯定地说,同学之间的情谊,最纯正、最圣洁、最甘醇。她胜过我们母校南边的绵江河,那金波玉液在秋高气爽的蓝天下缓缓地涌动着洁白无瑕的朵朵浪花;她胜过客家人逢年过节时各家各户酿制的糯米酒,清香扑鼻、甘甜可口,醇浓粘手,耐人回味……


老同学呀,互联网声称我们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代“老三届”,是世界上最棒的一代“东方人”。嗨,历史给我们颁发“金牌”啦,它给予我们精神上多么大的慰藉?不过,这并非是我们命运的选择,而是天时、地利造就了我们呐!当年的我们,有谁意识到国家的灾难、民族的振兴,这么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会压在我们的肩上?我们更不敢奢望社会将会把我们推崇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娇子。说实在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第一声啼哭,同样是要温饱、要生存。在命运的搏击中,我们从个体融入群体,汇合进时代的洪流。为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从贫困走向富裕,由“佝偻着身子”变成昂首挺胸、正气浩然,以致百折不挠、攻坚克难、务实进取、拼搏担当,成为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然而,我们绝对不敢与“开国”的父辈们相比,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穿行,在枪林弹雨中血拼,在杀戮死亡中挣扎……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仁杰!


老同学,兴许我们生命中的这些亮点,每个人都已经体验、悟透得很深刻了。你从红色故都的小小村庄走出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老家屋背的大樟树就像一把“大红伞”,为你遮风躲雨,为你避祸消灾!你所拥有的天空辽阔广袤、目无际涯,我从心里千百次地为你祝福!


 


中篇


 


老同学,当我打开电脑写这封信时,你可晓得家乡是什么时辰吗?你我相隔三万里之遥,夏季时差11个小时。按理,这个时候的南美洲,太阳正像吊灯一样悬挂在仲夏晌午的树梢上,而我们家乡呢,却还不到凌晨四点。


市郊乡间的别墅,万物沉浸在静谧安详的梦呓中。此时,我家二楼的回廊外,那如泣如诉的阵雨趁着黝黑清静的天地,好似在贴紧花草树木的耳朵说着悄悄话呢。而我,却缠绵在那几回无比珍贵且又极其平凡的同学聚会中——


你没有忘记吧,那回“同学阔别30年”聚会,你虽然没有赶回家来,可你的心到了。那天,班主任邹起文老师和班里在县城工作生活的同学欢聚在一起了。


百元票额的美金支票,头一次给了我们沉甸甸的感觉。你在信中写道:“我很想回国参加同学聚会,这是30年的盼望与期待,我多想见一见老师和同学们!可我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只好凭借这张小小的支票,向大家敬上一杯家乡客家人甜滋滋的糯米酒,祝愿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平安,阖家幸福!”


透过这张饱含同窗深情的美金支票,我们彷佛看到了三万里路上纵横交错的高山大川、海洋湖泊;看到了老同学你,正在阅读那封“恰同学少年”所散发出汗酸味且又烙刻下天真幼稚痕迹的《写给瑞金一中六七届高三(3)班同学的信》;仿佛又听到了你满口的外语,是俄语呢还是英语?你朝着家乡,朝着喷薄东升的太阳,放开喉咙地朗诵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年,“老三届”同学读的几乎都是俄语。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你的俄语成绩最棒。每逢上俄语课,罗甘泉老师总是喜欢向你提问,与你用外语对话,以致将俄语的魅力与特点,演示给全班的同学领悟、熟记。


30年聚会呀,它包含了多少艰辛与困顿!1968年那个流泪的日子,我们全班54名同学就像撒开了笼的一群鸡似的,纷纷扛着屎肚、叉开双腿跑散了。


30年风雨兼程,我们送走了风华正茂的青春,送走了热血沸腾的仲夏,迎来了想收而歉收的秋日。那时的我们,有谁想到了谁呀?又有谁不曾想到谁呢?


30年像一阵风那般地迅疾,犹如一道闪电那般地快捷!时间跑了,光阴老了,人生长出了浓密花白的胡茬。嗬嗬,它满载着不悦与遗憾?创伤与哭泣?疼痛与悔恨?污秽与洁净?它告别了不堪回首而又灼亮闪光的岁月?


后篇


 


        光阴,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告别了。时序翻到2017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同窗节”,迎着我们又姗姗地赶来!


         老同学,我们阔别半个世纪啦!在这短暂且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曾经梦幻蹁跹,心存壮志;我们曾经披星戴月,摸爬滚打;我们曾经伤痕缕缕,心灰意冷。而今,我们老了,正朝着一个难以预料结果与终点的路上走去。


虽然,我们不知道时光老人领着我们去“天国”呢还是去“地府”,可我们深知这是自然法则,无论是谁都无法抗拒。我们登上了“古稀之年”,可否朝期颐、“茶寿”冲刺?倘若天神真能拽住我们攀登,这不就是“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给予我们的馈赠与福报?!逝去的春花秋月有灵性没有?作古了的班主任和十几位同学,他们都在关心我们吗?我们告别了一路的红尘雾雨,告别了昔日的花草虫鱼,可我们同学之间的情分是不会衰老的,更不会死去!


亲爱的老同学,这封信写得长了些,可我却以为还没有表达清楚同窗之间的那份情谊。或许有人会问:我是在给谁写信?收信的同学是谁呀?


哈,这仅仅是写给三万里外的东洲同学吗?不,绝对不是!我是以千千万万老同学的视角和身份,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作下的备忘录而已。尽管这些文字粗劣、沉重,难以替代同窗之间的深情厚谊,尤其哪些淤积在内心深处的千思万念。然而,正是这些具有无穷魅力的中国文字,将我们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同学牵扯在一起,萦绕在各自的心头,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又何以足道?


是呵,“有牵挂,天涯茫茫不遥远;有思念,人生旅途更灿烂!”流水的校友,钢铸铜浇的校园,它不会被风雨雷电剥蚀,更不会因冰天雪地摧垮。我们当年遗落在校园里的那些天真烂漫的笑声与故事,以及在贫困挣扎时的那些无奈的哈欠与鼻息,不是仍然与日月星辰旋转,与秋来春往的鹰雁翱翔?


最后,请允许我把为瑞金一中原高三(3)班同学聚会时从心灵里流出的几行文字抄录于下,请关注、评点,谢谢您,尊敬的读者!


同窗恋


题记:黄东洲同学从美国回乡祭祖扫墓,江西南昌、赣州等地的同学,纷纷于201546日赶回母校——瑞金一中所在地聚会。昔日同窗攻读,情同手足,乃为此生缘分!


绿叶青枝小鸟鸣,伶俜厮守伴星明。


朝云富贵天无语,暮盼荣名地缺兵。


四海沉浮心意旧,五洲闯荡草虫声;


难留岁月成仙去,梦幻来生再续程。


注:黄东洲(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世界著名


   桥梁专家,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列入二十世纪2000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烂笔头2020-7-26/2025·7·302956字符)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