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仰望蜀国历史的天空

作者:范永海 阅读:59 次更新:2025-07-28 举报

          成都市的繁华地带坐落着一座古老的祠堂,祠堂内绿意盎然、古木参天,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成都武侯祠。这座祠堂不仅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首娓娓动人的历史长诗,一曲激昂澎湃的历史交响乐。它向我们展示了蜀汉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那些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和动人的故事。

2021年10月中旬,我出差到成都,有幸参观了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其占地近15万平方米,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和三义庙四部分组成,是诸葛亮、刘备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后世君臣祠庙的典范。它由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侯祠、鼓楼、碑亭等构成。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不可小觑,让我们得以了解古人的风采和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三国时期蜀国的历史和文化。

走进武侯祠,仿佛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漫步在古朴的回廊之间,那千年前的风云变幻仿佛就在眼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园林,每一株古树似乎都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每一块碑刻仿佛都在述说着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便是武侯祠的魅力所在,它让我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

而在这历史的天空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巍峨耸立的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他面带微笑、目光深邃,仿佛洞察世事,又仿佛为人间播撒智慧的种子。这座神像不仅仅是三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诸葛亮精神的寄托。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让他成了后世人们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而那些被镌刻在碑文、壁画上的历史故事,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蜀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三顾茅庐”到“六出祁山”,从“白帝托孤”到“空城计”,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无一不展现了诸葛亮的智勇之才和忠诚之心。而那些与他一同并肩作战的蜀汉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成了武侯祠的一大看点。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不仅是蜀汉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漫步在武侯祠中,我时刻会被那些历史人物的智慧和勇气所感动。他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这座武侯祠也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不仅要仰望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更要思考他们的精神对今天的生活有何启示。要学习诸葛亮的智勇之才、忠诚之心,学习那些蜀汉将领的英雄之气、牺牲之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这座武侯祠也向世人展示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好地规划未来。而文化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因此,要珍视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让它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灯塔。

仰望蜀国历史的天空,我思索良久。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让它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篇章。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舟山市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定海区作协理事,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其中1篇入选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出版散文集《走出中原盆地》。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