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家乡的洋槐花又开了

作者:范永海 阅读:58 次更新:2025-07-28 举报

         阳春四月中旬,给爹打电话时,爹告诉我家乡的洋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我眼前便出现一片洋槐树,满树满树的雪白,满树满树的繁花,像下了一场雪,把家乡装扮得格外美丽。那是一种白色的花朵,小巧玲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像牡丹那样富贵艳丽,却自有一种朴素的美。它们给了我多少儿时的欢乐时光,给了我多少香香甜甜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河南南阳城北一个叫大马营的农村。那里有清澈的河水、有青葱的树木、有金黄的麦田,更有那满村遍野的洋槐花。那里的人们淳朴热情、勤劳善良,那里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儿时,每到洋槐花盛开的春季,它们就像雪一样白,像云一样轻,点缀着大地,使家乡的景色更加美丽迷人。整个村庄弥漫在花香之中,大人小孩都去采摘这大自然的馈赠,家家户户飘出浓郁的香气。那香甜的蒸洋槐花是我们姊妹四人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食之一。

洋槐树是一种乡间很常见的树种,种植面广,容易繁育。春天来临,满树的槐花就会绽放,花瓣雪白无瑕,朵朵挂满枝头,娇小而繁多,一串一串的,仿佛一夜间枝头上就有了大片的云。每当这时,整个村子就浸染在阵阵的芳香中,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小孩子会站在树下观望,胆大的就会迫不及待地爬上树,一边采摘一边把花放嘴里吃,胆小的跑去告诉大人洋槐花开了。小孩子们围着槐树嬉戏打闹,等待大人做好香喷喷的蒸洋槐花。

儿时,农村人生活条件都不好,蒸一些野菜或野花之类的东西吃,这样不仅增加了营养,而且省了粮食。所以大人们在摘回洋槐花的时候,还会顺手带回一些野菜,比如荠菜、苜蓿、野马齿苋等。择干净的洋槐花会整齐地码在屋檐下或院子里的簸箕里,它们雪白雪白的,映着房顶上空的蓝天白云,在微风中微微颤动,像一串串风铃,仿佛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悦耳声音。这个时候,我们小孩子是最快乐的,围着这些洋槐花不停地闻啊看啊,舍不得离开半步。这时家里养的小狗也会偶尔停下来嗅嗅花香,然后舔舔它的前趾。

 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我和姐姐站在锅台旁边,看着外婆把一串串的洋槐花塞进笼屉里去蒸。我们就会趁机抓起一两个放进嘴里嚼一嚼,甜滋滋的,一股清香直沁肺腑,那种熟悉的味道立刻弥漫全身,我会忍不住大声喊叫好吃。外婆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就会笑着说:“真吃嘴!”那香甜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其实在我家乡还有一种传统的吃法——炸槐花饼。外婆把摘回来的洋槐花用清水洗干净,先把花瓣弄散放在盆里,再放上面粉、盐和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在蒸锅里蒸熟,最后下油锅煎炸一会儿,捞出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了。我们围坐在桌子旁吃着外婆做的美食时,嘴里不停地说真好吃,下次再给做。

家乡的洋槐花又开了,我知道现在的洋槐树比以前少了很多,后来被人砍掉没有补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人也少了,现在去吃只是吃个新鲜,儿时吃主要是缺少主食和菜肴。又到了采摘的季节了,我在千里之外的舟山工作,不能随便就回去。思绪却回到了童年,我仿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拉着伙伴小拴、举章和小周的手在洋槐树下疯玩,一会儿又爬上树去摘洋槐花吃……

家乡的洋槐花又开了,这又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当年给家人做蒸(炸)洋槐花美食的外婆和母亲都已作古,只有爹能看到那雪白的花朵了。无论我走多远,无论在外面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都时刻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家乡的一砖一瓦,最惦记的还是家乡蒸(炸)洋槐花的味道,这种味道一直都在心中飘荡着,弥漫着……

家乡的洋槐花又开了,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曾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其中1篇入选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言试卷)。

上一篇: 八一颂

下一篇: 醉游泗礁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