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大师成果出荆州
法显大师成果出荆州
肖炎方
唯恐写作源泉枯竭,江郎才尽,所以我第一大兴趣爱好旅游,看祖国大好河山,会天下兄弟姐妹,然后回来似乎就文如泉涌,似乎就笔走龙蛇。
行要好伴,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恰遇贺厚安几次约我,去天王禅寺看看。贺厚安,红三代,爷爷是红军连长。他是普济乡村里考出来的大学生。他投资研发的淤泥原位固化生态护坡专利技术产品,去年已获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于是端午节前欣然前往。
小车向塔桥北路飞行。他像导游,像学者,娓娓而谈。荆州文化我略知一二。全国各地都有文化名片,譬如内蒙古就有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昭君文化。荆州文化名片有多种划分。按时代:楚文化、三国文化;按人物,像史记·本纪、列传:屈原文化、关公文化、居正文化;还有宰相文化、水文化等。确实从未听说过荆州还有佛教文化呀?
贺厚安引我见恒峰法师。恒峰法师已倾其所有积累,沿法显大师足迹走过几段,听沿途法显大师的故事以及当地人对法显大师的崇拜。
恒峰法师一边吞药,一边接听电话处理凡事,一边给我们冲茶,还一边给我们兴致盎然又慢条斯理地讲当年荆州辛寺,香火旺盛,香客云集。因为寺院广大,管理严明;傍晚闭门,早起开门,都是骑马去来巡回,以免延误……
从现代前院穿行到古老后院,便觉走进佛国,古刹神圣,而身心飘然。
中午11点,一大圆桌丰盛的斋菜撩拨了我的食欲。虽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宽慰,酒肉吃下去经过肠道就排出了,不会依附在身体里,而佛祖佛理一直在心中留存;但天王禅寺的人们,仍守着清规戒律,斋饭菜,不饮酒。罗刚、方伟、贺厚安几位说,等一会儿,12点,还有几位客人,要请我们去进餐馆,您到那里再喝吧。
还等什么哟?这便是人生难得一遇的奇特场景,最高等级的饭局,绝不雷同的绝色天香,甚至绝胜烟柳满皇都。
你看这幕天席地,何等博大厚重,开阖大气。1600多年的古银杏,像擎天大柱,像遮天蔽日伞盖,又像上苍垂下抚摸我们的慈祥手臂。
没有围墙,清风徐来,荡我心湖,摇我心旌,催我心帆----真绝世佳景也。七老八十仍飒爽英姿的陌生村妇在这里做“义工”。和她们同桌吃饭,她们每一句客气礼貌,都是沁人心脾的乡音,时代脉搏的轻音乐,新时代佛国的绝响。
清炒白茄子、藕尖,糖拌老黄瓜、西红柿,黑木耳、红汉菜,还有刚从千年古井里捞出来切开的西瓜红片等十多个素菜,瓜果茎叶样样有,色彩斑斓眼福鲜。唯一的荤菜是青椒韭菜炒鸡蛋。这不是现代另一种素食时髦。
美妙的诗意中有禅意,即清空安宁的心,平静而宁静,且超脱尘世的宁静、淡泊和超越。于是心中便涌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心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哲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际遇闲适……
不意间,金姑娘给我拍下了有故事的终身难遇好饭局。我感谢她,并请她帮忙在照片中写出主题:天王禅寺吃斋饭。马上转发给亲朋好友,作为一种炫耀:奇遇新生活。虽和好朋友在本市规模最大的几个寺都吃过几次,但像文物离了国土就没了根基一样,那与天王禅寺千年古银杏树下的斋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罗刚、方伟、贺厚安几位争相自豪地讲述,最是,更是,更胜美酒佳肴。他们和众多中国人一样,赚了一点钱,就华丽转身公德、公益、公家,凑成了“法显文化促进会”,还准备立功德碑,建网站,办报刊,创AL,再现法显大师当年情景。
法显大师65岁,东晋隆安三年,即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14年的艰苦跋涉,从印度沿海路到达斯里兰卡,停留两年学习并抄写佛经。从斯里兰卡回国海路中,遭遇船只漏水、狂风暴雨、教徒威胁、断水断粮等危难,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彼时的法显早过古稀之年。
一路结伴同行的慧景因身体虚弱和高山缺氧去世,足见取经之艰难与悲壮。
当身边唯一伙伴道整在巴连弗邑,即华氏城,今印度帕特纳Patna感叹天竺佛国威仪,不愿回到中国之时,法显不忘初心,“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于是独还”,反映其心中无我、广利众生的高尚人格。
终于在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登陆山东青岛,回到故土。青岛崂山即有“法显登陆纪念碑”。他应该算是中国一带一路“文化拿来”第一人。
法显回到故土,得到南朝刘宋皇室支持,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写下了著名的佛国记,并完成翻译《摩诃僧祇律》《大般泥洹经》《杂阿毗昙心》等六十三卷佛经。
法显的最后时光属于荆州,也正是在这里,他才最终完成了《佛国记》《法显传》等的创作与出版;并于公元420年,在荆州辛寺(今天王禅寺)悄然圆寂,走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可能有人要问,他最后为何来到荆州?
慧远大师不在了,能为法显遮风挡雨的那个人不在了,京城佛教界中原本那些对法显西行取经、并要用那些清规戒律来约束教规教众的、早就心怀不满的人,便有了借机攻击排挤法显这样一个在当地并无深厚根基的“外人”的胆量和空间。而法显呢,当时正将全部心血奉献于经书的翻译与整理,他哪里还有时间与精力使自己陷于和那些人的纠缠之中?
而当时的荆州,除了远离政治中心而稍显安宁之外,这里同时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更是一个时期以来京城建康之外最重要的佛教研学重地。辛寺更因慧远大师曾经在此几番讲学而闻名于世。法显来到这里,不仅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具有可以精心译著的文化空间。
正是如此,据《高僧传》《天王禅寺志》和《荆州皇甲古刹碑记》等史料记载,法显在荆州期间,不仅完成和校正了《佛国记》《大般泥洹经》和《摩珂僧祇律》的创作与出版,而且不顾年高体弱,应广大教众和信徒的要求,还在天王禅寺与皇甲古刹两处登台演讲,对佛经中所提出的戒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阐述。
也正是在法显弘扬佛法的推动下,荆州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文化高僧和名流居士,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自我节制心灵净化与社会和谐稳定进步,都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肖炎方: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沙市区意见领袖、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网在线会员。
简历。1952年出生,1967年岑河中学毕业,1974年庙兴村民办小学任教。1987年湖北大学自学考试毕业,借调国办周黄中学。1993年转为公办教师,调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升高级教师。2012年退休,被聘为本市晚报、日报、荆周刊、江汉商报、电视报等特约评论员;2014年加入湖北省作协;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专栏作家、主页名人、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2015年被聘为本市“关工委”文书;2016年,特骋为荆州开发区地名普查“顾问”“文化专员”。《“可以”的朦胧美》被收入上海《语文学习50年精品集》等;多篇被收入国家文库、中国知网、中国图书网、中国期刊网、参考网、人和网、人人文库网、中华活页文选、中国教育在线、美文苑阅读网、意空间阅读网、美文网、网易订阅、百度学术等。
作家。在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儒经网、荆楚网、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几千篇。发表中篇小说<<七处架火八处烧>>等。著有<<荆州教育人>><<荆楚风情往事>>等。<<方言还能活多久>>《游拜荆州客官农民诗祖孟浩然》<<上海高考作文: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庙兴村小学多情趣》《颠覆认知“几床琴”》等多篇被中国作家网窗口推荐。
评论家。南郡楹联博物馆顾问。<<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阅读量818万,<<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 超5千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6.8亿。<<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须改正>>,促央视后为《两会早知道》《两会你我他》。在人民网向全国首倡<<现代化旁请暂缓留盲道>>《绿皮火车应适当改进》。《美抵制北京冬奥自取三辱》《从难民看欧美道德文明》被网友读者誉为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具阅读价值的文章。
教育家。1991年入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中学名师辞典>>。辅导本班学生在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种报刊发表顶峰1年超过100篇。全国新世纪作文大赛第13届专家评审委员。《再评杨修之死》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当期印为要目外文目录,发行百多个国家。《婚恋作品的德育和美育》发全国中语会刊《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04期头条。批评全国、湖北、安徽、重庆高考作文命题;《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被列为《高中语文篇目索引》。参编<<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作文辞典》等几十种。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