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十二世祖现影记

作者:商州夏阳 阅读:113 次更新:2025-05-24 举报

十二世祖现影记          

                                                                夏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玄而不玄,与红尘深情交融。

       父亲是名赤脚医生。1978年的一个夏夜,父亲去磨沟垴出诊。去时走商山公路入磨沟到磨沟垴,归来时选择翻西磨沟岭,经洞沟过殿岭抄近道回家。

        磨沟岭是商州著名高山之一,平日里很少有人行走。夜半三更独行空旷的磨沟岭,谁人都会有点恐惧。

        从磨沟垴那户人家出发时,父亲索要了根火绳,点燃攥在手里,只为行走在磨沟岭上,为自己做伴打怕怕。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行走荒山野岭,遇见狼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夜晚。在家乡普遍传说,狼惧怕火,若在夜里遇见狼,抡点燃的火绳成火圈,可使狼无奈退去。

        月光如银,披洒山野,山风裹着凉意掠过林梢,树叶“沙沙沙”作响,偶尔间杂惊动或狐、或鹿,或蛇、或狼……“嗖”地一声窜动,惹得父亲禁不住有点毛骨悚然。

         行至西磨沟岭头爷庙,父亲颇觉疲倦难耐,随对着斑驳庙门拜了三拜:“求爷老保佑无恙。”拜罢,倚着爷庙山墙小憩,谁知竟然沉入了梦境。

        恍恍惚惚在磨沟西岭行走,迎面走来一位鹤发道人,云纹仙鹤绣满素白道袍,长须随步履轻扬,拂尘柄头鎏金流转。明明须发皆白,面容却如婴孩般红润。

      “何处来?”道人声若清泉漱石。。

      “磨沟垴。”父亲答道。

       “何处去?”

        “圪崂沟。”

        “圪崂!”道人眼底泛起涟漪,“贵姓?”

      “姓王。”

      “祖父大名?”

       “我爷王庆善,老爷王明德。”

       “明德?!”道人若有所思。

        ……

       絮絮叨叨交谈间,道人忽将拂尘一摆道:"孩子,且记,磨沟岭方圆生灵,全会保护你安全。"

       父亲猛然惊醒,却见五步外三只狼,“一”字形等距离排列,背对父亲蹲坐,鬃毛上泛着银色亮光,让父亲不寒而栗。父亲慌忙去摸火绳,没想到已经熄灭,他伸出哆哆嗦嗦的手去掏火柴,慌乱中不小心使铜烟锅“当啷”坠地。那三狼听到烟锅坠地的声响,竟似得了军令,齐刷刷起身,踏着碎月往林深处去了。

       “哒、哒、哒”,用门栓子敲门的声音惊醒了我。

        “频(父母对我的爱称),开门。”我听清是父亲的声音,他从磨沟垴回来了。

       我在撑身抬头起床的过程中,目光穿过开着的小房门,看到金色光芒布满堂屋,与堂屋齐高的金身老者,手持拂尘而立,慈目含笑:“孩子,小心着凉,别起来,安心睡觉,我去开门。”

        父亲站在床边,摇醒了熟睡的我。我把刚才发生的一切说予父母,父母惊慌不已,忙净手焚香烧表说:“爷老疼爱娃是好,求爷老千万别吓着孩子……”

       直至前年续修家谱启动,读过珍藏在杨峪河王塬王庆铎(杨峪河王塬王氏第十五世族人)家的老家谱,听过族中长老讲述十二世祖王正春的轶事,才忽然明白1978年那个夏夜凡事种种的来龙去脉。

        王氏老家谱记载,王正春生于嘉庆22年(1817年)5月初7,卒于光绪8年(1882年)4月初8,乃是我父亲高祖父的祖父。据族中长老说,王正春悬壶行医数十载,在商州、洛南、山阳、蓝田一带很有名气,到了老年,忽弃医人术,转修护生道。

       王正春在磨沟西岭搭草棚常年居住,整日行走在磨沟岭周围几十里的大山中,奉劝打猎者放弃打猎,奉劝行人不要伤害山野生命,收购并医治受伤狼、狐、鹿、兔、蛇等动物而放生。

        王正春的善举感动了周边村民,在他去世后,村民们为了怀念王正春,自发集资,在磨沟西岭为王正春修建了寺庙。每逢初一、十五、四时八节,磨沟岭周边的乡民,还有王正春医治过的患者,从四面八方而来祭祀王正春,曾经一度香火很旺。

        身为南秦川王塬王氏家族第18代世孙,我对十二世祖王正春的作为深感无比骄傲。遥想那夜狼背如屏,原是百年前种下的善缘,玄而不奇,善缘福慧。

上一篇: 玩漂移

下一篇: 夜降临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