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母亲父亲和儿子》四十
两个月的暑假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强天强在这个暑假中,除了帮助母亲下田干些农活外,就是看书学习。其实,这个季节田里的活计并不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闲的,只要除除杂草,管管田里的水就行了。强天强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学习。他把管有义的高二年级的课本全部借来,搞起超前学习来了。强天强雄心勃勃,信心百倍,打算在暑假中自学完高二的全部课程,开学后能滕出时间来自学高三年级的课程,恐怕他也想高二结束后,就同高三年级的学生一道参加高考了。
至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问题,是他梦寐以求的,但他遇着这左得要命的王左村长,也无可奈何,要求进步是一个青年人的进取上进的精神体现,他不会气馁,慢慢争取,等待时机吧!强天强仍然严格要求自己,毫不含糊。
强天强的好朋友管有义参加高考已经结束,据他自己说感觉还不错。强天强高兴地祝贺管有义能成为徐村第一个大学生,为徐村争光添彩。
田勇暑假中已经到强天强家来过,他告诉强天强田丽芳没有考上高中,现在呆在家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晕头转向,不知怎么是好了。田丽芳整天到晚考虑,是从此在家种田呢,还是找个工作做做呢?或者是继续学习,来年再考呢?她像掐了头的苍蝇一样,找不着方向,没有注意了。
强天强好多日子没有看见田丽芳了,也很关心她报考高中的情况。现在从田勇那里获知田丽芳没有考上高中,也替她感到惋惜,更替她着急。强天强想去看看她劝劝她,可是人言可畏,舆论压力太大了,家母又不准他去,还是要避避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言碎语为好,反正强天强心里有田丽芳,田丽芳心里也有他强天强就行了。不过,强天强还是要替他的朋友田丽芳出出注意,想想办法的。强天强绞尽脑汁写了一封信。信中极其真诚地劝慰田丽芳千万不能急不能烦。那样会伤害身子的,会貽误时光而错失良机的。只有身体健康,才有努力奋斗的本钱。强天强鼓励田丽芳要抓紧时间,不放松学习,继续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等待时机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将来当一名小学教师,对她来说还是很合适很光荣的。
强天强把信写好后,交给他母亲紫芸审查。他母亲不识字,又不放心儿子强天强念给她听,生怕儿子强天强忽悠她,就拿到五婶家请管有义念给她听。母亲紫芸听了以后,觉得儿子强天强在信上说的都是真诚宽慰的话,没有一句半句亲亲我我的话,语气上也没有嗲巴嗲巴的味道,便放心地拿给田嫂去审查定笃了。田嫂叫田勇读了,觉得都是真心宽慰之辞,也很高兴,这才将信放心大胆地给了女儿田丽芳。
田丽芳拿到信后,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她想,强天强也是一时聪明一时糊涂,这回也太糊涂啦,这封信怎么能落在她母亲田嫂的手里呢?她娘一定要骂她田丽芳不能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还是藕断丝连的,缠缠绵绵暗通信息。田丽芳哪里知道,这封信是通过两位严母的严格审查后,才传递到她手上来的呢?田丽芳抖抖呵呵地打开强天强的来信一看,开头没有“亲爱的”三个字,她心里虽然放心,但也不满意。她迫不及待地把信一口气看了,这里面没有一句甜甜蜜蜜的话,她恍然大悟了,要是信里面有那样的甜言蜜语,亲亲我我的话,有半句儿女情长的话,她母亲田嫂还会将信交给她田丽芳吗?早把信甩到灶膛里付之一炬了。田丽芳将信将疑地将信从头到尾又细细地读了一遍,细细地查找了一会儿,想从中找出一句半句暧昧体己的话语。其实,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都透示着强天强最朴实最真诚的体己话。强天强的心里是有田丽芳的,田丽芳的心里也是有强天强的,田丽芳心满意足矣!
这段时间,对于别人的话,田丽芳心里恶心烦躁是听不进的,但强天强的话,她不仅听得舒服,而且言听计从。强天强说得对极了,田丽芳一定要振作精神,定下心来,继续努力,坚持自学,抓紧时间复习,一有机会就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将来当一名小学教师,成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岂不快哉乐哉?
田丽芳自从看了强天强的来信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也感到十分满意,异常甜蜜舒心。她开始闭门不出,奋发攻读,潜心研读,有不懂的地方,就请问他哥哥田勇,要是他哥哥田勇也搞不清楚,她就请他哥哥田勇代劳去请教强天强。强天强当然是有求必应了。
喜讯传来了,管有义考取了工科大学。过去,管有义是徐村第一个考上县城中学的,如今他又是徐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这是徐村全村人的光荣。全村人都为他欢呼,替他高兴,给他庆贺。田勇也升入高三年级了,田丽芳也正在努力自学,刻苦钻研,准备创造奇迹。强天强认为田丽芳一定能达到目的,实现理想。强天强的几个好朋友都学得不错,发展得很好。强天强自己已经升入高二年级了。他有超前学习的意识,也有超前学校的能力。开学不到一个月,连同暑假的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他已经把高二年级的课程自学完了。他又开始刻苦自学高三年级的课程了。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强天强说不定真的能跟田勇一道参加高考呢!
田丽芳虽然高中落榜了,但她在强天强的鼓励下,正在奋发努力,专心自学,刻苦专研,准备寻找机会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田丽芳人长得漂亮,脸蛋白净粉嫩,十分秀气,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着特别有灵气有精神,真是人见人爱。爱慕她的人大有人在。其中就有集镇布店的店长徐武。徐武原来是集镇上布店的一名店员,因为在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表现积极,公私合营后,他当了店长。官虽不大,但在老百姓眼里却是了不得的,而且是吃公家饭的人了。这也是人们十分羡慕的。徐武自己知道,他曾经在上小学时伤害过田丽芳,那都是上小学时调皮蛋的,不懂事干的事。现在他长大了,你田丽芳就不应该记仇了。不管怎么样,好事多磨嘛。徐武就拜托他的二娘——徐文的亲娘二姨太找到王左村长。王左村长在徐府呆过,请他出面帮忙,他不会不给面子的。王左是村长,要是他出面做媒,是再合适不过了。王左村长跟李刚又在一起当过村长,李刚现在又是田丽芳的爸爸,他肯定走得进说得通。
王左村长接了这个重任后,就去找了李刚。李刚和他一起在徐府打过工,他在李刚手下干过活。李刚当村长时,王左当副村长,两人配合默契,事事他都听李刚的安排。现在王左当村长了,去找老上级李刚,好说话得多。王左把要跟田丽芳说亲做媒的事跟李刚一说,李刚嘻嘻笑着说,这门亲事不错。徐武现在是吃公家饭的,又是集镇布店的店长,田丽芳要是嫁给他,说不定还能弄到布店里去站站店呢,这不是好事一桩吗!可是,李刚不敢做主,也做不了这个主,只能帮着打打擦边球,敲敲边鼓,在田嫂面前磨磨嘴皮子,促合促合,主要的还是要王左村长自己去跟田嫂说去。
王左村长兴致勃勃地来到田嫂家,田嫂正在给李小刚揩拭鼻涕。田丽芳关紧房门在自己房间里专心致志地闭门读书。
王左村长摸摸李小刚的头说:“李小刚这孩子长地像娘,比他老子李刚俊得多啦!”
“谢谢王村长的夸奖喽。”田嫂接着问道,“王村长今儿稀客嘛,来我家有什么事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王左村长咧着嘴笑了笑说,“我有好事要跟你说呢!”
“还能有什么好事能摊上我们呀?”田嫂好不客气地说。
王左村长接着把徐武夸得天花乱坠,他笑眯眯地告诉田嫂,他是受人之托来做好事的,是来牵线搭桥,提亲说媒的。
“王村长跟我们田家和徐家做这事,就不怕人家说你阶级立场不稳?”田嫂极其严肃地不痛不痒地挖苦王左村长说。
“你不要听官田瞎说。”王左村长面红耳赤,慌忙解释说,“我可没有哪个意思。”
“那是我冤枉王村长了。”田嫂故意哈哈笑着说。
“那倒不是。”王左村长不好意思了
“王村长说徐武干的这份工作倒是让人羡慕的工作,可是,这人品不怎么样。”田嫂一针见血地说。
“现在可不同啦,人家还当了个小头儿呢!”王左村长神秘兮兮地说,“将来把田丽芳姑娘弄去站站店不也很好吗?”
“那还要看田丽芳怎么说呢!”田嫂有点动心了,她想,让田丽芳女儿去站店倒也不错。
这时候,田丽芳在房间里好像听到有说话声,就大声问道:“妈,你跟谁在说话呀?”
王左村长伸了伸舌头笑笑。田嫂大声回话道:“没跟谁说话,我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呢。”
“是你自言自语呀。”田丽芳说着又埋头聚精会神地看书做习题了。
“田嫂呀,你跟田丽芳姑娘合计合计,歇天我再来讨你们的回头话。”王左村长说着高兴地跨出门走了。
王左村长刚出门,李刚从外面走进来了。李刚明知故问道:“王村长来有什么事的?”
田嫂笑着说:“他还能有什么事,是替徐武来提亲的。”
李刚故作惊讶地说:“好啊!不错不错。”
田嫂看着李刚说:“好什么?”
李刚也瞅瞅田嫂,清了清嗓子说起这门亲事的好处来了。他说,这门亲事是好事嘛,找还找不到呢!徐武现在是吃公家饭的,又是布店的店长,大小也是个官。女儿田丽芳没有考上学校,去站站店不也很好吗?田勇要是也考不上大学,也可以找徐武帮忙,你的小儿子李小刚,将来喝点墨水,认得些字,也塞给徐武,他还能推托?这不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吗?李刚还告诉田嫂,现在的女孩子找对象,都喜欢找军人要当军嫂。有些家庭成分高的,家庭历史有点问题的,军人还不要呢,要了组织上也不批准。徐武是吃公家饭的,有一份好的工作,又是个布店的店长,他要是家庭成分好,我们家的田丽芳,说不定他还不要呢!
“我们家的田丽芳怎么啦?”田嫂非常气愤地说,“你李刚也这么看?”
“不是我这么看,社会上就是这么看的。”李刚解释说,“你知道管田为什么要辞职?他是受到上司的点名批评后,就发了一通牢骚,自己辞了职。你知道我李刚的村长是怎么撤掉的?”
“你公报私仇,恩将仇报,栽赃陷害呗。”田嫂没好气地说。
“不全是这样,我李刚作为村长,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问题,这是职分上的事,应该‘言者无罪,闻者则戒’。”李刚话锋一转说,“可是,我李刚成了田家的倒插门的女婿,田家又被哪个李五横插过一杠子,就成了李刚阶级立场有问题了。我这徐村的村长还能当吗?不撤我李刚,还能撤谁的职?”
田嫂听了李刚这一番话以后,哑口无言,半晌没有吭声。她心里涌起了一股怒气和难言的怨恨。她恨透了给她设局的三姨太贡美丽;恨透了哄骗她的媒婆陈二嫂;恨透了欺诈凌辱她的杀千刀的李五。他们是一群狐朋狗党,把田嫂推向了万丈深渊,害得她苦不堪言,她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李刚见田嫂痛苦至极,显出一种无助的样子,就一方面安慰她;一方面嘱咐她,劝说她要她去劝说女儿田丽芳先捞现的。李刚说,早先田丽芳和强天强两人的事情,在徐村传得天翻地覆,早日给田丽芳姑娘说个婆家,尽快成了亲,不就堵住人家的嘴啦?免得我们做上人的担心劳神,寝食难安。再说,人没有前后眼,谁知道强天强日后会混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农民是现实主义者,就跟打鱼一样,不管大小,见到了先逮住了再说。
田嫂想,你李刚是“吃了灯草,放的轻巧屁”,说得倒轻巧,女儿田丽芳的性格脾气,田嫂还能不知道?这个徐武曾经欺负过她。徐文和徐武在学校在徐村的口碑又不好,田丽芳能看上他?不过田嫂又想,她还是想要试试看,好事多磨嘛,多做做女儿的工作吧。田丽芳和强天强两个孩子又有过那么一些风言风语的事,现在看来是断了。不过,他们是真断还是假断还不清楚,万一他们两个孩子还藕断丝连,出了事就不可收拾了。田嫂也想尽快给女儿田丽芳找个婆家,对上对象成了亲,做母亲的就不会烦心劳神,担惊害怕了。
吃饭时,母亲田嫂亲热地给女儿田丽芳夹菜。田丽芳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将碗里的菜,不是夹给小弟弟李小刚,就是夹给她母亲。她说:“我吃不了,你们吃。”
母亲田嫂不说话,光用眼睛看着女儿田丽芳笑,而且笑得是那样灿烂。田丽芳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田丽芳奇怪地问道:“妈,你老是看着我笑,这是怎么的啦?”
李刚敏感地知道他们母女要谈那事了,就夹了菜,端着饭碗跑出去串门去了。
母亲田嫂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她说:“丽芳呀,娘看你越长越漂亮啦。”
田丽芳矜持地说:“我都丑死啦。”
母亲进一步说:“我看你长大了,成了大姑娘啦。”
“是吗?”田丽芳在母亲面前撒娇了。
母亲田嫂正儿八经地说:“现在不上学了,好找个婆家了。”
“找婆家?”田丽芳吃了一惊,她想,母亲心里的婆家绝对不是强天强家,强天强还在读书上学,即使母亲同意,强天强的母亲紫芸也不会同意。于是她说,我才十七岁,还小呢。”
“我十六岁就成亲啦,你十七岁不小了。有人来提亲就嫁了吧!”母亲田嫂直接了当地发话了。
“彼一时,此一时。”田丽芳坚决地说,“我不嫁!”
母亲田嫂迫不及待地说:“有人已经来提亲了,我看还不错。”
田丽芳想,她倒要看看他们的葫芦里装着什么药?究竟是谁想打她田丽芳的注意?于是她便问道:“是谁呀?”
“徐武。”
“啊?!”田丽芳倒吸了一口气,浑身隆起了鸡皮疙瘩,瑟瑟发抖,不能自已。
母亲田嫂吓得慌了神,赶忙抱住女儿田丽芳说:“丽芳,你怎么啦?”
田丽芳镇定下来后告诉母亲,你别再在田丽芳面前提徐武了,一旦提起徐武,她就恶心烦躁,恶心得要呕吐。田丽芳敬告母亲今后不要多管闲事,自作主张,包办代替。那样是犯法的。田丽芳一心要学习,决意要报考学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田丽芳还小,绝不嫁人。过去村里人把她和强天强的事,说得那么难听,传得那么离奇,简直是不堪入耳,不能启口。田丽芳要用时间月日来证明她和强天强是清白无辜的。田丽芳说完气呼呼地进了她的房间,关了房门,不理睬她的母亲,还是看她的书做她的习题去了。
母亲田嫂吓了一跳,不敢多说一句。从此以后,母亲田嫂再不敢提起那种事了。
上一篇: 长篇小说《母亲父亲和儿子》三十九
下一篇: 叶天来再为千古绝句撰写下联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