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滋味
军营五载,肩上的军衔由列兵变成少尉,看着洗得发白的军被便感觉自己是个老兵了。服役期满的老兵把三年的得失打进了背包,我就开始了第六年的部队生活。此时此刻,感情洪水的闸门无法控制,无限感慨一下子决堤而来。
闭着眼睛,世界真大;睁开眼睛,世界小了。念高中的时候,看着无奈的现实和不景气的家境,心里便萌生出“要出去闯闯”的决心。于是在高三那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夏夜,我躲在学校后的树林里呆想了半夜,当时浪漫曲折的心情依然清晰:考不上大学一定去当兵……高考落榜,我说服了父母,异常冷静地离开校园那可爱的王国,报名参了军,因为我酷爱绿色。在我笑着同父老乡亲告别时,我看到母亲那变老的面颊上有两行清泪,父亲红着眼睛哽咽不能语,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儿子去远征。车快开了,我突然发现父母那眼神中包含许多期待和祝福,也许只有一个即将远离家门的人才有那种感觉吧。
来到梦中向往的新天地——军营,新兵连紧张有序的生活曾使我振奋不已。下连队后干了四个月的给养员、六个月的炊事员,接着在电源站做电源兵,平淡如水,于是我迷茫过。但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经琢磨、一经回味便深刻起来,也许这种深刻的内涵只有军人才能真切地感知到。我知道自己是在追求一种理想,在谋求一种能独立生存的方式,所以在生活的艰辛中一边工作一边实践探索,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却无心去欣赏那生活在其中的城市。白天工作,夜间与台灯、书本为伴,冬夜的寒星也能证明我的辛勤。吃过一些苦,但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获得嘉奖,提升为班长,又考取了军事指挥学院。
如今军校毕业五个月的我在舟山生活得充实而精彩。带兵、干工作,晚上加班“爬”上一段“格子”,每晚带着疲倦的满足感快意地睡去,一大早爬起来又开始新的一天。打球、下棋、吹笛子,让心事放飞。不久前,父母亲寄来了五年来的第一封信,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那充满爱意的文字“永海吾儿,工作忙吧?身体健康?百事顺心吗……家里的一切有爹妈承担,你在那里安心工作……爹妈不怕苦不怕累,多挣钱让你弟妹好好读书长大成材,为祖国争光、实现四化做出新贡献……听说你那里海潮严重,要注意身体,最后祝海儿永远心情快乐!”50多岁的爹妈在怎样爱着他们的儿子,我不禁泪流满面……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更没有理由不安心在海岛干事业了。
写于1997年11月22日
发表在2018年3月2日的“中国散文网”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300余篇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出版散文集《走出中原盆地》。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