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地 “年 味” 分 外 香
在诗人的笔下,“年是一身簇新的衣服,喜气洋洋;年是一串炸响的爆竹,金光闪闪;年是一种离别,失去了过去的日子;年是一种到来,迎来了春光无限。”
纵然春节千万种,战地“年味”分外香。在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红军将士们舍小家、顾大家,在战火硝烟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特殊的春节。
1935年春节期间,红25军在爆竹声中吹响前进的号角,在陕西省柞水县、蓝田县连续发起蔡玉窑、文公岭两次战斗,重创了国民党陕军第126旅,为随后创建红25军第二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2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了长征。
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陕西省雒南县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根据花山寨会议关于红25军实行战略转移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议研究决定在鄂豫陕边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并确定在开辟新苏区的过程中,首先要以武装斗争打开局面,同时展开创建根据地的工作。为适应新的斗争要求,会议还决定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建为中共鄂豫陕省委,省委成员不变。
会后,红25军根据庾家河会议精神,主力部队展开大回旋的作战行动,南下郧西,北返雒南,东入卢氏,西转蓝田,扫除民团武装和反动政权,摧毁国民党在广大乡村的统治基础。在此其间,红25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镇压土豪恶霸,将没收的大批财物分配给穷苦农民。广大穷苦群众从苦难中觉醒,他们看到红军是自己的军队,共产党是穷人的大救星,都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1935年1月初,红25军由雒南地区再度南下。1月9日,攻克镇安县城,歼敌保安队一部,救出大批“抗捐犯”,并缴获许多棉花、布匹。随后,红25军乘胜在南部郧西、洵阳、镇安、山阳4县边界地区横扫民团,宣传“五抗”(即抗捐、抗债、抗粮、抗夫、抗丁),发动群众,镇压豪绅恶霸,铲除“地头蛇”,摧毁保甲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苏维埃基层政权。很快,红25军就在镇安的白塔、茅坪、大小米粮川,郧西的一、二、三天门和丁家坪等地,成立了第一批区、乡苏维埃政权。至1月底,红25军已在郧西、洵阳、镇安、山阳4县边界地区开辟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红25军在鄂豫陕边地区生根立足,引起了国民党军的高度警惕。蒋介石命令驻河南的第40军115旅2个团开入陕西南部,驻湖北均县的第44师130旅3个团推进到上津、白河,配合陕军第126旅、警备第2旅、警卫团对红25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1月下旬,陕军第126旅、警备第2旅进至镇安县城以东、以南地区,向红军逼近。红25军为争取主动,各个击破来犯之敌,遂由山阳、郧西交界地区北上袁家沟口,而后转到凤凰嘴,突然出现在敌人后方。敌第126旅、警备第2旅急忙掉头尾追。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红25军决定以223团3营袭占柞水县城,吸引敌警备第2旅西进,主力部队则向北经李家砭、金米至蔡玉窑,相机诱歼敌第126旅。
1月31日,这天正逢集日,红25军第223团3营的官兵化装成便衣队进至柞水县王家河口、石镇街,刷写了“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标语,将镇上富商大贾铺子的货物和布匹分给当地的劳苦群众。此处距离县城不过几里地,国民党柞水县政府职员闻讯后,全部潜逃。红军部队攻进县城后,打开监狱,放出“抗捐犯”,并给他们分发粮食和衣服。17时许,部队在县城东门内召开群众大会,军首长在大会上讲话,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受剥削、受压迫的穷苦人民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随后,红军部队撤离柞水县城,奔赴蔡玉窑。
当天,红25军获悉国民党“围剿”主力柳彦彪部第126旅252团单独向蔡玉窑追剿并途经马耳峡的情报后,及时研究作战部署,令主力部队于2月1日清晨前埋伏在马耳峡的秦家梁、银洞沟梁、鹰歌山梁两面山上。2月1日中午,当敌军追到马耳峡秦家梁山下时,红军吹响了战斗号角,以两面山坡有利地形向敌发起猛烈进攻,敌军顿时乱作一团。
整个战斗约3个小时,红军击溃敌2个营,歼敌1个多营,缴获步枪100余支、机枪3挺、手榴弹200余枚。战斗结束后,军部在蔡玉窑街庙前召开联欢会,会上宣布成立蔡玉窑游击队。同时,把土豪劣绅的财物、土地分给了当地劳苦群众。
蔡玉窑战斗后,红25军向北转移至蓝田县葛牌镇。这时已近年关,2月4日是农历春节,经过长期的转战,红25军本准备让官兵在葛牌镇稍作休整,过个好年。然而大年初一刚过,国民党陕军第126旅旅长柳彦彪又率第251、第248团向葛牌镇进攻。红25军事先得到群众的报告,冒着大雪进行战斗准备,先敌占领了葛牌镇以南之文公岭一带高地。
2月5日14时许,敌第251团首先发动进攻,被红25军阻于阵地前沿。接着,增援之敌第248团到达。红25军又以猛烈的机枪火力压制了增援部队。与此同时,红25军分别由正面和左翼发起猛烈反击。此次战斗持续4个多小时,歼灭敌第126旅2个多营,俘敌150余人,其余敌人仓皇向南溃退,共缴获步枪200余支、机枪6挺、手榴弹350余枚、子弹1000余发。
蔡玉窑、文公岭两次战斗,使敌第126旅受到重创,一时不敢继续进攻。红25军乘胜在陕东南的蓝田、商县、山阳、镇安、柞水5县边界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游击队、抗捐军,扩大红军。同时,红25军还以缴获的部分枪支武装群众,发展地方武装,并派数名干部到地方工作,于红岩寺、袁家沟口等地建立了第3、第4路游击师。在此期间,红25军先后在蓝田葛牌镇、柞水红岩寺、曹家坪、山阳小河口、袁家沟口、牛耳川、杜家沟等地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创建了第二块革命根据地。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