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小河
我的心中,有一条弯弯的长长的小河。小河曾是家乡人民的饮水之源,它水清、无杂质,喝在嘴里甜滋滋的;小河也曾是渔民们的温馨港湾,每到夜晚,小河两岸便停泊着一些归来的渔船,船头那一盏盏明亮的马灯就像天空上一颗颗灿烂的星星。
儿时的我,每到夏天最喜欢跟着大一些的孩子们去摸鱼。小河的水不是很深,河里的鱼却很多,它们大都小小的,非常机灵。有一种叫“挺棒鼓”的小鱼,眼睛大大的,肚子鼓鼓的,总是静静地呆在那里不动,似乎专等你来捉。我们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后,将两手合拢,猛地一下扑过去,似乎已经把它捂在手里,可高兴地跑到河滩把手松开,手里却往往只有一小把泥沙。好狡猾的“挺棒鼓”。最难捉的要数泥鳅,浑身黏糊糊的,经常会躲进泥里。捉泥鳅,必须看准它所在的位置,下手快而准,使劲抓住泥鳅和它下面的泥沙一起拽上来。而比较容易捉的还是鲫鱼。记得我第一次下河摸鱼,一袋烟的工夫就抓住一条二两多重的鲫鱼。我开心地叫啊跳啊跑到岸上,交到妈妈手里。妈妈高兴,周围的大人也都在夸奖,这娃娃不简单哩。
夏天的小河,更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戏水嬉闹的乐园。我们这些娃们每天下午都钻进小河扎猛子,打水仗。打水仗是我们童年时代的主要游戏,我们打水仗都是互相站在河里,相隔二米,分为二个组,没有裁判,喊一声开始便胡乱将水击向对方,直至对方最后一个“求饶”为止。水仗打乏了,我们便爬上岸偷摘桑枣,扯几根柳枝在头上扮演“小兵张嘎”,等桑枣树主人发觉,便喊一声“日本鬼子来了!”扑通扑通跳下水。直至薄暮,大人们催喊几遍才恋恋不舍而归。
晚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要么打着手电,蹑手蹑脚地到河边捉爬上岸纳凉的沼虾、螺蛳;要么躺在竹床上,瞪着布满星星的夜空出神地想着“十万个为什么”,河风徐徐地拂在光身子上,挺惬意的。对岸,不时传来悠扬的竹笛声,在小河上空飘荡,更增添了小河夏夜的美好和宁静。
童年的岁月,戏水摸鱼成了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家乡门前的小河也占据了我童年大部分的记忆。
多少年过去了,家乡门前那条小河依然在流淌,可早已改变了容颜,再也不见鱼虾的踪影;原来宽阔的河面现在像一条小水沟,有的地方,只要一跳就能蹦过去。
心中的小河不见了,留下的只是追忆和唏嘘。
上一篇: 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