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
我生活了多年的这个小城——新疆吉木萨尔,是一座古老而又温情的小县城。
九月,秋意渐凉,每天开着车上班,慢行宽阔的柏油路上,街道整洁、亮丽,途经北庭园,天地园两广场,鲜花盛开,万紫千红,幽雅宁静;而广场内,人们三三两两,健身晨练,悠闲自在;两旁的树,枝叶茂密,摇下车窗,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于是乎,便会陶醉在这城市的朝气和律动的召唤中。
新疆吉木萨尔县城是一座拥有14万人口的小县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军事文化重镇。记得九十年代初,刚到这里,也是秋天,夕阳西下,站在大十字路口,低矮的平房,窄窄的街道,马的声声,叮当叮当,与远处的天山,融为一体,满是农村原本的气息。淡淡的生活,慢慢的了解,历史上有名的唐代都护府,英雄争霸的北庭大地,可谓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曾经驻足过多少著名人物,演绎了多少传奇的故事,书写了多少圣贤的经典华章,在老辈们讲述的历史故事、人文传说、耳濡目染的自然风情结合在一起,曾有的辉煌,足以让人留恋。
是的,吉木萨尔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城市。先不说这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暂不说这城市秀丽的山水风貌,仅是这城市特有的宠辱不惊的从容气质,也会让毛茸茸的生活一天天在这里有滋有味地生长。历史曾在这里有多辉煌,就曾在这里有多悲壮。这里有汉族、维族、哈萨克族等13个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大交流。一派和谐盛世的局面。所以这里是温和的;这里是厚重的;这里是淡定的;这里是清丽的。
无情的岁月,悄悄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也在变得越来越美丽,但它却慢慢地变得和其它城市越来越像一个样子。经过二十多年的蜕变,记忆中的老县城已不见踪影了,如今,她变得那么美丽年轻、时尚大气;她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旧模样了,鳞次栉比的楼房替代了又老又旧的平房;宽阔的柏油路和飞机起飞的跑道一样平坦;精致华丽的霓虹灯将初来时的家园变得五光十色;每天早晚广场上锻炼的人们,美妙的乐曲回荡在城市的上空,一派和谐盛世的局面;各种交通标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人们井然有秩的行走、过马路,与以前混乱、没有规则的交通环境大相径庭。人们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爱护环境。这里的县一中、三小、双语幼儿园……都换上了青春亮丽的容颜:新教学楼,美化、绿化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教学设备、教学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和改善。
随着北庭故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车师古道景区、千佛洞景区分别晋升3A、4A级景区,野马繁育中心、古海温泉、五彩湾等十大景区,已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不时能遇到国内知名画家及游客在此游玩采风……沙漠还是那片沙漠,古迹还是那此古迹,只是以前的寂寞不见了,以前的简陋不见了。成荫的绿树、哈萨克小毡房、极具特色的农家乐特色小吃,为游客服务排着队的泡温泉、沙漠探险车、花儿沟纳凉等,让沉寂了数千年的北庭现在成为每天迎接近上千名的旅游者的新景区。这里的父老乡亲因此有了更多的收入,北庭的如同“女大十八变”,更加美丽更加迷人了,我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每次下乡采访时,一排排、一栋栋整齐划一的牧民定居房,安居富民房仿佛在一夜间拔地而起,令人目不暇接。采访中都能感受到农民幸福的生活,他们幸福的笑容感染了我,快乐的气氛将农民幸福的生活铺满在那条被柏油路取代的乡村小路上,花香飘满到处是绿荫的乡村里。过去的沧桑岁月,和现在的繁荣昌盛。那种鲜明的对比在我的脑海里一浪又一浪的翻腾着、上演着;想着过去的蛮荒和落后,看着现在的蓬勃发展和文明和谐,我的心里有了慰藉和感慨!
如今,找不到那个贫困落后的家园了,迎接我的是焕发着生命活力的新县城。如果说以前的吉木萨尔是一张白纸,那么,改革开放后的吉木萨尔已经变成了一副多姿多彩、风景怡人的美丽画卷。颇有特色旅游城市,如今在国内也小有名气。在令我刮目相看的新城区里,宽阔笔直的工业园区大道,影剧院步入了全球同步放映的数字时代,环境优雅,设施先进;公安局、劳动人事保障局、福利院等建筑设计新颖,高耸入云的广播电视塔、巍巍壮观的体育活动中心……都令我流连忘返。
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有幸在这里工作、成家、生子。虽然不是我的故乡,但却承载着和故乡一样厚重的牵挂,我感谢这个小县城,对它的每一寸土地、山山水水都已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这么年见证了它的发展与兴衰,与它一起成长。每当我行走在城市的街头,仰望高楼耸立、平视车水马龙,感慨万千,心潮起伏。我感谢这个小县城,赋予我资源,陪我一同走过困惑和艰辛,并安放着我这些年疲惫的心灵。有的时候内心会不由地升腾出一股无法言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是的,这里的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召唤着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异乡学子们与她一起奋斗,一起建设,为她的美锦上添花。
下一篇: 心中的小河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