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我的美丽山村

作者:刘建芳 阅读:459 次更新:2022-04-27 举报

 

两脉连绵的青山从中间向内靠拢,圈成了两个相连的呈“8”字形的盆地,一个山村静卧于盆地,在群山的怀抱里,一栋栋的房屋闪现在一片翠绿的山丘林海之中。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山村,名叫湖江村,是一个没有湖也没有江,只有一条无名小河流过的山村。

村尾有座海拔近一千米的花竹嶂,是逶迤五岭大庾岭九连山的一支余脉,峰峦叠翠中的一座山峰。

高高的花竹嶂,如“人”字的山形,巍峨屹立。

冬季时,花竹嶂一道厚实的屏障,挡住了北方的寒流,使村里不受寒潮的侵袭;夏季时,花竹嶂如一块竖起的绿色翡翠给山村增添了绿荫和沁凉

湖江村花竹嶂山上汇集的无数娟娟细流,向北的流入了苍茫赣江,南的流入了碧绿东江。

一条小溪流,从花竹嶂的山涧活崩乱跳地钻出来,流过叠石飞瀑,全村,蜿蜒向南,向村口流去。

村口有一条省级公路,向东通向安远、寻乌,向西连着龙南、信丰,直达赣州,是村里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山村因山而美。山外有山,山外有村,在群山的围抱中,山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封闭的世界。

那连绵群山组成的巧妙的“8”字山形把山村分成了村和村两个部分若从外村口的公路上看,群山把外村围成了一个小小盆地,农田、河流、竹林、屋舍,使这里自成一村

进入内村的入口处,耸立着十几颗大枫树,枝叶茂,参天蔽日。村里的小河从林中深幽处哗然出,跌入一个小水潭,形成了一个小瀑布人若不近前探究,是很难发现这里还有一条沿着小河弯曲向前进入内村的小路。

一座“象鼻山”伸入枫林,吸取林中河水。“象鼻喝水”处,就是“8”字山形的连接处,把山、水和树林融入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内村的村口。

在这里,经过一片枫树林,跨过一座木桥,眼前便豁然开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里面居住着百户纯刘姓的人口的客家人

村里老人们还会常常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村子的独特地理位置构成了这个村子的隐藏性,因此还挽救过全村人的生命。

那是在1940年代,有一队日本兵沿着省道公路烧杀抢掠,沿途的村庄无不遭殃。“过日本兵的消息传到村里,村长立即派人叫正在外村干活的人赶快回到内村的大山深处躲藏起来。

当途经的日本兵沿路到达村口时,看到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农庄,四周是深山,村的尽头是一片树林田野上,只有几条水牛在悠然吃草,看不到有人烟的迹象日本兵就对着山脚下那几间茅屋和存放农家肥料的泥墙房放了几颗小钢炮就走了,日本终于没有进到内村,村人就此免遭了一劫。

后来人们都说,村口的那片枫树挡住了鬼子的去路,是村子的风水好,是我们村共同的祖先六郎公保护了我们,这样的村庄实在是一个风水宝地。

流经湖江村的这条小河,汇入桐坑河,流入九曲河,是东江的一条支流。这条源自五岭深处的小河,没有名字,但这是湖江村的母亲河

我钦佩我的祖先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具有防御和躲藏功能的山村作为居住的地方,我还小的时候,还常常听到老人们讲一些发生在村里的避战乱、逃壮丁、躲土匪的故事,从他们的眼神语气中,我总能感觉到先辈们流露出对村子的特别感情:山村不但养育了他们,山村还保护了他们,那些年代山村里的生活虽然是清苦的,但也是安稳的。那时山村的美丽总是与一些略带传奇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使我真正感到山村的美,是因为山村的巨变。现在村内的人都搬到村外住了,因为村外靠近公路,昔日的省道黄土路,行车要颠簸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县城,现在已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不用二十分钟时间就能到县城了。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个道理:“想致富,要通路”,都从“安全”的内村搬到了交通方便的外村居住,有的还在县城建起了房子,由世代的山村农民脱胎换骨变成了现代的城市居民。现在村里人住的也不是泥墙瓦屋,而是水泥青砖房。

在路口望去,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景象尽收眼底,一栋栋青砖房在山脚下相挨相连,一辆辆小汽车在村道上飞驰,一片片树林分布在地畦里、山坡上。春天,村里花香飘荡,绿满山村;秋天,硕果累累,既闻稻谷香,又感香浓。随着时代的变迁,乡亲们也正在改变着他们世代相传的耕种模式,种柑橘,养桑蚕,放蜜蜂,多样的种养方式,富裕了美丽的山村,有的乡亲还走出农村,做起了生意,变成了腰緾万贯的生意人。家乡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我的美丽山村,我念你,我更赞美你!

 

初稿于2007年,有修改

上一篇:

下一篇: 太平盛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