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年轻诗人笔下的物事

作者:陈水河 阅读:13 次更新:2025-10-21 举报

文/ 陈水河(浙江)


这几日,翻看一些年轻诗人的集子,让日常图新鲜的我生出不少感叹。

原先他们写的诗,冷峻得把人推开;现在我手中的诗,句子短,接地气,意象也十分现代。尽是些我们每天穿在身上、裹得屁股,穿在脚下的物事——风衣、衬衫、牛仔裤、高跟鞋。紧靠在窗口读着,倚仗在书架前读着,眼前便不再是白纸黑字,而是这城里流动的、呼吸的街景了。

你看那“风衣在公交站台/抱紧一怀的雨和灯光”,这哪里还是件衣裳?分明是一个蜷缩着的、温热的魂灵。黄昏时分,春雨斜斜的,灯光湿漉漉的,那在公交站点等车等得像一只倦了的鸟的年轻人,时不时用手紧紧风衣领子和前襟,又拍走冷不丁在风衣上凝结的水滴。他是否还想把整个城市的喧嚣与清冷,都收敛在了那一片布料的褶皱里?估计他已多多少少没有那样的底气。我年轻时,也曾有过一件米黄色的风衣,袖子长长,能挪开从天上飘落而下的雨水;下摆长长,能清扫着青石板路上的尘埃。那时的我总觉得,只要拥有它,便能把整个江南的丰腴和婉转都穿在身上,走起路来,也仿佛有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故事。

还有那“高跟鞋的笃定/叩问着写字楼冰凉的倒影”。这“笃定”二字,用得实在恰到好处,用“妙极”两字更是对造字神的妙赞。那声音,脆生生的,不犹疑,不拖沓,是这都市生活里一种独有的、硬朗的节奏。我想起那个外甥女,她在城里惟一的双子塔高楼里上班,每日便是这般,踩着那“笃定”的步子,走进一座玻璃与钢铁的森林里去。那鞋跟敲打地面的声音,像一枚小小的图章,是要在这庞大的城市里,盖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印记吗?这印记长也好,短也好,只要留下自己的影子,挥发着自己的体温,就是“吔”。那股排他的、目空一切的精神头,不知从哪儿冒出?只是不晓得,夜深人静时,她脱下那双鞋,揉着发酸的脚踝,那白日里的“笃定”,还剩下几分重量?

最是那“牛仔裤的旧白/是岁月磨出的/不妥协的浅滩”,更让我这过来人心里微微一打颤。年轻时外出,总喜欢拣那条磨得发白,膝盖处鼓着包的裤子穿,以为那是潇洒,是叛逆。如今才明白,这哪里是自己笨拙的膝盖磨折了裤子,是它在迎合主人的心思,把安全系数最大的舒适度交给了一个不会打理生活的人。岁月就是这样在用它的砂纸,细细地打磨我们的骨子,软化我们的神经。如今在我的衣柜中,也还挂着那么五六条,洗得发软的牛仔裤,像一个个老友,默默地注视着,晓得你所有的过往,却什么也不说。

这么一想,这满街的现代衣着,竟都成了会说话的物事了。它们不说话,却诉说着冷暖和晴雨;它们没有表情,却隐藏着悲喜与得失。一件挺括的衬衫,撑起一日在外奔波的体面;一双柔软的旧鞋,知晓所有归家的近路。我们挑选、穿着、换洗、叠放然后打量这些衣物,仿佛是在经营一个个外在的、可更换的自我,去应对这庞大都市里不同的天气与场合。是给我光明还是给我暗淡,那可是两说。

窗外的兰江,日夜不停地奔流着,似乎看惯了长衫马褂,也看惯了如今的T恤与裙裳。江水不言,只将所有的倒影,无论是旧时明月,还是今日霓虹,都一一揉碎在温柔的波光里沉淀再沉淀。这生活啊,说到底,也不过是件穿旧了的衣裳,贴着身的温度,才是最真切的。

上一篇: 秋菊金黄诗联

下一篇: 浣溪沙·小雨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谢谢平台和审稿编辑老师。文友好,大家好。 陈水河 10-21
谢谢平台和审稿编辑老师。文友好,大家好。 陈水河 10-21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