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赋集锦】隆重推出魏秀鸿先生个人专辑
【中华诗赋集锦】隆重推出魏秀鸿先生个人专辑
魏秀鸿,甘肃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赋集锦、中国文化期刊、甘肃诗赋、长青诗词白银分社、白银市中鹏诗词文化研究中心总顾问。现任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智库)、中制智库:西北研究院院长。曾在甘肃省政府国资委,甘肃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甘肃省政府参事等岗位工作多年。在诗词文韵领域多有创新。在《中华诗词》、《中华词网》、《文化网》《中华诗赋集锦》、《风采中华》、《竹韵宁甘》、《中国文化期刊》、《甘肃诗赋》、《白银市中鹏诗词文化研究中心》等多诗刊发表作品。并在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一次,一等奖一次。
踏莎行•地脉钟灵
一爆祥云,露天续昼。初心淬得金星透。时光半甲献金银,铜惊四海佳频授。
尾矿延搜,烟囱叙旧。厂饥等料愁生垢。全城举目万家寒,繁华烙在无岩皱。
诗逢君赏析:
魏秀鸿先先的这首词以工业发展为主题,通过对矿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描写,展现了从辉煌到困境的转变,反映了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从意象与画面方面:“一爆祥云”描绘了矿山爆破时,炸药爆炸产生的烟雾升腾如祥云般壮观的场景,富有视觉冲击力。“露天续昼”则进一步强调了露天开采的规模和强度,日夜不停的作业使得矿区仿佛白昼持续。“初心淬得金星透”则表达了矿工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和热情,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断磨练,汗水与努力如同淬火一般,让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体现了矿业开发初期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时光半甲”指经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半甲”约为三十年,表明矿业发展历经了不短的历程。“献金银”形象地说明了矿业为社会贡献了大量的财富,这里的“金银”不仅代表实际的矿产资源,还象征着经济价值。“铜惊四海佳频授”突出了该地区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优质的矿产资源和出色的生产成果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反映了矿业发展的辉煌时期。
“尾矿延搜”表明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业开始对尾矿进行二次开发,这暗示了主要矿产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烟囱叙旧”中的烟囱原本是工业生产繁荣的象征,如今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有一种时过境迁的落寞感。“愁生垢”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带来的焦虑和问题不断积累。“全城举目万家寒”描绘了整个城市的凄凉景象,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矿业衰落带来的寒意,反映了资源型城市对矿业的高度依赖,一旦矿业出现问题,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无岩皱”象征着资源枯竭后的荒凉,与前文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城市发展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矿业发展初期的辉煌与后期的困境进行对比,如“一爆祥云,露天续昼”与“全城举目万家寒”,“铜惊四海佳频授”与“厂饥等料愁生垢”,突出了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巨大落差,引发读者对资源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整首词情感基调从最初的激昂到后来的忧虑和感慨,表达了对矿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命运的关切,具有较强的情感张力。也是一首具有典型特色的现代工业题材词作,读后值得人们深思!
苏幕遮•涅槃密码
控流程,推数算。冶炼提纯,逐项延伸展。科技牵头依次灿。矿产寻源,海外精谋伴。
旧工装,科改板。企校科联,专利依才绽。莫道资源曾有限。再看今朝,砥砺争新赞。
诗逢君赏析:
魏秀鸿先生的这首词以科技重构资源命脉的产业突围史诗,双阕递进,勾勒产业涅槃的全景,上阕以“控流程,推数算”为起笔,聚焦科技对传统流程的数字化重构。通过“冶炼提纯,逐项延伸展”的递进式描写,展现技术突破如何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科技牵头依次灿”一句,点明了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生态升级,而“矿产寻源,海外精谋伴”则揭示全球化布局中资源勘探与战略合作的协同效应,形成从技术到市场的完整闭环。
下阕笔锋转向改革深化,“旧工装,科改板”以具象化符号隐喻传统产业工装的迭代,暗合“科创板”等资本工具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企校科联,专利依才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场景,凸显人才与知识产权在创新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尾句“莫道资源曾有限。再看今朝,砥砺争新赞”以转折句式完成主题升华,将资源约束的困境转化为科技赋能下的无限可能,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
标题“涅槃密码”既指科技突破带来的产业重生密钥,又暗合《苏幕遮》词牌源自西域“驱鬼消灾”仪式的历史密码,形成古今科技精神的隐性呼应。全词突破传统词牌的婉约范式,大量使用“控流程”“推数算”“科改板”等现代工业术语,却通过“冶炼提纯”“逐项延伸”等动词的锤炼,赋予硬核科技以诗意节奏。如“叶上初阳干宿雨”的静美被转化为“矿产寻源”的动态勘探,实现自然意象与工业美学的跨时空嫁接。
《苏幕遮》词牌源自龟兹国“泼寒胡戏”,本为驱邪仪式,经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的婉约改造,至本词再度被赋予硬核科技内涵。这种演变轨迹暗合“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从宗教仪式到文学载体,最终升华为产业革命的隐喻系统。当“苏幕遮”的油帽(高昌语)转化为数据安全帽,当“浑脱舞”的泼水祈福升华为算法淬火,词牌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终极涅槃。
此词以词牌为容器,盛装了一场静默却壮阔的产业革命。当“控流程”的代码流取代“沉香袅袅”的香雾,当“专利依才绽”的智慧花覆盖“风荷举”的自然美,中国正用科技重写《天工开物》,在数字文明的星空中镌刻
东风齐著力•银科新运
开发新需,高空星宇,解秘方遒。超常地探,万米气岩油。有色基因密码,深层谜、破解延搜。斑铜锌,功能突破,科演春秋。
政策解锚舟。新领域、藏青冶炼无由。换新迭代,梦幻现时流。矿脉源生地运,其因果、构造推酬。资源紧,多方技采,宇海全球。
诗逢君赏析:
魏秀鸿先先的这首词开篇“开发新需,高空星宇,解秘方遒”,便以磅礴之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科技探索图景。“高空星宇”将视野拓展至浩瀚宇宙,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探索未知的雄心壮志;“解秘方遒”则凸显了科研人员解开科学奥秘时的果敢与坚毅,让读者瞬间感受到科技探索的壮美与豪迈。后续对超常地探、万米气岩油等内容的描述,进一步细化了科技探索的领域,从高空到地下万米,从宇宙到地球深处,构建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探索空间,令人为之惊叹。
词中巧妙融入了丰富的科技元素,如“有色基因密码”“斑铜锌”等,这些专业术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相关科技领域的深入了解,更展现了银科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魅力。对“功能突破,科演春秋”的描写,生动地描绘出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仿佛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长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让人深刻感受到科技行业的创新活力和无限可能。“政策解锚舟”一句,精准地抓住了政策在科技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策如同指引航船的锚,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在政策的引导下,“新领域、藏青冶炼无由”展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和无限可能,“换新迭代,梦幻现时流”则形象地描绘出科技在政策推动下快速更新换代、梦想照进现实的壮观景象,凸显了时代发展对科技行业的强大推动作用。“矿脉源生地运,其因果、构造推酬。资源紧,多方技采,宇海全球”,将视野从国内拓展至全球,强调了在全球资源紧张的背景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开采的重要性。这种全球格局的展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资源问题的深刻思考,更彰显了银科行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视野和远大抱负,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以其宏大的意象、丰富的科技元素、对政策的精准把握和全球格局的视野,生动地描绘了银科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和辉煌前景,堪称一首精彩绝伦的科技赞歌。
李中旺赏析:
魏秀鸿先生的这首律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新疆发展的壮阔图景,其核心在于通过“喜庆舞歌琴”“法律根基”“文源脉道”“多元产业”等意象,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8月26日在新疆讲话中提出的“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方略。
首联:以“舞歌琴”喻团结稳疆,彰民族和合之美:
“新疆喜庆舞歌琴,伟略安邦稳众心”以维吾尔族歌舞的热烈场景为切入点,暗合讲话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论述。诗中“伟略安邦”直指总书记强调的“新疆工作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而“稳众心”则呼应了“以稳定确保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的战略思维。维吾尔族民歌中“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质朴表达,在此转化为诗歌意象,凸显了民族团结作为社会稳定根基的深层逻辑。“法律根基维永乐,规章落地聚佳音”精准提炼了讲话中“依法治疆摆在首位”的核心要求。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诗中“法律根基”对应“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规章落地”则暗含“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的实践路径。此联以法治为纲,揭示了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向“对外开放前沿”转型中,规则意识与制度保障的基石作用。
“文源脉道传承久,墨海留香指引今”深刻诠释了讲话中“文化润疆”的丰富内涵。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诗中“文源脉道”既指代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文明交汇地的历史积淀,也暗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期待。维吾尔族民歌中“用生活细节记叙历史”的传统,在此升华为文化认同的现代表达,彰显了“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治理智慧。
“砥砺勤耕谋发展,多元产业富民忱”直指讲话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总书记提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诗中“多元产业”涵盖现代农业、光伏园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等具体领域,而“富民忱”则呼应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抓手”的民生导向。此联以产业为笔,勾勒出新疆从“牧歌气质”向“开放高地”转型的生动图景。
该诗作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一份政治宣言。它以新疆民歌的质朴语言承载国家战略,以诗歌意象解构治理方略,实现了“小切口”与“大主题”的有机统一。正如总书记所言,“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这首诗正是对“人心凝聚”的文学注脚——在舞歌琴声中,在法律规章里,在文脉传承间,在产业耕耘处,新疆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