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融进岁月里的那一盏酒香

作者:马亚平 阅读:379 次更新:2025-07-19 举报

沿着记忆中的往事,总能从岁月的缝隙中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父亲曾经未曾喝完的那一盏酒香。酒香顺着记忆的脉络,缓缓地流进我那清澈见底的时光里。酒香也随着流年似水晕染在深深的记忆中。虽说事搁二十多年,但那一盏酒香,始终都能够让我嗅觉到它的清香和扑捉到那一幕如烟的往事。


往事历历在目,像昨日的一盏茶香袅袅在时光的庭院,也缭绕在静谧的时光里。随着似水年华,那酒香也随之渐渐的变的浓郁起来,顺着记忆中的脉络缓缓的铺展开来,酒香也就任由记忆中的长河渐渐的流淌出来。


由于工作繁忙,一年到头都很少见到父亲。自我懂事起就很少见父亲喝酒,就连逢年过节父亲也只是喝上一小杯。就算是来了远方的亲戚,父亲最多也就喝个二三杯。那酒杯极小也就是50克的小酒杯。父亲不胜酒量,两小杯下肚便面如红云,话也不多,只待客人离去,便倒在床上蒙头大睡特睡,直至喊他吃饭止。


知子莫如父,记得在那个严打的年代,我还在上学。父亲总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人。就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要努力的工作,少打架特别是打群架,也不要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让我们好好的学习,考学,到将来有一个好工作,现在不好好的学习,到将来就会吃生活中的苦。父亲的言行举止,迄今为止都在我的记忆中,也没能在记忆中忘记。父亲总是严格要求我们,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大到学习,小到生活中的一些琐事,都要求我们做到完美,直至他满意为止。


父亲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也是勤俭持家的一生。他的一生光明磊落,待人真诚,谦和。虽不善言辞,但他的内心却极为善良,与左邻右舍相处甚好。从未听到他与左邻右舍红过脸,吵过架。在工作岗位上领导也信任,总是委任务重,父亲也从不辜负领导对他的重任,总能将工作做的完美无缺,让领导满意。而且年年都能够拿到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作者奖状和荣誉证书。父亲的能干和吃苦精神是单位出了名的,也是挂上号了的。经常到市里,省里开工作做谈会那是常事。就在这工作的二十几年里,父亲的酒量也渐渐的练了出来。而且一场下来能喝个400克的酒量,如单位有个接待或者是应酬什么的都少不了父亲。


父亲回家也常常为荣,总是要我们以他为榜样,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但,话的主题还是让我们好好的学习,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不要像他一样没有好好的学习,现在吃着生活中的苦。只因父亲是单位里的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为此父亲总是教导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让我们多吃学习中的苦,到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不会吃生活中的苦。


随着父亲的年龄,父亲的洒量也猛增,从以前的50克现己增加到500克左右,而且脸从未红过。父亲喝酒仿佛喝的不是酒,而是在喝一杯接着一杯纯净的白开水。不管是好酒还是次一点的酒,那酒都能装进父亲那大腹便便的腹腔内,而且杯中的酒是一滴不剩,也从未浪费。


由于父亲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经单位领导审核,被委任于单位副经理,主抓技术革新,和经济的发展。记得那晚下班回家,父亲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一进门母亲就说道:捡到金子了?看把你乐的。父亲笑了一下说:他娘,今晚炒几个菜,喝点。今天又不逢年过节的喝啥?是不是遇到什么喜事了?母亲边说边给父亲往脸盆里倒着洗脸水。父亲和母亲都是从老家农村出来的,自达新疆安家以来,双方相敬如宾,也从末见父母为一点小事而铛铛,也从未听见俩人吵过架红过脸。父亲总是让着母亲,母亲也常常引以为豪。


父亲洗罢脸,将身上的外套脱去。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的卷着烟卷。因父亲喜爱抽莫合烟,也跟莫合烟打了半倍子的交道。母亲则用水洗着菜,那时的住房还没有通上自来水,要到离家三四百米的水房去挑。由于庭院宽阔,种上了辣子,茄子,西红柿,还有豆角,花菜,西兰花,苞米等一系列家常蔬菜。只一袋烟的功夫母亲便炒了6菜一汤。晚饭是丰盛的,也是香味十足的。主食是米饭,那雪白的米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在室内与菜肴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味,那香味直入我的鼻腔,也入侵着我的味蕾。


我们一家围在餐桌,我伺机打开酒瓶,给父亲倒上了一杯,父亲看着我说:你也倒上陪我喝点。乘着父亲高兴的劲我给我自己也倒上了一小杯。酒是高粱大曲,记得好像是52度的。一杯酒下肚,内心像火烧一样,直觉着一股热浪直冲着太阳穴而来,脸也热了起,像感冒发烧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喝酒,这在流金岁月的记忆中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流年似水,岁月中的父亲仿佛又老了许多,但更多的还是成熟稳重了许多。由于父亲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责任心强,直至单位无一事故发生。由于工作突,被调到市里工作,我们一家也就告别了曾经生活了二十几年那一座熟悉的县城。那一天单位为我父亲开了欢送会,会上各阶层领导一一与我父亲道别。欢送现场让人感动,有很多的各阶领导都红着眼眶,都展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状态。


到了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父亲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就在父亲上任之际,单位领导为父亲办了一个小型的接风宴,宴会上就几位在职的领导。会上也都是一些相互关照等等客套之类的一些话。各层领导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将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弊端一吐为快。但最多的话语还是谈论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如何改革治理体系的方案。会上父亲借着酒势,大谈阔论的指出企业的优势和企业层次之间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宴会上各阶领导对父亲的高谈阔论给予了肯定。


那晚父亲的酒量很大,听父亲讲那晚喝了足足有600克的酒。宴会上说是给父亲接风,其实说白了就是谈论企业的改革与治理方案。记得父亲回到家时,己是半夜1点多了。父亲在洗手间洗了把脸,借着酒兴对我说道:孩子,你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接着父亲说道:我们单位今天分来了二个大学毕业的,都是单位上的重要技术骨干人员,工资比我高出一千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将来有个好学业,不管将来你走到哪儿都能吃的开。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久久的也未能入睡。也只有父亲的话牢牢的印在我心底,蔓延在我的记忆里。


借助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父亲单位经过重重险阻在改革浪潮的洪流中,由中型企业一举跃为市里重重之重集团上市企业。并将一些半死不活的企业兼并,收购,盘活。为国家节约了资源,也杜绝了浪费资源和破坏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国家创下了纳税诚实守信重合同的企业。父亲的月工资由以前的五千多一点,现已拿到了月薪一万二。由于企业规模大,发展快,终由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盖一幢面积为120平米四室二厅的楼房,以奖励在企业工作突出的领导及员工的住所。我父亲也在其中之一。


入秋,分到了新居室,父亲因年事己高,为了行动放便便要了一楼。我们一家搬进了又宽阔又明亮的楼房。阳台是封闭式的,我在阳台安置了一张玻璃钢的小圆桌,又添了二把简易式的椅子,成了我休闲看书的好场所。楼房面向朝南,且室内阳光充足,暖暖的阳光洒在宽阔的室内,给人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我们一家忙里忙外,布置着室内的一切。住房又添置了一些新的家具,来添充若大闲置的空间。母亲自打年轻时就喜欢养花,则在窗台上摆上了许多她喜欢的花卉,像什么芙蓉,君子兰,蝴蝶兰,茉莉,虎皮兰,栀子花,还有什么七色花等等,但都是一些易活,易养的花。


乔迁新居是大喜之事,父亲约好了周末邀请几位领导和同事一起来热闹热闹。晚饭是丰盛的,场景也是热闹非凡的。父亲拿出他珍藏了多年的好酒贵州习水老窖,这是内地好友专程来看望我父亲时带来的,酒总共一箱,一箱六瓶装。借乘乔迁之喜与在场人员,一品贵州习水老窖的芳香,和它那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工艺。几位员工迫不及待的打开酒瓶,酒香也借势乘着热闹的氛围在整个房间缓缓的蔓延开来。那晶莹剔透的酒就像清纯无瑕白色的水晶,依次斟满桌上的酒杯。


那晚,大家都很尽兴,也都将自己的表现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一晚虽未见我父亲红光满面,但从他的笑容来看,他是很开心,也是很高兴的。就在那一晚,我接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

上一篇: 道德高僧弘一法师

下一篇: 五律.天池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