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之感
雨中漫步之感
“我从定安买来那门狗肉和清水河河鱼,你打电话给小叔他们,叫他们一起过来喝酒。”周五下午,小女婿对小女说,“明天不上班,今晚可以尽兴喝酒。”
那门屯的群众对烹饪狗肉有一套绝招,吃过的人都叫好。在定安镇工作十余年的小弟和二堂弟,每每提起都赞不绝口。在定安,虽然驮娘江的鱼也很好吃,但清水河的鱼似乎略胜一筹。在广西田林县,人们普遍公认定安清水河、者苗八中河、百乐板干河这三条小河的鱼最好吃。
小女婿原来是某单位的编外人员,由于待遇原因去年辞职回老家自主创业,筹集资金买了一台多功能勾机,给当地群众开路、夹木装车、挖树坑姜坑,还自己植树造林、种姜和中药茯苓,整日不得清闲。这几天,连续下雨,不便施工,才得以休息。
“大堂哥在群里拍发相片,说我们老家下雨很大,八中河发大水了,水位高出水漫桥起码有一米。”吃饭的时候,小弟说。
我们吃完饭,雨还在下。
周六早上6点钟,我起床望着窗外,雨还下个不停——整个晚上雨都在下。
退休后,接送孙子女读书、写作、漫步锻炼成了我一成不变的日常工作。如果是工作日,6点钟起床,自己洗漱后拿起孙子女的口杯装温开水,再逐个叫他们起床,伺候他们穿衣洗脸,先送在小学就读的大孙子去学校,然后再送孙女去幼儿园,来回都是步行。如果是双休日,洗漱完毕,我便从小区出发,沿着国道走到百花寨桥头再返回。
为了完成每天一万步的目标,上个月始,我从百花寨桥头返回途中又进到永生驾校的训练场走3圈。
到7点钟,我再次起床,来到客厅,从窗口望着小区广场的积水,没有雨点落下的痕迹,雨停了。
从小区漫步到富裕小区后,遇到了老同行王老师,他也喜欢漫步。见他带着雨伞,我笑着说:“怎么漫步还带伞?”
“说不定一下又下雨了呢!”他也笑了。
果不其然,走到富源小区,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我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往前走,在雨中漫步——从上个月开始,我已经形成“风雨无阻”的习惯,除非下大雨。
也许已经有了抗体,雨中漫步对我没有什么大碍。说真的,以前一遇雨淋,不论大小雨,我都会感冒,现在竟然平安无事。
由于下雨,远远看去,前面人行道上漫步的人三三两两,不像平时有独行的、也有三五结伴的,有很多人漫步。而当下漫步的人不仅少,还大多撑着伞,只有两三个人和我一样,任由小雨淋着。
从百花寨桥头返回后,我照例拐进了驾校,沿驾校训练场的边沿漫步。如果不是雨天,不等到8点,勤快的学员早就在7点左右开始练车,还有几个妇女在训练场的一角开起音响跳舞。
由于下雨,没有人练车,那几个跳舞的妇女也不见了踪影。在训练场冒雨漫步的,连我不超过四人。
我不时用衣角抹干眼镜的镜片,捋掉头发上的雨水。
雨中漫步,似乎整个心身都受到洗礼的感觉。训练场靠国道这边,是驾校职工的宿舍楼,其他三面,平坦的地方,是驾校职工家属的菜园,坡地则种有玉米和芒果、李果、香蕉等果树。
由于雨的滋润,菜园里的红薯藤格外鲜嫩;南瓜苗高高扬起,金色的南瓜花镶于其间;李果已经收完,芒果树还是硕果累累,连枝头都弯起了腰。
训练场的边缘有一排桉树,由于春旱,那叶子有些“面黄肌瘦”,现在已是满树绿叶,透着勃勃生机;训练场边那两棵遥遥相望的大榕树,树冠如盖,层层树叶叠成了厚厚的一把伞,树冠所到之处,地下是干爽的,可以避雨。漫步其间,让人有一种身在绿中的感觉,非常惬意。
小雨掉落地上几乎无声,而滴落在芭蕉叶上则是有声的了。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宋代苏轼《点绛唇》“雨打芭蕉闲听雨,道是有愁又无愁”的词句和佚名《满江红.斗帐高眠》“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的诗句。
我想:不难想象,雨中漫步一定很有立体感;雨中漫步一定很有美感。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今日作家》签约作家,已出版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小说集《市井偶拾》、报告文学集《浪海观潮》、散文集《那人 那事 那景》。
上一篇: 隔辈亲
下一篇: 21、烧夜香-----吴月娘的情感救赎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