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头条文摘   

田健:乌镇的雨

编辑:admin 阅读:808 次更新:2021-10-23 举报

  一

  乌镇,无疑是江南众多古镇中最典型的一座。

  乌镇的雨,又无疑是最具有江南气质和意境的。

  有人说,乌镇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春天的乌镇我未能牵手,秋天的乌镇我绝不能再失之交臂。

  也有人说,乌镇一天之中最好看的时候是早晨和傍晚。这两个时间,我都赶上了。我很幸运。

  还有人说,乌镇从早到晚都好看,因为晨看乌镇 ,薄雾轻罩,恬淡静谧,宛若一位妙龄少女,羞中带娇;日看乌镇 ,古朴风雅,儒相毕呈,犹如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且透着几分细腻和宽容;晚看乌镇 ,溪水流淌,华灯缤纷,波光倒影,水声、桨声、脚步声汇成一片迷离和幽远,颇像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充满着神秘和诱惑。

  我对此不敢妄加评论,想着最好还是自己去细细体味。

  我是2018年9月6日晚上从普陀山“潜入”乌镇的,当长途奔驰的轿车把我送抵虹桥路时,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乌镇,就真的宛若一位清秀美丽、深情款款的江南女子,文文雅雅、婷婷袅袅地出现在了我面前。

  也许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的缘故,除了看到街道两旁灯火通明营业的店铺,街上少有机动车来往穿梭。

  于是,我首先感到的是,这里的空气是清新的,这里的环境是优美的,这里的夜晚是静谧的。

  很想趁着夜色就大快朵颐享受乌镇一切美好的想法,被东栅居民日落而息的原生活状态和西栅晚上限时进入的规定无情搁浅。

  于是,我只能按捺住自己激动不已的心情,强迫自己安静下来,对近在咫尺的两个景区满怀歉疚地说:明天见。那种酸溜溜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千里赴约的情郎,被在水一方的俏丽佳人故意含情脉脉地抛给了一个背影。

  我只有焦急而又幸福地等待。

 

  二

  已是江南水乡客,更有烟雨入梦来。

  大约凌晨两点多钟,我被一阵持续不断的清脆的落雨声惊醒了。支愣起耳朵听了几秒钟,觉得那雨声滴滴答答,从从容容,不似狂风暴雨般的惊心动魄,更不似濛濛细雨的润物无声。

  于是我就想,这大概就是乌镇的雨在秋天的风格吧,像一位从历史舞台深处走来的仪态万方的女人,成熟中不失活力,沉稳里蕴含激情。于是,我只有很幸福地枕着那雨声酣然入睡。

  乌镇的雨,真的是不徐不疾的。

  那一夜的梦境,一定是湿润的;那一夜的鼾声,一定是甜蜜的。

  我甚至在离开乌镇几天后都无法想象,假如我游览乌镇的时候不巧赶上的是晴天丽日,那么,我又要到哪里去追寻我梦寐以求的烟雨江南?又要到哪里去寻觅那波光倒影的小桥流水?

  所以我说,我是幸运的,不是我给了乌镇一个懵懂的初吻,而是乌镇给了我一个多情的拥抱。

  那天早上从梦中醒来的时候,雨一直还在下,还是那样悠闲自在,俨然乌镇主人闲庭信步的神采。

  我亟不可待地拉开窗帘,像一个饥饿的小男孩把脸紧紧贴在面包房的玻璃橱窗上那样,睁大眼睛,贪婪地看外面那绿油油的树叶,光亮亮的屋顶和静悄悄的街道。足未出户,心已飞翔,我好像顷刻间已融化在乌镇的早晨了。

  乌镇的早晨果然是静美的。尤其是在雨中。

  无论是乌镇当地人还是旅行社的导游,都会负责任地告诉你:游乌镇,最好的安排是白天先看东栅,晚上再看西栅,因为东栅本土生活气息浓厚,而西栅现代商业氛围强烈。

  简单吃了早餐,就撑起雨伞,心急火燎地向东栅进发。好在从驻地到东栅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路面的雨水还没来得及濡湿我的鞋面,我已经站在了人头攒动的售票大厅。

  侧身看着停车场上依次排开的大巴车和一队队外国游客,我方才深信,乌镇已不仅仅属于浙江和中国,而是世界的乌镇。

  淅淅沥沥的秋雨,使乌镇的东栅烟笼雾罩,神秘莫测,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狭窄幽深的里弄,条石铺路,店铺相连,泛黑的门窗和屋顶,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古老久远,与熙熙攘攘穿行的游人撑起的五颜六色的雨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色古香的古戏台,争奇斗艳的百床馆,彩练当空的大染坊,威严霸气的大当铺,氤氲香气的酒作坊,古朴优雅的老宅院……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使人眼界大开,流连忘返。

  我左躲右闪地穿行在稠密的游人中,像一条努力争取自由呼吸的鱼。我游着游着,忽然于心底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江南的古镇不胜枚举,而且木质结构的建筑大都已经老化,基础设施也不是那么完善,甚至具有水灾火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对古镇心生向往,趋之若鹜呢?

  屋檐下悬垂的雨线像一行行有声音的文字,传递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悟和情愫。

  漫步东栅古街,蓦然回首,江南诗人戴望舒《雨巷》中的诗句,穿过岁月的烟岚,风筝似的飘飘忽忽飞入了我的耳洞: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芳香/丁香一样的忧愁。

  伫立古屋檐下,我又仿佛听到有人在深情地朗诵着出生于东栅的木心先生《从前慢》中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陶醉在这雨与诗的世界,让自己感动着,享受着,不知不觉间,江南的烟雨已把我应化成了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

  乌镇的雨,真的是诗情画意的。

  依依不舍走出古街,跨过一座光滑的石桥,在一爿风味小吃店前面河而坐,任丝丝凉风吹拂着我的身体,缕缕细雨洒落在我的脸上。要一碗牛肉米线,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对面临河而筑的木屋。

  站在桥上看风景而又成了风景的游人,市河里悠然划过的乌篷船,还有三三两两从店铺前说笑着走过的俊男靓女……这笼罩在江南烟雨中一切,既使我浮躁褪去、心静如水,又使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我情不自禁地想,这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除了那161名举人和64名进士,一定还有很多的文人墨客或凡夫俗子,会像我今天一样呆头呆脑地坐在河畔,闻着潮湿的空气,赏着眼前的美景,或吟诗作画,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沉思遐想,淘漉着自己的人生往事。

  东栅经营的店铺,多是地方特色名吃和手工艺品,我看到最多的,是东坡肉、姑嫂饼、芡实糕、定胜糕、老姜糖,是各色各样的蓝印花布衣服、帽子和布包,是工艺精湛的竹雕、木雕和铜板簪花制品。

  看看这些吃的、用的和玩的,已不仅仅是让我心旌摇荡、乐不思蜀了,而是有些抱恨自己没有出生在江南,没有更早更多地享受这里天堂般的生活。

  在乌镇,乌篷船是一定要坐的。于船内看着篷外银亮亮的雨线,听着船家应邀而唱的民间小调,望着河中心微微泛起的涟漪,再从低处向两岸仰望鳞次栉比的房舍,那种慢悠悠、晃悠悠、情悠悠的感觉,跟你乘坐远洋轮船的安逸或动感飞艇的刺激截然不同。

  你在这样古老逼窄的船上,体验的是当地人久远的一种生活状态,感受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你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却抱紧了江南的美景,你忘却了工作的烦恼,却记住了江南的快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哎呦,唐代诗人韦庄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此时此刻怎么让我感同身受?

  这乌镇的雨,因为有了漫长岁月的浸润和包浆,才演绎得这般出神入化、缠绵悱恻,才变化得如此晶莹透亮、圆润玲珑。

  乌镇的雨,当然是我们生命的润滑剂,更是我们情感的粘合剂。

 

  三

  选择在下午四点多钟进入西栅,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能利用白天的光线欣赏更多更美的景色,二是能在夜晚的光影里感受如梦如幻的江南意韵。

  头枕大运河的千年西栅,一样弥漫着烟雨迷雾的气息。这里的古街曲曲折折,蜿蜒而去,似乎比东栅更神秘,更幽深。与东栅相同的是,街随河走,铺沿路开,木屋古老,树影婆娑;不同的是,这里的商业气息更浓重一些。

  如果打比方说东栅最适宜中老年人独自漫步和怀旧的话,那么,西栅则最适合年轻人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招摇过市,或成双成对谈情说爱,消磨时光。

  在西栅,一样可以乘船游览,但是,我以为在这里最享受的一件事,就是随意在河边的任何一家餐饮店坐定,要一份冷饮,或一杯咖啡,或一碟小菜,或一杯白酒,细细品尝入口之美味,慢慢欣赏入目之美景,静静聆听入耳之雨声。当然,你也可以装模作样地手捧书卷,轻轻翻阅,不过我担心你没有那种闹中取静的定力,反倒东施效颦,错失天缘。

  而事实上,那天乌镇的雨是很善解人意的,它没有像一个急匆匆赶路的行者那样,从早到晚一直下个不停,而是像一位走走歇歇的游客,下一阵子,停一阵子,停一阵子,然后又下一阵子。这就颇有江南天气的特点和个性了,你要是北方人的话,千万不要以为它是在作弄你,拿你寻开心。

  你刚把雨伞收起,才瞥了几眼绿树碧水,石桥木屋,重脊高檐,它又悄然飘落,像热恋中的少女,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你的怀抱,你无计可施,只得乖乖把雨伞重新撑开。

  其实,如果你要是浪漫一点的话,在乌镇西栅,在这样的雨天,你是根本不需要撑伞的,完全可以信步徜徉雨中。因为,那些依河而建的长廊,是乌镇一道靓丽的风景,别致的建筑,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水乡独有的韵味由此彰显无遗。

  廊棚临水的那一排美人靠,古色古香,宅心仁厚,像父亲的臂膀,母亲的臂弯,可以使你身心放松,缓解疲劳,也可以使你思接千载,神驰万里。你愿意把自己想象成风情万种的俏佳人,或是风度翩翩的美少年,都随你的便,无人会去窥探你的内心世界,更无人会去阻挡你的美梦成真。

  我以为,入夜后倒影在水面的西栅,是不可以用五彩斑斓来形容的,尽管它有绵延1.8公里的临河水阁,有昭明书院,有白莲塔,有72座古桥,很秀美,很神秘,很像一幅画,很像一首诗,或者说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但它的光影色彩主要是柔和的橘黄色,纵有咿咿呀呀的浆声不时将河面的灯影摇碎,可它到底不像重庆朝天门码头和“北方不夜城”天津海河两岸的夜景,灯光变幻无穷太过绚烂,色彩耀眼靓丽太过热烈。

  我个人恰恰喜欢这种与古镇古色古香的味道相协调的较为单一的色调。试想,如果把这座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风貌和格局的乌镇,变成了花花绿绿、头晕目眩的“夜上海”,那味道一定是南辕北辙的,非驴非马,不伦不类。

  至此,我忽然找到了解开自己心中疑团的钥匙,明白了乌镇之所以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还在于它的遗址遗迹、历史文脉,更在于生活在这里的很多人家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多工匠还坚守着传统制作技艺,使古镇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情特色。

  有了他们,有了幽静闲适的生活氛围和特色鲜明的传统风貌,文化才是鲜活的,乌镇才是有生命、有魅力的,乌镇的意蕴与文脉才能真正延续下去,乌镇的旅游业才能真正持久地繁荣昌盛。

 

  四

  乌镇是可以带走的,因为它是一套装帧精美的画册,会让你百看不厌。

  乌镇是可以吟诵的,因为它是一本情意缠绵的诗集,会让你爱不释手。

  乌镇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船一桥、一坊一铺,无不印着历史的痕迹,反映着当地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既丰富多样,又厚重深刻。但我终究难忘的,还是乌镇的雨。因为假如没有乌镇的雨,也就没有了乌镇的水,也就失去了江南的魂,烟雨江南终将成为美丽的传说。

  乌镇的雨,不仅体现着历史的丝竹古韵,婉约雅致,更见证着时代的创新精神,发展成果。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确立,已经使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它已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乌镇的雨,是快乐生动的,不仅飘落在古街的石板上、屋顶上、天井里,飘落在石桥上、船蓬上、市河里,也飘落在昭明书院的书卷里,飘落在历史的回忆中,飘落在茅盾和木心的文学作品里,更飘落在纷至沓来的八方宾客的记忆中,飘落在一个新的时代的起跑线上。

  我爱烟雨的江南,更爱江南烟雨中的乌镇。

  而我最爱的,还是乌镇的雨。它千丝万缕缠绕着我的心,使我今生再也无法走出乌镇。

  正如刘若英为乌镇的形象代言:心的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