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新闻   

马兵: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编辑:admin 阅读:1484 次更新:2021-04-03 举报

  在山东大学,有一位教授,他的课几乎一座难求,听过他课的人都说他讲课时自带光环,不看讲稿却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讲台上,他是同学们眼中博学多识的师长,很多人因为他的指引而爱上文学;课堂外,他是大家口耳相传的“男神”,拥有一大批“死忠粉”,甚至有网友说“是马老师让我看到了文学最美好的样子”。他就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兵。

  这一期“文学大咖谈”我们邀请到马兵老师,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辗转回到母校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的独特见解。

  “其实无他,唯手熟尔”

  2004年,马兵从山东大学博生研究生毕业后,到一家出版社工作。2007年,因机缘巧合,马兵调回母校,接替同门师兄施战军主讲“当前文学热点”。甚至连试讲的经历都没有,一下就要站上讲台,马兵坦言,当时非常紧张。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工作,他除了将科研重心转移到对热点文学话题的关注上,还专门请教了很多前辈。“当时‘百家讲坛’很火,有一位老师就指点我,易中天讲课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他怎么讲课?他是不看手稿的。”马兵深以为然,要想讲好课,就得先脱稿,“应该把所有内容都记住,而不是时时低着头看讲稿”,于是他下了很大功夫进行备课。他曾经的学生爆料,2009年马老师讲课时还有些磕巴,2014年听了他在大明湖举办的一个讲座,那时马兵不光能够脱稿,还文思敏捷,一气呵成,连个哏都不打,学生惊叹:六年的时间,马老师已经脱胎换骨。

  马兵谦虚地说:“其实无他,唯手熟尔。”他解释,文学史有一些经典作品的对象是比较固定的,课上讲到时就要再翻一翻,这是一个不断加深印象的过程,讲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这份轻松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吧。

  马兵凭借独特的授课风格和一直在线的颜值收割了一大批“粉丝”,当记者提到学生们私底下都称他为“男神”时,这位在讲台上收放自如的教授竟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笑说:“这、这称呼不太严肃。”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山东大学线下招生的通道受到影响,为了让考生更加了解大学专业,马兵变身“教授主播”在线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招生老师,马兵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学文学有什么用”。对此,马兵解释,文学其实并不担负一些解决问题的职能,比如,有时读完一本小说,内心反而更困惑了,“但是,我们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心有戚戚的感觉。”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说,要想在世俗的社会里认识一种更深刻的生活,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马兵对这个观点深有同感,“通过文学阅读,我们把自己善于感发的诗心,放到阅读过程中去,那么自然而然,我们会对人性的善恶美丑有更深刻的认识。换言之,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马兵认为,跟随文学阅读作品是一个彼此陪伴和交流的过程,“我最近在读小说《文学为什么重要》,其中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文学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他打了个比方:水是什么?一种理解是,水分子是由氢二氧一构成的;还有一种理解,在一个初夏的早晨被一场不期而来的雨淋透了,那种清凉的感觉也是水,后者就是文学的感觉。

  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要求他们“葆有一颗诗心”,“我所谓的‘诗心’是指文学的感悟力,对读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文学的感悟力尤为重要,这是找到和作品对话方式的一个渠道。”

  马兵一直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研究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2019年,他出版了一本文学批评集《通向“异”的行旅》,收录了20余篇近年来他的批评文章。尽管他自己说评论得有些“尖刻和偏颇”,但透过文字,仍然能够读出背后所饱含的温情。

  这些年,文学批评界流行一种“骂派批评”,以犀利的态度将一部文学作品里不好的地方痛快淋漓地指摘出来。“我个人比较反对酷评式的批评,看起来比较酷,但缺少批评的温度。”马兵认为,相对于一味地说好,酷评固然能见出真诚,但也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和作品对话的方式。

  近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认为,文学批评应该是一个批评家和作家灵魂的相遇。“这句话非常打动我。”马兵便以此批评观来要求自己,首先对作家的作品抱有最起码的尊重,然后,在细心解读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文学批评。“我会指出作品的问题,但不一味在苛责上或者在酷上用力。这样的批评更能让作家心悦诚服,也或许更有力量。”

  对于70后80后作家,马兵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70后80后作家正在成长为文学的中坚力量,“70后作家最大的已50岁了,已经到了该出经典作品的年纪了。你想,50后60后的前辈们当年三四十岁的时候,早已经写出了在文学史上足以留下重要地位的作品了。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写作《狂人日记》时37岁,余华写作《活着》时也不到40岁。”之所以大家觉得他们还年轻,是因为“作为同代中人,我们总是不肯承认自己其实已经年纪不小的事实”。

  马兵不同意“青年作家缺乏历史的厚重感”的观点,在他看来,历史的厚重感是时代赋予的,时代变了,对历史厚重感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50后和60后作家在成长过程中确确实实赶上了一个相对来说历史厚重的时代,比如当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70后80后面对的则是改革开放,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受的文学教育与前辈是不一样的,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也是正常的。”马兵说。

  对尊重原著的影视改编“乐见其成”

  日前,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因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上映就叫好又叫座。这部剧改编自山东作家赵德发的小说《经山海》。2019年,该小说一出版,马兵就第一时间关注到,随后在学院里组织了一场新世纪文学读书会,将赵德发请来,与师生共同研读讨论作品。

  对于当下文学作品被频频改编成电视剧,马兵认为,影视剧改编和文本呈现,是两种基于不同媒介的艺术呈现方式。有些作品经过改编可能会比原作更好,但是绝大多数会丧失一部分经典的内蕴。“但我们不能以纯粹的文学标准去衡量一个影视作品,因为不同的艺术门类有各自擅长的呈现方式”,对于尊重原作的影视剧改编,马兵“乐见其成”,毕竟对受众来说,有一个渠道去接近经典作品总比不去阅读要好得多。

  在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经典文学还有无必要?马兵首先肯定了经典阅读的必要性,“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浮躁的时代,更深刻地去理解人生和社会,”此外,阅读作品的等级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学判断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马兵又表示,网络文学和经典文学并不一定是矛盾的,“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最初也不是经典,但后来随着整个文学史观念的变化,也成了文学经典。”马兵主张用发展的眼光来界定“经典”,“我个人更愿意在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做一个均衡性的理解。首先,作品应该具备最起码的文学品质,同时还要容纳进这个时代的观念变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