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小说   

北雁南归(连载)第四章

作者:唐万清 阅读:88 次更新:2024-05-23 举报

              北雁南归(连载)第四章

                           唐万清

                           


(十二)秦萝儿远学遇奇男    何文廷传道授慧女

      小学毕业了。秦晋公花氏夫妇一商议,为孩儿着想,决定还是听从范慧敏老师建议将灵萝送往远近闻名质量很高的永兴初中住宿读书,一来免去通食生往来波奔辛苦劳累浪费学习时间,二来也免去父母接送劳苦。因为从凤凰岭下荷塘塆到灯谷山下骏马岭旁的永兴初中,须穿过鬼门关深沟子茅坪谷底险要阴森之地,一个女孩十分危险。万一遇到冷潭、漳气、混混儿,可如何是好?所以,一致同意送女儿住校读书。

         原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永兴初中分来了萍水师范几位高材生。才学渊实,敬业心强,质量亦大不同往年。尤其是八七年分来四大金刚甘李刘何,博学通才又各有所长,甘数李物刘化何文,初中语数物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几乎全包,年年上初三,岁岁送中考,业已七年。教学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每年要考上国家省级重点高中十几二十个不等,普高职高更不在话下,多达三四十个。特别令乡村孩羡慕的是每年均要考上中师中专三四名,转户口,吃公粮,脱离泥巴气气。山里山村,乡里乡下,农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大愿望便是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再如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成天在泥巴中淘食。于是,很多云娥山中人都把孩子送到永兴初中上学。都盼着自家孩子能“山沟沟飞出金凤凰”哩。

        灵萝怀着对荷塘塆和父母难分难舍的心情,来到了这所初中,这所陈设简陋,占地极小,仅有六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三间学生宿舍,一排半山腰教师宿舍,内外两个操场的初中。这已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九四年了。

         时间平凡地过去,很快便要进入初三了。因普九需要,南楼四合院的四间教室被拆除重建。教室不够,初一初二被迫到乡场租房作教室上课。仅留初三在学校忠字型建筑的第三画处这一排三间教室里右两间上课,左边一间劈为六小间,南面三小间为教师临时宿舍,北面三小间为学生宿舍。条件极其艰苦。许多学生是父母在乡场上租房供孩子住校读书。仅初三二班由班主任何文廷老师带到其永兴乡场自建两间二楼一底石砖房住校统一管理。

       拆建工作足足一年多,刚好灵萝初二开始,至初三第一学期结束。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平操场,运土石,教学秩序深受影响。初一初二学生成绩严重下滑。期末统考,进全片区前百名者无有一二。仅有四大金刚当顶梁柱的九六届初三战果辉煌,大多数学科进入全县通排前二十名,还有几个学科进入前十五名,片区排名各科第一。从国重初中部毕业的四位未升入国重高中的学生来校复读一年,竟一举拿下全县中考复习生中的第一丶三丶四丶八名。学校当机立断,九七届全部换房,原任教教师全部下去任初一,由九六届初三任科教师悉数接房。

        经学校协商,九七届部分优生仍统一租何老师住房住校。坚持早晚自习往来安全和早晚操组织仍由何老师负责。

        于是,灵萝随同优秀女生入住何老师二楼西南一间。二楼东北为何老师夫妇起居之所。其余优秀男生仍旧住宿两间底楼。伙食由何老师之妻负责。于二楼后排厨房制作饭菜。饭管饱,菜管够,菜蔬鲜,味道好,凭票打饭。

       日子繁忙充实地过着。

       就这样,灵萝正式进入紧张繁忙的初三生活。也领悟到了四大金刚风格不同但均魅力无穷的授课艺术。

       灵萝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天听何老师上语文课的情景。

       那是九六年九月的一天,永兴乡到处呈现出收割稻谷的繁忙景象。清水河畔大片大片的稻田金灿灿的,人们戴着草帽,笼着长袖,套着竹套,握着亮华华的镰刀,在田里躬身割谷。太阳早早的斜照在农人淌满汗水的脸上。乡下大大小小庭院或庭院旁的晒坝上,大石板坡上晒满了黄澄澄的谷子。新搭的草棚,像硕大的蘑菇,正散发出新谷草的清香。整个乡场也洋溢着金灿烂稻谷的香气。灵萝收拾齐整,从住宿处,沿一条枪式的永兴乡场土公路上穿过,来到位于乡场北端的永兴初中,穿过立着两棵杨槐树的石栏走廊,进入九七级二班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早读课,预习第一节语文课巜沁园春.雪》来。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她朗读课文,从来不大声舞气地吼读或唱读,而是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朗诵,带着情感读。声音适中,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

        这时,走进一位身材中高的男教师。男老师头发浓密黑亮,眉毛平长略飞,两眼圆亮,双眼皮儿,高隆鼻梁,红唇嘴,长着一方一圆厚实红润的耳朵,戴着栗棕色镜架的眼镜,身穿浅蓝色衬衣,灰黑裤子,脚着暗红皮凉鞋。给人颀长健硕又略带文气的印象。浅蓝色衬衣每颗扣子都紧扣着。双手捧于面前,一手竖起叉开大拇指和食指托于圆实隆起肉丘的下巴,另一手掌抱着竖起手臂的肘关节。在室内两条过道上来回走动着,两只圆大的眼睛从镜片中射出两道鹰一样的亮光,扫射全室。于是,所有学生均挺胸抬头,端坐着,两手捧书更起劲地大声朗读起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声音整齐洪亮,清脆悠远。

        何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下面,上课。先抽学生朗读全文。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觉,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味道。呆会,老师示范朗诵,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味道。”声音清脆,语气温和,中气很足却又不容质疑。

         “你叫灵萝?凤凰岭下住?那你来朗诵一遍!”突然,何老师走到灵萝面前不动了。敲了敲灵萝的课桌。灵萝正在想,世上何以有这气质气场的男子,自带一种文人儒雅而又不怒自威的独特魅力。这时突然惊醒,满脸通红地站起来,两腿打着颤,双手抖抖索索地捧了书,低头朗读起来:“沁沁沁园春:雪。毛泽泽东。千千里冰冰封,万里里雪飘。望长城城内内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顿时滔浪。……”平时刮好的声音,别起干燥得紧,噪子眼也火辣辣的,声音干焦发裂,嘶嘶哑哑,像从竹响壳缝隙挤出来的一样,尖尖窄窄且断断续续。

       “哈哈哈……”满教室男生轰堂大笑起来。女生们也禁不住抿了嘴儿笑,有笑歪了嘴的,有笑疼了肚的,有笑岔了气的。

         “糟了,这回脸可丢大了!”灵萝脸涨得像猪肝一样。干脆放了书本,头低得更矮了,正紧张地等着何老师的雷霆震怒呢!不料何老师微微一笑,“没事儿,别紧张,放松了读。比我小时候强,老师抽我读课文,吓得我还流眼抹泪过哩。慢慢就好了,坐下!”

        灵萝像木偶一样,“咚”地一声坐下。心里直盼着有道地缝钻进去才好哩。

        然后,耳旁就响起何老师声情并茂,气势磅礴,沉郁顿挫的朗诵声。何老师的沉雄宏阔的朗诵将同学们带入了一幅冰天雪地,气魄恢宏壮阔的北国雪景的美妙图画之中,壮词的意境之美,被立体的声音呈现出来。

        好俊朗清爽的男子,好魅力无穷的声音,好温文尔雅的风度,好沉阔渊博的学识,好横溢沛茂的才华……灵萝的心里竟然迸出这些词儿来,也把自已吓了一跳,心里更加慌乱了起来,似乎比朗诵不好文章时还要心慌意乱。灵萝,更不敢瞧何老师了,生怕一瞧,脸又红,心又跳,头又胀起来。

        可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九月末的一个晚自习时,何老师又走到她座位上来,问她是否听得懂语文课,对老师讲课有什么意见,有没有讲得不够明白不够深刻的地方,可要提出来,老师好改进。他说:“语文,语文,出口成语,下笔为文。要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学语文关键是要慢读,细读,深读。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努力敲开语言文字的外壳,去吮汲蕴藏在语言文字里的深层次意蕴、情感、写法和价值倾向的营养,努力培养自己语文学科兴趣素质和特长。”然后却突然转换话题,问起灵萝的家长里短来,末了,说:"今后,有不懂的,可主动问我。”然后,就到其他同学身边去了。

          九月末,早晚有点凉,何老师身上加了件西装,系了条蓝底斜纹的领带,凭添了一种玉树临风洒脱挺括的气质。

        灵萝,终于还是忍不住多看了老师几眼,不知怎的,心里总有种莫名的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窗外的枫叶也泛出一抹儿红黄色来,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轻轻地暖和地摇曳着。

         深秋来了,瓜果飘香。校园的凤菊开了,黄灿灿的。桂花树也纷纷绽放了密密的小朵的黄花,花蕊点点,却散发出迷人的甜甜的桂香。校园东侧的山丘上的青杠树叶红了,落了,铺了一地。山丘上红红的枫叶伸着尖尖的五指。红蜻蜓、绿蜻蜓、蓝蜻蜓的翅膀好像被秋晨的露珠打湿了,飞得十分缓慢,且不高,在青杠树林间,略泛黄的草丛中。而穿着毛绒绒的黑红斑纹的花衣的蝴蝶却在红红的枫叶上飞逐着,亲近着,可能是误把红枫当二月花了吧。十月的小阳春引来不少不知名的白蛾儿红蛾儿绿蛾儿在腐烂的稻草田里游弋。野菊也是有的,虽不像老家的那么满山坡开着,但田边,地角,坡坎上东一小片西一小丛的,也不少。远处,天边也分外地蓝起来,高起来。

        灵萝心里禁不住喜欢起永兴的秋天来。             何老师又端捧着双手在露天中期考试考场上来回走着监考。灵萝就特爱看何老师从容迈步的样子,特潇洒有力。

       “秦灵萝,出神嗦?”不知何时,何老师竟无声无息地走到了灵萝背后,俯身轻声耳语道。温热的气息萦绕在耳旁。一个激凌,灵萝收回心神,向何老师歉意的一笑,又妩媚又悄藏了什么秘密似的一笑。迅疾握了笔,在语文试卷的作文格子上写下:“秋天,我想对您说”的题目来。接着只听得沙沙沙,笔尖触摸试卷的声音。不一会儿,作文格子试卷上流淌出绢秀清雅的字迹来,蓝蓝的,仿佛秋天的高远天宇上流淌着的蓝色的云。

        灵萝,提前将语文试卷交到何老师手中,无意中又看了何老师一眼,何老师正以惊讶中又欣赏的眼光看她。二目相视片刻,灵萝脸微微一红,又宛尔一笑,立即轻咬了嘴唇,双手捏着辫子梢的蓝绢纱巾扎的蝴蝶结,一扭腰跑开。何老师怔怔地看了一眼,微笑了一下。

         再一看其文,真是奇文一篇。《秋天,我想对您说》,与其说是对自然秋天说,不如说是对人生秋天说,与其说是对季节说,不如说是对人说。既有对奇丽秋景的描写,又有对奇人的刻画、对奇事的叙写和对奇情的婉诉。难怪人们常说秦灵萝有点特别,有些异禀。于是何文廷突然产生了授徒的想法,想特意点拨一下这位天赋异禀的女弟子,或许将来女作家可期。


     (十三)传奇何师说传奇   莲花灵萝哭莲花

        其实,何文廷老师也非凡人。他的经历也极富传奇色彩。灵萝听来了不少他的故事。握拳掩耳而生,清风明月之晨,诞于莲花溪畔何姓之家。自幼聪敏好学,授业彭儒之门。三年级一夜通读长篇小说,四年级一月听完隨唐演义,五年级观完五大名戏。初一读完《迎春花》《山菊花》,初二偷阅《红楼梦》,初三偷看《西厢记》。中考一厘之差与中师预考失之交臂,复读幻花坪,又以一分之差与中师正考无缘。咬牙再复读石草街,终于甲子之年脱颖而出上了萍水师范。其间阅尽四大名著,《十大古典悲剧》,《唐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评注》等。师范期间所写之文得刘儒指点,篇篇作范文评讲。后凭毅力苦攻专科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后又苦读二月河系列历史小说。融汇哲史文于一身。难怪讲课,讲话都文采飞扬,魅力无穷,比常师讲得更深刻更透彻更鲜明更生动特感人。当班主任、校主任教育学生,常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声情并茂,令人折服。还能通过推理破解校园"秘案”,让违纪违规者无处遁藏。他还敢为人先,推行教改,听说发表了很多文章。他还敢啃螃蟹,亮剑歪风邪气。许多师生既怕他,又敬他。还听说,他做过包产地,养过指甲花,种过绿色菜,糊过简易灶。犁田耙地,能文能武。刮骨弃脓,不吭不吱。还研究易学,颇通地理,善相法,懂佛法。学问旁杂。还写过剧本,演过川剧,写过校歌,吼过号子。他还抽空上山下塘,写过生,画过画,善写诗,爱填词。他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广学才会好成文。世事洞明均学问,风行水上皆文章。”

       灵萝记得,那日,何老师点评巜秋天,我想对您说》后饶有兴趣地讲了个永兴乡莲花溪的传奇故事,末了,还归结了传奇故事写法要技。那故事,特凄楚感人。题目是《

 章莲花登子石为情殉夫,红伞女莲花溪哭雨游魂》。何老师用幽幽的语气讲道:

        相传,明清时代,张家河坝有户章姓人家生有一女,名曰:“莲花”。粉雕玉琢,聪慧乖巧,善良纯情,擅长吕律、书画皆精、琴棋尤良,远近有名。父母视若掌上明珠。

据传,其母诞之当夜,偶得一梦:附近莲花溪处有一玉石迸裂,开出红莲,花艳叶荣,华光四射,气冲斗牛。其母奇之,近闻花香。不料莲花幻为一缕红烟浸其口入。顿感小腹清爽异常,隐约显出一层光环环绕小腹。心中惊异,一觉醒来,耳闻孩啼。一女孩儿竟梦中所生。心想必为莲花投胎。告诉老父老母及丈夫,人人奇之,皆以为非为凡胎,大必超群,于是自幼宠爱。全家视若账上明珠,呵护有加,栽培更勤。重金聘请年轻私塾先生教之书画,书画皆精,调之吕阳,吕律皆熟,娱之琴棋,琴棋尤妙。

          此女渐渐长大,愈来愈玉树临风、窈窕娴淑,出脱得出水芙蓉一般。后有媒婆络绎而至。莲花姑娘不爱富豪子弟,偏钟清贫壮士,一片芳心暗许彭郎。彭郎英姿勃发,满腹经纶。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琴棋书画尤为绝唱,然命运弄人,独不喜爱功名,更其厌恶八股,以致家贫如洗,二十好几,仍独身一人。莲花彭郎一生一师,寒来暑往,一教一学,口授目传,渐次情深。然彭郎空有羡女之心,无有娶妻之资(一钱财、二功名)。莲花父母虽羡彭才,然嫌彭穷,且门不当户不对,恐时长生变,故借事辞聘彭郎,另延老儒以授三纲五常,烈女节德之类。

          彭郎返家,心酸不已。梦中常现与莲花在一起的情景,渐次忧郁,以致相思,未隔一年卧床而逝。

       莲花因其姿色端丽,被一富豪子弟聘娶为妻。莲花拗不过父母,同意上轿并携红伞一把。迎娶队伍刚出女门,来到登子石水潭边。莲花携伞从轿中跃入水潭殉情而去。富豪子弟落得人财两空,悻悻而返。张家喜事顿成丧事。其父母每哭一声莲花,河水就陡涨三尺。然而水清见底,无有杂色,仿佛河水是莲花之魂。自此,人们为了纪念节烈贞女章莲花,将这条溪流更名为莲花溪。

        另传莲花登子石为情殉夫后,其母又得一梦:莲花石上红莲花垂,花瓣露滴,似为女孩泪。附近村民雨天傍晚路过莲花溪,莲花台上似有隐约琴声,哽哽咽咽,如女悲啼。登子石水潭边似有一男一女游弋潭边。男者似彭郎身影,女者撑一红伞,一似莲花仙魂。二影飘飘忽忽,粗看则有,细看则无,还仿佛略有唢呐之声……

        讲完,何老师说:  “这个“章莲花登子石为情殉夫,红伞女莲花溪哭雨游魂”的传说故事,至今尚有古稀老人偶尔言之。听来,尤觉凄楚动人”。

        灵萝早已被章莲花与彭郎师的传奇爱情感动得一蹋糊涂。泪眼婆娑地望着她紧扣着衬衣口,系了暗红斜纹领带,着了浅蓝色西装的何文廷老师。何老师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浑厚沉雄,充满沧桑与幽远的味道。富有魅力的语言加上迷人的声音描述的迷人的故事早已把这群孩子带进了一种全新的令人振撼的情感世界里,久久不肯自拔。

         然后,何老师顺势而迁,概述了传奇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技法。他讲道:“同学们,传奇故事之所以感人,主要因为她具有曲折的情节,意外的结局,神秘的环境,跌宕的悬念。人物有神话成分,事件神神秘秘而语言瑰奇美丽。大家不妨借秋冬出游活动,去采采风,看周围乡村,奇山异水间有哪些神话传说,民间传奇,怪诞故事。采访时,多作笔记,现场考察,注重观察。收集整理编撰润色,为永兴校本文化课程建设出点力,同时也练练笔。”

        顿时,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灵萝也决心趁放国庆和元旦假期去采采风,也写出好传奇,让咱何老师高兴高兴。

        

   (十四)再传奇何师励学子   暗慕师灵萝萌初情


        秋去冬来,菊谢梅开。秋月不在,冬雪来临。灵萝身着红毛外套,里着雪白线子绒衣,捧着书本,从住宿处往学校走,穿过乡场一棵巨大苍老的黄桷树下,黄桷树落叶飘零,铺了一地。天气,也阴沉沉的,仿佛要下起小雪来。乡场冷冷清清,寒气逼人。

        “回来啦?”突然,何老师对面走来招呼道。他鞋系散着,拖在地上,弄脏了。

        “嗯!”灵萝真想上前蹲下身替老师系上,可不敢。

        “天气可冷啦。注意穿厚点,别着凉!”何老师关切的声音,“你的传奇故事采编好了吗?今晚要看大家收集编撰得如何。”

        “谢谢老师关心,我穿得厚,传奇也乱写了几个。”灵萝,有些心慌走回教室。

         何老师回家,取了件羽绒服穿上,赶回教室上晚课,鞋系早系好了。灵萝,看着老师蝴蝶结似的鞋系,放下心来。

         “咚咚咚”晚自习的钟声响起。穿着厚厚冬装的同学们匆匆赶回教室,等着何老师来上语文课呢!

          何老师身着银灰色羽绒服,健步登上讲台,温暖的目光扫射了全班后,不经意地在灵萝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抬了抬眼镜,说起这两节语文晚自习的任务来:交流前段时间采访收集或改编的本地民间传说故事,互相学习。

          然后,依次抽了几个同学,上台去读或讲。有写《红心岩传奇》的,有写《龙滩子青龙游学的》,有写巜鬼门关借道的》,还有写《骏马石传说》的。但都写得很简单,概述的多,具体描写的少,细节描写几乎没有。故事情节平淡无奇,没有多少悬念。语言也过于口水话,没有吸引力。何老师似乎很失望,原本舒朗的眉毛也微微一皱,口中仿佛有一声轻微的不易觉察的叹息和自责。

        “老师,我收集改编了三个故事,要不要我去读给同学们听?”灵萝不忍心看自己老师愁人的样子,更闻不得老师自责和叹息的声音,决心做一位让老师放心和赞赏的学生。何老师温和的微笑才最美!

        “快,大家鼓掌欢迎灵萝同学与我们分享!”何老师果真又俊朗温和的露出了他最好看的笑容。

       “第一则故事,巜甘法圣降龙丧命》,第二则《黑凼子小和尚贪吃触龙角》,第三则《天子盆天子濯足茅坪溪》。”灵萝仿佛得了神助,竟十分自信地登上讲台,从容地声情并茂地读起三个传说故事来。声音清清亮亮,脆脆生生,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很似清泉流淌,又似清风拂月。何文廷坐到灵萝的座位上,不断颔首赞许,目光象春日的太阳,温暖地注视着越讲越入迷的灵萝。灵萝好几次大胆地与何老师交流眼神,何老师春日般的目光,使灵萝感到有股暖流流遍全身,从没有过的幸福感弥漫开来。

          这三个传奇,她是这样写的。

     

               传奇一: 甘法圣降龙丧命

         有一年夏天,干旱几个月,天老爷滴雨不下,禾苗焦枯。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人们无法生活下去。甘法圣眼看这一切,不忍老百姓受难,决心到老龙洞(现在复盛青凌沟)龙王那里去叫龙王布云下雨,拯救生民。

          一日,甘法圣与其姐夫万法灵一道,取路来到了老龙洞。二人来到洞口,只见洞深无底,隐隐约约能听见洞中水声。万法灵见此情景,心惊肉跳。甘法圣却毫无畏惧,对万法灵说:“姐夫,莫怕,你守在洞口,等一会洞口水大了,我把草鞋挂到树杈上,你站在树杈上,水再大也不会淹着你。但你千万不要喊我的名字!”说罢,他挂好了草鞋,只身往洞里走去。

         甘法圣走进洞底,只见桶口粗的龙王盘在那里睡觉。他凶神恶煞似的走上前去,照准龙王几个耳光,打得龙王顿时惊醒。甘法圣大声呵斥道:“你这该死的畜生,人间天都快干红了,你还在这里偷懒睡觉,玉帝令你立即兴云布雨,还不快去?”龙王被一顿毛揍打懵了,以为是天兵天将,只好听从摆布,赶忙往洞外飞去,发威布雨。

         甘法圣骑在龙王背上,喝令龙王不止。俗话说得好:“水随龙涨”。顿时,电闪雷鸣,大下雨倾盆。洞口水势浩大,洞外水漫山冈。在树杈上的万法灵见状顿时吓得魂飞天外,早把甘法圣叮嘱的话丢到爪哇国里去了。大叫道“甘法圣,你这舅子,好怕哟!”听到凡人的吼声,龙王恍然大悟,原来骑在自己背上的却是一个凡人。顿时火冒三丈,身子一晃,尾巴一甩,甘法圣被摔倒洞口石壁上撞成肉饼,万法灵也被淹没,一命

 呜呼。

           就这样,甘法圣舍身求雨拯救黎民的动人故事在永兴一带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还有人把她同骏马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说骏马山上的骏马石上的骏马是甘法圣的坐骑,每到夜晚,石上的骏马就要下来,飞奔于永兴一带云娥山和云月山一带青凌沟,影影约约悲鸣不已,说是在寻找它的主人,找呀找,一到天亮有回到骏马石上,一到天黑,又苦苦地找呀找,不少老人还说自己年轻时夜走骏马山时还遇到过:骏马飞腾,周身隐隐发光……

 

              传奇二:黑凼子小和尚贪吃触龙角

 

        永兴乡合凤村十社水龙泵北面,万秀坪西侧,有条小溪,自北而南,在接近与茅坪溪水相合处,一松林坡与勒转金马交会点有一水潭,名曰:黑凼子。

          相传古时这里有座小庙,庙里有师徒二人。一日,师傅远游嘱咐徒弟:“千万别碰庙旁竹笋!”徒弟于庙久等师傅不回,肚内饥饿难忍,就煮饭。然后,拔笋炒菜吃。不料拔下竹笋,笋柱喷出一股血来。同时见一黄犬口叼饭瓢而去。徒弟紧追黄犬,至十丈有余,突听身后轰地一声,地壳下沉,庙宇陷落,形成一处水潭,黑乎乎深不可测。师傅远游回来,听徒儿一说,口中直念:“罪过、罪过”原来,所谓竹笋者乃龙角也,龙角被折,龙其不疼?疼痛难忍摇头摆尾,岂不地动?地动方成庙陷,庙陷故得水潭。因其水色是黑的,故以黑凼子名冠之。

 

         据老年人讲,民国时期,永兴境内常出现抓壮丁现象。万秀坪年轻小伙子却无一人被抓,盖因黑凼子避祸之故。原来,黑凼子底部有一横洞,洞中隧道直通瓦沟坪堂屋一石对窝底。凡抓丁者到来,小伙子早已从对窝底下隧道进入黑凼子躲避去了。还传黑凼子水是抽不干的,有几年永兴境内大旱,河断水枯,庄稼焦黄。万秀坪村民抽黑凼子水而使禾苗茁壮。有几次抽水至凼中一庙碑现则雷鸣电闪,使人胆怯离去。水又复初,满满一黑凼子水仿佛未被抽过。至今尚有人至,触景忆古,无不以为奇!

 

              传奇三:天子盆天子濯足茅坪溪

 

         合凤村莲花河坝北上至万秀坪之间,在一片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有一巨大盆形地势,盆口朝下欲打茅坪溪水状。坐东向西,直朝茅坪山口的“云中贵人”。

         相传有位天子迎娶妃子谷刘家姑娘为妃,路过茅坪附近,看见一溪清水莹然玉净,禁不住想舀水濯足,于是取出金盆舀起溪水濯足后掷盆于地而走,溪水流至盆底处转折而去。一行人到茅坪山口,有一位贵人心有不忍的样子,禁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金盆。然天子濯足弃盆何止千万,只好悻然离去。久而久之,金盆幻化为一风水宝地,当地老百姓称以“天子盆”,那位贵人驻足回望的影子也幻化为一座山,地理先生云:“云中贵人”。

        

       “啪啪啪!”灵萝刚一读完,何老师马上站起带头鼓起掌来。很欣慰地赞赏道:“灵萝同学三篇文章均取材本地传说,并大胆改编,充满丰富的想象。故事情节跌宕多姿,多有悬念,引人入胜。语言瑰丽,情感丰盈。取用神话之长又规避了迷信之短。尤其是几个题目运用对偶句式,文采斐然。尽得传奇编撰精髓。大家要向她学习。下来,我把这三篇推荐给骏马文学社,刊用出来,人手一份,大家仔细揣摩。

        不久,何老师专门找灵萝手把手教她如何修改文章,将三篇传奇故事润色好后,让灵萝反复对比朗读,仔细体会修改,润色的妙处。学会如何凝炼标题,如何巧设悬念,如何巧用神话,如何推敲字词句,如何融议论抒情于描写叙述之中,如何创设故事意境,等等等等。让灵萝佩服至极,不禁在内心深处种下一粒倾慕的种子。只有灵萝自己一个人才知道的秘密的种子,深藏在心底。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何老师无意当中的一丁点偏爱,竟成了温暖灵萝一生前行的动力。但,也种下了后来灵萝一生情感世界的烦恼。罗萝好像隐约感觉到自己为自个儿织了一张网,料定一辈子也无法逃脱冲破的网,这张网就是那个人阳光般温暖的微笑。

          住房窗外阳台上卧着隔壁老师居家书房斜射出来的橘黄色温暖的灯光,久久亮着,隐约翻书的,写字的声音像春蚕吐丝的沙沙声,又似清泉流经禾苗地的声音。

       灵萝幸福地侧卧在青砖黛瓦的二楼宿舍的简陋木床上,隔着纱帐,看着虚掩的门和门外走廊上橘黄的光,闻着这春蚕吐丝和清泉润地的声音,朦朦胧胧闭上了眼。恍惚中,又来到教室,又看见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心慌慌意乱乱的温暖的阳光般的眼神。又听见春风般拂过幽篁春雨般拂过窗花的掌声……

         

         

         

        

       


上一篇:

下一篇: 八声甘州.秋日游井冈山感怀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