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梦回金沙古蜀王国

作者:范永海 阅读:43 次更新:2024-04-17 举报

从成都回来30多天了,几乎夜夜梦到四只金灿灿的神鸟首尾相接,围绕着一轮红日飞翔,甚至白天只要稍一闭上眼,它们就精灵般飞翔在眼前,灵动飘逸,它们是传说中的凤凰吗?我猜是的,它们从上古飞来,从《山海经》中飞来,飞到了3000多年前的金沙古蜀王国,被古蜀人顶礼膜拜。它们反复引我重回,重回那个神秘的古国遗址。

太阳神鸟在飞翔

庚子鼠年十月,我来到成都,慕名走进金沙遗址的怀抱。当我在博物馆主道路西侧太阳神鸟广场前站定,眼睛便被这尊雕塑深深吸引住。图案中间镂空,内层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那是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外层图案由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围绕着旋转的太阳反方向在飞翔。我在四川省博物馆展厅里瞻仰过出土的“太阳神鸟”原件,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如果太阳神鸟放在红色衬底上,动感更强。据考古队员推测,太阳神鸟”是当时能工巧匠用金子捶打做成祭祀用的金箔,然后镶嵌在一件红色漆器上。金箔厚度只有0.02厘米,足见3000多年前,古人雕刻工艺的精湛

金箔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日中星鸟”等神话传说,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及神鸟的强烈崇拜。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说明当时的先民们对自然规律已有了深刻认识

日出日落、昼夜变化、四季更替,让远古人类直接感受到了太阳的强大力量。因此,太阳就成为各地先民崇拜的对象,祭就成为必然古蜀人尤为突出以鸟为图腾的古蜀人在崇拜太阳的同时,很自然地把太阳和鸟联系在一起。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中还有一则神话,“帝俊生中容……使四鸟”,说的是太阳飞速旋转,是四只神鸟托负着在天上飞过。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太阳鸟就是阳鸟和凤凰,凤凰的“凰”字(即“皇”字)正像太阳鸟的形状,被赋予了美丽辉煌和崇高无上的含义。古蜀人虔诚地将黄金——这一人世间唯一拥有太阳光芒的物质,锤炼成“太阳神鸟”的时候,他们也许无法想到在3000多年以后,2005年8月16日起,它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已经传遍中华大地。

再现古蜀国滨河祭祀盛况

2001年年初,在成都西郊的金沙村,古老的摸底河河畔,蜀风花园大道的工地上,轰鸣的挖掘机打开了一个尘封了3000多年的地下宝藏,它惊醒了考古者,更惊呆了世人!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处面积近15000平方米的古蜀王国的专用祭祀区。整个金沙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6000余件,包括金器200多件、铜器1600多件、玉器2300多件、石器1500多件、漆木器10多件,出土象牙总重量以吨计算,此外还有数以千枚的野猪獠牙、鹿角、数万件的陶器。

在遗址馆,我近距离实地参观了几十处遗迹,感受了考古发掘的过程,感受到了古蜀国祭祀活动的频繁和宏大气派。特别是当我把眼睛贴近站立式9DVR镜并多角度转动时,瞬间忘记呼吸,好像灵魂被抽空,躯体好像融入古蜀王国美丽富饶的画面和滨河祭祀盛况中。古蜀国金沙,植被繁茂,树木参天,鸟语花香,古人半裸着身体在劳动,有的在河上叉鱼,有的在土地上采摘果物,梅花鹿、野猪在林子里奔跑,大象在河岸上悠闲地走动,到了晚上,篝火熊熊燃烧,人群围着火堆欢歌跳舞……接着祭祀场面出现了,河岸边,一排排古人手放在头顶,虔诚地跪在地上,朝着太阳,头戴黑白怪异面具的巫师摇动着手中法器,地上摆放着成堆的象牙、各种石器一些陶器、漆木器。接着,祭祀场面发生了变化,参拜人衣服好像穿得多了,巫师戴了金面具站在一棵高大的榕树下,手中的法器换成了青铜器,地上的祭品除了成堆象牙外,有许多人、玉鸟、青铜立人等。最后一个场面宏大惊人,人群跪拜着,地上摆满了野猪獠牙、鹿角、美石和陶器,玉器、青铜金器象牙的数量明显少了,巫师或当时的王头戴金冠,脸戴金面具,手中拿着权杖,由两个侍从跟着走上高高的有亭子形的祭祀台——神社,人群欢呼,然后跪拜……据考,祭祀活动历经500多年,每次祭祀后的祭品都被埋进河岸边的土层里。    

感受金沙古蜀王国灿烂的文化

在陈列馆,随着缓慢的脚步,历史的迷雾渐渐散开,古国的身姿缓缓显影,3000年前一段辉煌的文明梦幻般地呈现在我眼前。

第一展厅“远古家园”用立体画面模拟展示了古蜀金沙人的生活:蓝天下是广袤的田野,河道弯曲伸向远方,草盛树绿,远山苍茫;河中有人撑着小舟在过河,河岸边是成群的犀牛、麝犬、亚洲象、水鹿和猪獾等,有两人用木棍抬着一头野猪往回走;不远处,有草屋柴扉,院外有只黄狗在迎客,院中一年轻女人怀抱婴儿向远处张望,一小孩站在她身后,院中有一老者在编织箩筐;河对面是一片村庄,全是草屋,好像还有集市,有人在走动……《山海经.海内外经》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爱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爱有百兽,相群爱处。此草也,冬夏不死。金沙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犬齿、鹿角、马骨等动遗骸以及大量的乌木及植物遗存,也证明了3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呈现出一派森林密布、河渠纵横、动物繁多的景象。不难看出,在这个绿色天地之中,古蜀先民与大自然亲密拥抱、和谐相处。

第二展厅“王都剪影”展示了古蜀人居所、烧陶、冶铸、制玉和墓葬等,描摹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生活画境。第三展厅“天地不绝”集中展示了祭祀区出土的金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文物,重点表现金沙王国的宗教祭祀和金沙先民的精神世界。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荟萃金沙遗址最有特色的30余件精品,其中“太阳神鸟”金饰、金冠带、金面具、玉璋、石人、石虎等最令人瞩目。

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神与祖先神充满了敬畏之情,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旨在与天地神灵沟通,希望得其庇佑,而金器、玉器、石器和象牙便是重要的祭祀器具。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更是神权、军权、王权的象征。《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岷山,江水出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金沙出土玉器2300余件,仅这里就展出400余件,说明古蜀人很早就发现了玉石并制作成器物。在第三展厅,我看到一只精美的小玉鸟,一串串绿松石珠,还有玉琮、玉、玉璋、玉戈、玉凿,以及玉牌形饰、玉挂饰及玉料等。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四展厅展示的十节玉琮高约22厘米翡翠绿据称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该玉琮雕刻极其精细,琮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一绝。难道当时它是通过长江这条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自下而上运输至此的?或是古蜀人学会了良渚文化的玉雕技术?

展示的30多件金器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金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铜器展示400余件,基本上为小型铜器,主要有铜立人、铜瑗、铜戈、铜铃等,其中铜立人像的造型风格与三星堆的青铜立人像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两者文化渊源很深。石器有石壁、石璋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石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头顶方形冠饰,两侧上翘,长辫及腰,口部涂砂,双手背后交叉作捆绑状,有可能是个战俘或奴隶。石虎造型古朴生动。象牙器40余件,有是整根象牙极有规律的朝着一个方向摆放象牙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还有的是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在《蜀道难》中曾经感慨谜一般的古蜀文明。是谁创造了这段神话,是谁铸就了这个奇迹?他们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茫茫宇宙,星河灿烂。同是北纬30度的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前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和古蜀文明有何关系?发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全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当他们走向衰落时(约公元前1763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否迁移到了华夏(苏美尔人又称为“黑头人”,黄皮肤),来到了长江上游的古蜀国,催生了灿烂的三星堆文明?三星堆出土的凸目人面像,和苏美尔人有关系吗?因为苏美尔人长相五官分明:瓜子脸,高鼻梁,大眼睛。

《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先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蜀人的天神烛龙和祖神蚕丛都是以“纵目”而闻名,蜀人的族名“蜀”又是以目大而著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正是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的“纵目”“凸目”“大目”等各类铜像饰。另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就是古代蜀人心目中一棵通天神树,是十日神话传说中扶桑与若木的象征。青铜神树分为三层,树枝上共栖息着九只神鸟,大概就是古蜀人想象中太阳精魂“日中金乌”的形象,这正是三星堆文化崇日的印证。

考古普遍认为,成都平原较早的考古文化是宝墩文化,时期约为公元前2700年——前1700年,是商周时期古蜀文明的源头。金沙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它是三星堆文化的余脉,是战国蜀文化的源头。大约在春秋中期(公元前600年左右),金沙王国已渐趋衰微,其中心位置或已转移。随着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葬、新都马家大墓等一批战国时期墓葬的问世,人们见证了古蜀文明的再度辉煌。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古蜀文明宝墩文化孕育的史前古城址群中走来,经过三星堆遗址,来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船棺墓。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开明氏王族,古蜀文明从此逐渐消融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之中。

在陈列馆出口处,我看到一根残长27米重达十吨的乌木——阴沉木。据介绍,它直径最大处2.1米,其死亡年代约距今6500年,生长年代近1000年。我惊叹之余闭上眼睛,感觉跨越了时空的长河,听到了神鸟(凤凰)的鸣唱,看到四只飘逸的神鸟正托着一轮太阳在古蜀王国天空飞翔……

 

            发表在舟山市定海区文联杂志《望潮》2021年第3-4期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

上一篇: 感怀战“疫”

下一篇: 全景干览魅力四射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