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被唤起的记忆

作者:罗里宁 阅读:120 次更新:2024-03-05 举报

  一本《众说钟叔河》的书,唤起我渐渐淡去的,对钟叔河先生的一丝记忆。

  现在读者,对钟叔河这个名字或许比较陌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就任岳麓书社总编期间,主编出版过一套《走向世界丛书》,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他还率先编印曾国藩的家书和周作人的文集,在当代出版界为他们二位开了一个先河。

  钱锺书先生对钟叔河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在为他写的《走向世界》这本书所作的序里,赞扬他所论述清末引进西洋文学的游记、旅行记、漫游日录等等,“眼光普照,察看欧、美以及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全面影响”,“而且采访发掘,找到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钱锺书先生是我认得和崇敬的一位学者,他对钟叔河的赞誉,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就与出版社邮购了钟叔河《走向世界》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是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时,在每一种书前面撰写的一篇介绍该书作者生平、写作时代背景和评论该书思想内容的叙论,它能得到钱锺书先生的赞誉,自然非同一般。

  钟叔河先生是个编辑,除了出版《走向世界丛书》属于开创性的工作,选编刊印《曾国藩家书》也需要有一点勇气。关于曾国藩,世人争议很大,没有一点勇气,很难完成编印他的家书这项艰巨的工作。然而还不止于此,他还选编了周作人的文集,以我所知,计有周作人的散文、书话、序跋、谈吃等多种,这在当时,不仅需要有一点勇气,还需要有一点冒险的精神,因为那时候对周作人,大多数人还是尽量避开的。

  现在回到开头所说的,对钟叔河先生的一丝记忆。我和钟叔河先生并不认识,为何会有这一丝记忆?大约是在二十多三十年前,我尚在年轻之时,不记得是因了何等之事,可能是因为曾国藩的家书,也可能是因为周作人的文集,就与他有过书信的联系,互相之间都说了什么,已经忘得差不多,对钟叔河先生的记忆,主要是他说过的一句“人归人,文归文”的话,这句话跟人们平时所熟知的“文如其人”的话,很不一样。

  “人归人,文归文”这句话,是为周作人说的,它的意思就是,人呢,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文呢,是什么样的文就是什么样的文。张中行先生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还进一步说道,一个人的人生有了污点,也不应全盘否定他之前和之后做过的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个人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人无所谓好坏,就算有好有坏,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好人也有变坏的,坏人也许曾经好过,或者以后也会转变。就文章而论,只要写出来的文章对读者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能够传播正能量,或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何必还要去追究作者的身份背景呢?有位大学者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好吃,何必还要去寻找那只下蛋的母鸡。曾国藩也好,周作人也罢,争议还会继续下去,他们的文字书籍,不也摆在书店的书架上了吗?

  钟叔河先生为人和气,对晚辈后学者不吝自己的时间笔墨,愿意与人交流和讨论问题,使我等后辈深受感动。他不仅精于编书,还善于为文,有多种著作问世,我读过他的《书前书后》和《念楼随笔》,文字自然朴实,所论客观实际,读后很能让人受益。由华夏出版社和天地出版社共同刊行的《众说钟叔河》这本书,收入的多是当代学者大家对钟叔河编书辑书和出版工作的叙说和评论,同时还收入一组商榷文章,以求全面客观地将钟叔河先生呈现在读者面前,也由此唤起我对钟叔河先生的那一丝记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