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小说   

白塔山传奇(小小说)

作者:施泽会 阅读:160 次更新:2023-11-18 举报

白塔山传奇(小小说)

 

  作者 施泽会

 

 

人间四月天,阳光灿烂,草长莺飞。

一群摄影家来到民间传说已久的白塔山,寻找当年造塔的故事。

摄影家们,男男女女,架起长枪短炮,为白塔摄下那美丽,雄浑,沧桑的倩影。城墙断壁,悬崖峭壁,茅草丛生,白塔风餐露宿,在日晕月雨的洗礼中,修建年代模糊不清。但是千年白塔,还是永立山巅。

传说,白塔所在地,之前没有白塔,郑家大姓的后生,很难考上秀才举人状元,是因为隔河对岸李家大姓占了上风,李家大姓的后生,年年考上秀才举人状元。李家的气势压倒了郑家的气势。

有没有办法改变目前的不良状况?郑家的族人痛苦不已。一天一个老道路过郑家此地,透露了一个法则,要想郑家后生中状元,必须在山顶修建一座石塔,把李家的气势压倒之。

郑家请来民间工匠,号子声声,锤子钻子打得叮当响。李家知道郑家修塔之意,心中无比憎恨。

经过数月修建,白塔修建工程接近尾声。一天,一个放牛娃来到山顶,说了一句话,这塔修得好是好,就是两头不重(中),放牛娃说后,一阵风吹来,放牛娃身影一下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这个放牛娃就是之前的老道装扮而来,主要查看修塔的状况。为了平息郑李两家的恩怨,老道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说了郑李两家都不会中秀才举人状元的封口话。

李家在郑家白塔修建之后,每年都无人中秀才举人状元,心里愤恨至极。族长想了了一个法子,叫全族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全体出动,在黄昏时分,从渡口处泅渡过来,来到白塔山,用绳子套住塔尖将白塔拉倒,李家后生方能有出头之日。

李家族人,拉了三天三夜,江水滔滔,声音声势浩大,人影倒映水中,就是白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成了定海神针,岿然不动。

三天三夜李家族人的艰辛努力,无功而返,族长口吐鲜血而亡。最后落得李家后人衰败,日子每况愈下。

郑家的后生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没有一个后生考上秀才举人状元。族人想毁掉白塔,但是年岁久远,白塔屹立山巅,仿佛如日中天,谁也不能动摇坚固的白塔。这里仿佛成了风水宝地。

山寨居高临下,给土匪提供了居住地的优先条件,匪患无穷。国民党乡长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白塔山视察,差点被土匪当了靶子,随从眼疾手快,将匪首一枪击毙,土匪大乱。但是驻守乡镇的国民党兵人数有限,与土匪激战一夜,国民兵死伤无数,几乎弹尽粮绝,只好兵败草草收兵。

匪患扰民,民怨官府无能,土匪长期困扰民众。民众怨天尤人,盼着总有一天苦日子能够到头。

历史的车轮向前开。解放白塔山的战斗打响。大战半天,解放军战斗力太强,土匪200多人死伤多人,土匪招架不住,只好缴械投降。    解放军牺牲一名战士,解放军官员将战士的遗体掩埋此地,与白塔成了力量精神的象征。

摄影家拿着自己的长枪短炮,对准日月风雨洗礼久远的白塔,咔嚓咔嚓咔嚓响过不停。他们仿佛听见了解放军解放白塔山的战斗正在打响,在激烈的交战中,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胜利永远属于人民。

空旷的山谷,宽敞的山野,摄影家对准白塔,对准一江春水,江水滔滔,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开。

如今,山美,人靓,水清,松涛阵阵。和谐聪明,勤劳的白塔山人,成了当地致富的能手,江山永固,白塔重生。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