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诗词   

江南四大名镇之《拆字·同里》

作者:扬眉 阅读:151 次更新:2023-11-11 举报

                                                     《拆字·同里》

                                                            ——富土拆字为同里

     风情物语:

                   ——场青葱的梦,只于美有关


      无数急的、慢的脚步蹭亮的只是坚硬的石板路,却惊不了千年的梦。不用凝视,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尽尘世缘……苏州城和同里镇,坐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可是,繁华的城市和通幽的小镇,却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很多时候,距离,不是用路程来丈量,而是用心去经历。所以,当你决定去漂泊的时候,你不用一个人背上包去天涯海角,只需来到同里,这个有“东方小威尼斯”之称,“小桥,流水,人家”般诗情画意的江南古镇。

                                                             

《拆字·同里》     摄影:扬眉《拆字·同里》     摄影:扬眉
                   

                《拆字·同里》

                      扬眉

  菰雨潇潇不生凉,小桥流水枇杷黄。

  一园进退思忠过,两堂出入废考量;

  三桥太平更吉庆,五湖环抱芡实香。

  富土拆字为同里,人杰地灵好风光。


1、地理位置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畔,紧靠市府所在地。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历史沿革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称”富土“。先秦已成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汉唐日呈繁华,屯村汉代成集市,始称”屯市“。唐初已达兴盛时期。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铜里。尚属村市,在九里村。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划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后,同里属吴江县感化乡、宋代,废感化乡,同里属范隅乡,正式建镇。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宋建炎年间,居此地者千余家。

3、特色景物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埠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4、主要景点

  (1)、明清街:

                明清街是古镇重要商业街之一。1996年始辟建“明清一条街”,街长160余米,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遗风”匾额由费孝通副会长题书。

  (2)、耕乐堂:

               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3)、吴江同里湿地公园:

                位于吴江区同里镇东北部。东南与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西与千年文明古镇同里相连,北面和南面傍依澄湖和白蚬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同里与周庄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旅游观光区。

  (4)、绍鏊纪念馆:

               落在同里镇富观街35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平方米,纪念馆以弘扬王绍鏊精神为主题,以王绍鏊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手段再现王绍鏊同志生前的光辉业绩。其中,一楼为专馆,陈列有关王绍鏊文献、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了王绍鏊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

  (5)、松石悟园:

                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园名出于收藏者的诗: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译天书,感悟人生为展馆之旨要,故谓“悟园”。

  (6)、陈去病故居:

                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百尺楼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

  (7)、罗星洲:

                是一块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位于同里镇东,是浮现在湖面上的一个小岛,只须乘小船前往数分钟便抵达。沿途可欣赏同里湖水乡景色。

  (8)、南园茶社:

               位于镇区最南端,历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晓烟”景致之中,与陈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于清末初期,四开间门面,全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门面是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上下两层,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9)、崇本堂:

               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10)、嘉荫堂:

                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

  (11)、三桥:

                 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

  (12)、退思园:

                 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退思园布局独特,内宅建有十楼十底南北两幢楼,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以园主字号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

5、美食小吃

  (1)、闵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2)、袜底酥:用料以面粉和猪油为主,配以糖、盐、芝麻和香葱等辅料,形如袜底,一层层油酥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有甜中有咸,在江南一带一直是人们争相口尝的传统茶点。

  (3)、状元蹄:此菜虽非同里独有,但同里制法甚有不同,至于制法则是不传之密。同里人宴请宾朋,桌上定有此菜。

  (4)、青团子:相传青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

  (5)、芡实: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3]

6、民风习俗

  (1)、走三桥: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2011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桥习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6)、打莲厢:是流传于浙江沪一带的一种民间自制竹孔带铜钱的器乐。打莲厢就是艺人们手持莲厢,和着乐曲按照各种方法用莲厢拍打自己的手脚、胳膊、肩腿等。舞动时,莲厢内的铜钱会因此发出悦耳的声响,五彩的绸带也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同里打连厢》

           扬眉


  呦呦、呦呦、嘿!嘿!嘿!

  细细的梅雨呦呦,薄薄的莲雾呦呦,

       浓浓的茉莉花开,撑船的哥哥来呦。

  无锡的鼋头呦呦,探入了太湖呦呦,

       白布的船帆升起,掌舵的妹妹来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三月的廿八呦呦,年老的婆婆呦呦,

       坐在那蒲凳上面,吃着那素斋呦呦。

  四月的十四呦呦,神仙的聚会呦呦,

      各地的善男信女,罪裙来赎罪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五月的端午呦呦,龙舟的竞赛呦呦,

      扎上了彩色绸带,划起了快船呦呦。

  六月的廿三呦呦,闸起了水龙呦呦,

      漫天的雨露飘洒,快乐的人们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七月的三十呦呦,烧起了地香呦呦,

      点燃了油纸灯草,放出了水灯呦呦。

  八月里七八呦呦,铜铜鼓敲响呦呦,

      新婚的女儿回家,热闹闹团聚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八月的十五呦呦,中秋节供月呦呦,

      香斗移院中焚化,吃饼赏月来呦呦。

  新年初一五呦呦,支点起罗汉呦呦,

      舞起玲珑的小狮,吉祥平安万万年!


  呦呦、呦呦、嘿!嘿!嘿!

      呦呦、呦呦、嘿!嘿!嘿!

  呦呦、呦呦、嘿!嘿!嘿!

      呦呦、呦呦、嘿!嘿!嘿!


7、文化情结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8、保护措施

  1985年10月,同里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1980年同里古镇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镇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退思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同里镇、陈去病故居、丽则女校、耕乐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控单位13处;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82处,消失8处。

 9、拍摄的影视剧

  《戏说乾隆》、《红楼梦》、《包氏父子》、《林冲》、《家》、《春》、《秋》、《董小宛》、《半生缘、一世情》,《天之骄女》、《戏曲舞台》、《风月》、《情归同里》《何以笙箫默》等

10、地址

  交通:上海、苏州、吴江、吴中区均有汽车直达。同里与周庄之间还有公共班车及游船往返。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

  门票:——。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建议游玩时间:2天。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最佳季节在8—10月间。

  住宿:——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