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散文》读书,是每个人一生的滋养

作者:潘梦迪 阅读:316 次更新:2023-11-05 举报
         季节在更替,时光在流逝,在这个周而复始的年月里,不断在岁月的年轮之中,唯有读书,能够给我们留刻下一段一段深刻而又美好的记忆。
         我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但我也有我高贵的姿态和人生态度——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周而复始的每一天,让自己早已厌倦,可是当我回到课堂,再次审视这个教室,一切都重新来过.....

                                         
        
        早出晚归与日月星晨相伴,我感到的就是艰辛和无奈。于是,更多的抱怨让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看不到绿树成荫的优美;也听不到涓涓细水流淌的轻快;更闻不到美酒佳肴的倾人......殊不知是我想错了——换种思维换种活法.....不妨读一本书将自己活成“一束光”的人吧!
        将自己修缮成“一束光”后,不管我走到哪,不仅能够让自己舒适,还会照亮他人,我必须认可命运将自己带到现在的境界,无论好与坏都已经无法逆转。不如哼着小曲干着千篇一律的事情,快乐着自己的同时,也高兴着别人,不如给自己来一个“挑战”,努力地把自己活得尽量的好一些——不如试着将周而复始的学习,化做一份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至于结果和他人的评价随他去吧!
        人,活一世谁没有艰辛和无奈,只是境界和环境不同,唯有自度没有他法。当你历经世事后,仍然坚信生活是美好的,在现有条件下,把繁杂学习视做是自己该做的反正都要这么做;把劳累视做锻炼反正都要去承担;把不解化成一笑而过死活都是这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身边人给予一份善良,为亲朋好友送上一份真情感恩曾经的养育善待。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在自己的内心里,呈现出一份向美的执着;每一个生命也都在努力付出中,释放出最真诚的热情!
         其实,我要的并不多,也很简单,就是能用内心的热爱去回馈季节的美好,用自己的美丽去附和岁月的清欢,从而,使得人间美丽,生命安然。在读书的时光里,放下尘世的烦恼,在一片欣欣向荣的风景中,让自己心情美丽。无论何时,当每一天阳光升起的时候,都要懂得给自己一份内心的明媚天,让温暖的阳光照进心里,在时光的美丽中释放自己。
        能够自觉地在心里注入一份安然和静好,在时光的流连中,守得一份从容和淡然,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无论生活怎么对待我们,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世事炎凉,只要手里有书、心里就有暖,即便在风雪之中,也能遇见一树花开。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学会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和,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红尘之中,风霜雨雪什么都会遇到,也难免不会被世俗所浸染,人生风雨征途,风雪载途,我们就是一个旅人或是归人,只需心怀善美,感恩一路同行的陪伴,和与生活温柔以待,守得一份寂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温暖的人。
        无需刻意,依心而行,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人生风景已是风烟俱净,深信人间风雨过后,转身回眸,无风无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有灵魂得到妥帖安放,读书让你修得一颗淡然的心,与岁月岁月各自安好,在浅喜深爱之间,生命便有了一场最美春色的盛放。
          我非常喜欢丰子恺说过的一句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想来,人世间太多的事情,都是庸人自扰,原本只是平常之事,因为我们自己把它无限放大,从而心生烦恼。若是能以平常心对待,换一种心情,便有了另一番境界。世事喧喧,若是我们素心如雪,人生也会安然无恙。
        人间烟火之中,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杯中有酒可慰风尘;人生无常之中,也没有过不去的坎,盏中有茶可静凡心。若是懂得,便可在悲喜之中找寻一份安静,在淡然领悟中拥有一份心安,人生中有些事就是这样,若自己不能看开,就会被事情所困,从而乱于心,有些事,若是自己不会看淡,那怎么会有生命自由的姿态?
        汪曾祺先生说:“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的咸的,就像人生,交织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过日子,就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人间之事也不过是一碗饭,吃一碗少一碗,生命的每一天,过一天就少一天,人生的路,越走越接近终点,人生悲欢离合,尝过人间滋味,便也就懂得人生来日并不方长,只要我们把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过好,心安就是生命最美的状态。
         然而当我打开季羡林的著作《心安即是归处》时 ,他那淡淡的语言、通透的文字,如清泉幽兰,让我气定神闲。《心安即是归处》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分为八个部分、六十二篇文章。先生以自己的人生智慧,为我们阐述了读书、处世、行走、生死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给人以开悟和启迪。
         在书的扉页,醒目地印着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都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悦。否则,生活就有苦恼。这是先生留给后人的哲学智慧。人生烦恼或者发生悲剧的根源,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只有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平衡自己的内心欲望,人生才能幸福快乐。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从人的本性出发,延伸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为青年人指点迷津。人之所以区别动物,就是人类有思想、有良知和恻隐之心,能遏制自己的求生本能。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舍己为人者、为国捐躯者,身上都有浩然之气。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追名逐利,也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更不是终日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实现人类美好生活,需要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接力赛其中的一棒,有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先生所指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人生数十载,弹指一瞬间,如何不负这场生,让生命绚烂无比,不妨读读季羡林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心安即是归处》阐释了季老的生命智慧,谈人生的意义,谈读书、处世、当下、生死等跟生命有关的话题。既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又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中国有句古话:“尽人事而听天命。”季老在书中坦言:“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 ‘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触动我比较深的是“尽人事”这三个字,因为它意味着“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有时候我们太容易谅解自己,事情失败了,就自我安慰,这就是命,认了吧,但是在认命之前,有没有扪心自问是否“尽人事”了?“尽人事”既包含了不懈努力,更包含着珍惜光阴。
         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你贫富贵贱,在时间面前,你每天都只有24小时。在鲜衣怒马的少年时光,最该珍惜最不能辜负的就是时间。时间也有相对论,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慢,盼望着暑假,盼望着过年,日子总觉得长得看不见头,但季老说:“一过中年,人生之车好像是从高坡上滑下,时光流逝得像电光一般。一转眼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季老说:“多少年以来,我的座右铭一直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大意是“置身自然无拘无束,既不欣喜亦不忧惧。命有定数当尽便尽,不必独自苦苦思虑”。
          苏东坡写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有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季老说:“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可见人生总有缺憾,要学会接受生命的不如意。如果我们过于完美主义,凡事总是苛责他人和自己,不懂得顺其自然,就容易过得拧巴和别扭。不妨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懂得从容不迫、随遇而安,正如季老所言:“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俞平伯先生的一篇散文《重过西园码头》中有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言外之意就是嫌眼前的日子过得不够仔细。一般人的生活,几乎普遍有一个现象,就是倥偬,也就是匆匆忙忙。来不及欣赏春天的红花绿草,夏天的落日熔金,秋天的凉风习习,冬天的雪落之声。所谓仔仔细细就是:多一些典雅,少一些粗暴;多一些温柔,少一些莽撞。生活由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串成,蓦然回首时,才发现那些平凡的日子是那么的美好,正如一句清词所写“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季老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他对生活有许多感悟,比如:“人生中不能没有爽朗的笑声”,“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等,这些看似朴素的话语,却蕴涵着珍贵的人生哲理。
         冰心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我们也应该学会“知不足”,莫惜金缕衣,惜取少年时,踔厉奋发,逐梦前行;也要学会“知足”,顺其自然,恬然心安,修好这场生。
       徐祯霞写作较晚,直到2008年才真正走上文学道路,但她的行文还是十分老练,精于背景铺排与渲染,尤其擅于从日常生活表象提炼升华作品的意旨,在批判与沉思中擢升人生的底蕴,这估计跟她自幼酷爱读书有关,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内心沉淀的东西任何人都拿不走,包括时光。当然,让我惊喜的不止这些,而是她作品的“根”,这“根”深深地扎在坚实的秦岭大地上,血脉相通,一直保持着作品与生活的真实对话,让人透过文字看到了时光深处的印痕,而那些印痕又是这样的生动与鲜活,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和人间情趣。
         如《炉火里的冬天》,“烤火炉的时候,总是要没事找点事,这样才会让夜晚变得有趣。”烧食便是围炉烤火时的一个重要内容,烧食种类繁多,有炒苞谷花、黄豆,还有烧柿子、红薯、洋芋、生面馍……在这些有趣的场景中,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爱:“孩子多的家庭,娃们多不会太自私,做什么事都懂得分享和共享,特别是大的孩子总会让着小的孩子。”而这估计是多少代人都有的念想和感慨吧!
        在我决定走向系统读书的路上,我一直思考自己该怎么样做,才能真正的帮他人做点什么,也深知做好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学识,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几个月就可以达到的高度。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而是拥有自己独特的光和能,真正去做自己!
        在读书的道路上,我在慢慢地成长自己,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我要一直坚持找“宝贝”,训练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去学会欣赏,将此不自觉的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变成一种能力。越坚持越纯悴,不为追求目标而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有目标,有方法,并有执行力去做,享受过程,长出智慧,从而就能帮到自己,帮助他人,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我知道:学习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放慢节奏,享受过程,才能将自己活成一束光,无论走到哪里,带给别人的都是光芒和温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