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诗词   

邱建辉谈:辞赋,如何走出古人的困境

作者:邱建辉 阅读:316 次更新:2023-09-10 举报

邱建辉谈:辞赋,如何走出古人的困境

邱建辉(右)与晨崧先生(左)邱建辉(右)与晨崧先生(左)
 

     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尝试写辞赋,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因为从小学语文到到高中语文,课本讲的多是诗词和文言,提到辞赋的内容少的可怜,故给很多喜欢辞赋的带来困扰。而现代喜欢写辞赋作品的朋友,不是自己业余自学的,就是拜师学习的,而师傅与学生也是处于师友之间的的交流关系。当然也有一些办班学习的,但教材是自己整理出来的,但总体来说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更不用说有什么统一教学大纲了。

           辞赋,从《楚歌》演变而来,这是所有写辞赋作品的人都明白的事。《楚歌》就是春秋时期楚国大文豪屈原的作品,又称《九歌》。春秋战国之前还没有人系统地把诗歌用文学的模式记载下来,春秋时期屈原用诗歌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且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固定的格式,这些作品被后人认定为是诗歌的开山鼻祖。又因为屈原是楚国人,后人就把屈原的这种文学格式作品称之为《楚歌》了。我们不妨看看屈原的作品:

                                           东皇太
                                吉日辰良,穆将愉上皇。 
                               抚长剑玉珥,璆锵鸣琳琅。 
                               瑶席玉瑱,盍将把琼芳。 
                               蕙肴蒸兰藉,奠桂酒椒浆。 
                               扬枹拊鼓,疏缓节安歌,陈竽瑟浩倡。 
                               灵偃蹇姣服,芳菲菲满堂。 
                              五音纷繁会,君欣欣乐康。
                               五音纷繁会,君欣欣乐康。

从这首歌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采用了五言,六言的字句手法,在每一言句的倒数第三个字都用了同一个字是古文言的助词,是一种口语啊、呀的意思。有人说在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表露,而我认为它在文章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一个过渡词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屈原在创作作品时没有前人文学艺术作品的借鉴,词汇方面的知识也相当有限,只是通过民间口语唱歌了解到一些歌词方面的东西,而这些歌词里往往带有口语做为停顿或转折。所以屈原创作作品时,在词汇有限下的情况下,采用了歌词里的作为过渡词,并且在所有的作品,在同一个位置都采用了作为过渡词。

         到了东汉,词汇运用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文学作者开始抛弃单调的字,用之、而、乎、以、于等文字取代的地位。它们的作用也是过渡词,摆放的位置也是中的位置。在文章的作用与没有区别,只是让人看起来文章显得更丰富了,让读者读起来也不觉得单一枯燥了。如张衡《归田赋》

          “游都邑永久,无明略佐时;徒临川羡鱼,俟河清未期。感蔡子慷慨,从唐生决疑。谅天道微昧,追渔父同嬉。超尘埃远逝,与世事长辞。

 

但是与张衡同朝代的文学家班固,在创作作品时已经开始大胆地尝试把助词去掉,采用了四言、六言等不规则的字句创作手法。没有了助词的字句,就去掉了口语的腔调,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节奏感更强了,如班固的《二都赋》。

  《西都赋》(其中一节)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奢而极侈。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入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东都赋》(其中一节)

     “ 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岂特方轨并迹,纷纷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分州土,立市朝,作盘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

 

西晋时代的文学家左思亦用班固同样的创作模式,写出了洛阳纸贵的《三都赋》。

        《二都赋》《三都赋》之所以被后人赞之为赋的典范,那是因为作品中减少了大量的口腔言助词,让读者读来不但文章内容广泛,词汇丰富,节奏感强,更重要的是辞赋摆脱了歌词的口腔模式,使作品赏读起来更具有文学艺术的品味。

          当今有些喜欢写辞赋的朋友,总喜欢别出心思,模仿古文,在作品里大量地应用助词。几百字的文章,用了近一百字的助词,如网络中的一篇《钟山赋》:

     人若何专美,天如此钟情。倾西北毓秀,汇东南钟灵。援千寻奇胜,授万代嘉名。瞻仙人昆圃,陟帝子金陵。、、、、、。(全文六七百字,模式一样)

 

        作品六言字句,都在字句的倒数第三个字应用了助词。让人看了文章重叠字过多,读起来枯燥无味。为什么呢?我前面说过,《楚歌》之所以应用了大量的助词,是受到当时的文字和词汇不发达的限制,而不得已采用了唱歌的口腔言手法。到了东汉人们开始注意到作品的单调枯燥性,演变了多个助词汇取代的位置。而班固的《二都赋》更是干脆取消了部分助词,让语句读起来更具有文学艺术的节奏感和强烈性,这是他们创新的结果。

          在当今的艺术天地里,有着广泛的语言文化,丰富的词汇艺术。而现代人在创作作品时还盲目地把古人淘汰的口语搬入作品中,让人看了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

     一篇好的作品,如果融入了大量的口语,给出的感觉就是娘娘腔的作品,读之无味了。

 

                         邱建辉

               2013129日笔于羊城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