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随笔)万物有常,健康也有道

作者:潘梦迪 阅读:367 次更新:2023-07-01 举报
       你的家庭,很可能会因为你的疾病,会让你的儿孙变卖家产,举债借贷来帮你付医药费,而那时候你估计是昏迷不醒的,所以爱护自己就是减轻家人负担! 
        所以讲养生,要遵守好长寿小规则,就能够帮助你远离疾病,轻轻松松保持长寿!   
       长寿准则一  调节情绪,莫生气:
     《黄帝内经》中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喜,在五脏属心;怒,在五脏属肝;忧、悲,在五脏属肺;思,在五脏属脾;恐、惊,在五脏属肾。  因而中医有“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的说法。  经常生气的人,虽然在发怒的一瞬间宣泄了情绪,释放了压力,可身体就像我们心灵的记事本,每一次伤害都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当情绪波动较大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它会使血糖升高,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进而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那些情绪不好的人,一般肝脏功能也比较弱,而他们对疾病的思虑、忧伤,也使得脾、肺受到损害。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五脏中有三脏都将受损,久而久之,人的气色将变得暗沉,再也没有了年轻的活力。 
       所以为了我们更加有朝气,保持长寿,大家一定要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琐事,少生气,多微笑。  不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该淡然处之,从容面对。有问题就去解决,解决不了就放下。  如此,才能为身体打好健康的基石,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随心而活,不辜负自己,不拖累儿女。   
        长寿准则二  饮食有节,莫吃多:
        民间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  吃饭,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面对美食,有些人浅尝辄止,有些人却非要吃到直不起腰才作罢,美其名曰不浪费粮食,可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很大的潜在危害。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长期饮食过度,轻则导致我们营养过剩,产生肥胖;重则就出现肝脏肠胃负担,引发疾病,出现癌症。  故佛家有言:“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  即把饮食当作服药,不挑食,以对治贪图口福的念头,也可提前想好七八分饱的量,吃完后绝不多吃一口。  “定时定量,脾主信,信者信用,守时,守量即为信。”  古人倡导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合乎中道,既有益于个人身体健康,也能给社会带来好风气。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母需孝敬,下有儿女待哺育,免不了应酬喝酒,平时的饮食油腻且杂乱。  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每周可抽出两天时间进行轻断食,适当的给身体一定的饥饿感,能让细胞保持活性,使我们更加长寿。   
          长寿准则三  起居有常,莫电子产品不离手:
          木心曾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短视频、直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每一分钟都有无数的信息涌入我们的生活。  尤其年龄越大,越不想和世界脱轨,只能不断地刷新手机页面,筛选出和生活有关的信息,看得越多,越感受到世界的新奇。  因此,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走在路上,坐在餐馆,甚至是与人交谈时,每个人都紧紧地盯着自己的手机,目不转睛,心思焦虑。 
         于是,我们的夜越熬越长,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花,我们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这样的生活,正一点一点地摧毁着我们的身体。  人到中年,身体早已不比年轻人,每一次晚睡,都是对身体的挑衅,每一次放不下的手机,都是对生命的敷衍。  要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看似跑赢了时间,娱乐了自己,实则失去了健康,失去了以后陪伴家人的珍贵时间。 
         所以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将手机放到离床较远的地方,或者是进行关机处理。  学会对电子产品及时说“不”,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才是助我们健康长寿的最佳方法。
          培根曾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而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 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年轻时,总是仗着身强体壮而肆意挥霍,到晚年,才明白健康早已一去不复返。 
         健康,或许不是一个人的一切,但若是没有健康,人就不会拥有一切。  很多人也非常重视养生,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保持着良好的作息规律。  虽然这些都是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好习惯,但对于老年人而言,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人老以后,真正的健康不在于运动,也不在于喝水,而是要重视这3条长寿准则。     
        《鬼谷子》一书中有言:“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话说太多,一定会因为言辞中的疏漏而招致祸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于现实生活之中,许多人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喜欢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人在春风得意之时,眉飞色舞地夸夸其谈,炫耀自己的成就与荣耀。  身陷低谷之时,喋喋不休地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的不幸与无助。  人多时,他不知天高地厚地高谈阔论,彰显自己的无所不知与高人一等。 
         人在少时,他又去捕风捉影地议论是非,暴露自己的口无遮拦与无事生非。  三国时期,杨修作为曹操帐下的谋士,以聪慧过人而闻名天下,但也十分恃才傲物。  他经常揣测曹操的真实想法,并且喜欢在众人面前揭露,以显摆自己的聪明绝顶。  曹操虽然欣赏他的才能,却更加讨厌他到处乱说的毛病,而杨修则对此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  而他不知收敛的张扬,最终也为其招致杀身之祸,被曹操以“扰乱军心,散布谣言”的罪名处死。 
        《菜根谭》中曾言:“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燥。”  嘴巴越是说个不停,人心就会越发浮躁,又如何才能安稳做人?  话少心才专,从聒噪的环境中,先安静下来,才能踏实走好每一步人生路。     
       《养生要集》中有言:“多思则神怡,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欲望太多,人心就会变得沉重;负担太重,身体就会饱受其害;而身体的内耗太大,健康自然就会远离。  寡欲,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养生。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更多,但欲望终究是一个无底洞,对人更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  被贪欲吞噬之人,往往会丧失了应有的理智,疯狂地从外部攫取利益,却从不会觉得满足。 
         在金庸的小说《连城诀》中,传说梁元帝把自己的绝世财宝,都藏在了一本剑谱之内。 为了得到剑谱,梅念笙的三个徒弟联手将其打成重伤,得到剑谱后又大打出手。  三个徒弟各怀鬼胎,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尤其是老三戚长发,最为阴毒隐忍。  他为了解开宝藏之谜,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甚至装死蛰伏了几十年。  等戚长发终于解开了谜题之时,已经是须发皆白的老头。  而到最后,他虽然得到了宝藏,却只能与金银财宝深埋地下,再也无福消受。 
         曾国藩说:“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人只有不被欲望所困扰,才能活得一身轻松,拥有平静的心和健康的身体。  这辈子,该来的回来,该走也会走,少一些欲望,才能多一些自在。     
        《老老恒言》中有言:“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在人的七情六欲之中,愤怒是最为伤身的一种情绪。  经常生气的人,虽然在发怒的过程中宣泄了情绪,释放了压力,却也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根据研究,经常生气不仅会引起肝气郁结、内分泌失调,还会对引发各种高危疾病。 
      《黄帝内经》中也曾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怒,在五脏属肝,所以中医里常有“大怒伤肝”的说法。  而且,生气不光是在折磨自己,更可能会给别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正所谓:“百病之生于气也。”  为不值得的人和事生气,是最傻的行为,结果,既损伤了身体,又虚度了岁月。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说: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比自古圣智之所同也。” 
        万物有常,健康也有道,人生在世,就是要养好一颗心。  困境不怨,来日不忧,琐事不怒,这才是顶级的养生智慧。  保持身体的健康,丰富自己的灵魂,充实未来的生活,活到百岁也无忧。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