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该让孙子住我家吗?

作者:鲁继田 阅读:246 次更新:2023-05-28 举报

       让不让孙子住到家里来非常纠结。

       王女士和老伴儿都快70岁了,且患有慢性病。儿子一家在离他们居住的城市100多公里的老家生活。“孙子该读中学了,要来市里跟着我们上学,咱又自感力不从心,所以要求孩子住校,不能走读。可孩子真住校了,又觉得对不住孙子,愧疚又纠结,同时又害怕孙子住校不适应。”王女士很不安地说。

       王女士69岁,她最近右侧上下肢体麻木无力,CT拍片一捡查是脑梗塞,输液服药治疗方案定下来,她不但没有其他人那样的不安与沮丧,反而心情很轻松,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原来她轻松的背后是悲哀。孙子走读还是住校让她很纠结。

       王女士和老伴儿共有一儿一女,都是大学毕业,成家立业,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只是儿子在100多公里外的县城。孙子该上初中了,要求到爷爷奶奶所在的市区读书。儿子联系了一所较好的中学,但是不能住校。爷爷认为不住校不行:老人管不住孙子疯玩;老俩口儿都身体有病,伺候孙子有困难;上下学孩子骑自行车穿越闹市区,路又远还多次过路口,老人会在家里坐卧不安不放心。人到老年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活,一定会影响健康.......

       爷爷认为可以选择其它能住校的,教学质量也很好的学校,要是不住校就不能来市里读书。孙子来市区爷爷奶奶家住,走读上初中被爷爷拒绝了,当奶奶的心中老是内疚、不安,焦灼的心情使她几天睡不着觉,吃不好饭,情绪急躁,血压波动,肢体麻木无力了,还不自觉,直到一天早饭夹筷子的右手不好使了,才去医院。

       这期间她反复琢磨,也想了几个方案和老伴商量,但老伴就是坚持不住校不行。王女士虽然认为老伴想的也有道理,但总是感到拒绝孙子住到家里,于情于理不通。再说她们也很疼爱这个聪明、活泼、学习优异的孙子,怕不让来市里上学影响孩子的前程。矛盾、愧疚,每天都在反反复复地折磨着她,只要一寻思这个作难的事儿,就浑身发热,满头出汗。

       她曾想请一个钟点工,专门接送;或联系一个出租车,早晚打车,中午联系学校附近的午托班;再不行找个保姆;她还拖着麻木无力的腿,到孙子要去的中学实地看了看,想在学校附近租用一个小单元,陪他上学......

       王女士的方案只要给老伴一说,总是被他一口否定,因为老头儿脑供血不足的毛病曾四次急诊住院,她患高血压也20多年了,尤其是近几年, 血压经常出现不稳定,无缘无故的波动,只要打破生活规律就失眠,要天天照顾十几岁的孙子,很怵头。

       正在自感力不从心,又左右为难的时候,王女士查出了脑梗塞,老俩囗认为这下子,儿子、孙子就不会再要求住到家里,走读上初中了,真是一种解脱,也不再感到内疚了,所以从心里觉得轻松。

       最后,儿子决定了:让孩子住校。王女士输了几天液之后,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明显好转了。她的心事又来了,孙子的期待,儿子的犹豫,老伴的拒绝,让她夹在其中作难,虽然孙子住校了,但她一想起这个署假,经历的孙子住校走读的事儿,心中就十分纠结,如果他们再提住家里,走读上学的事儿,该怎么办呢?


后记

      没有金钢钻儿,不揽磁器活儿,老年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肯定没错,王女士的心事求解,还需努力。

       首先说,当儿子的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到教育资源配置好的地方就读,而且放到爷爷奶奶身边,是对的。其次,老爷子从实际出发,有条件的接纳孩子,出钱供养,但是不具体侍候,要求其住校,也没错。再有就是,老太太心疼孙子,又顾及面子,拒绝,说不出口,接纳,又力不从心,两头作难,也可以理解。

       那么,王老太的心事怎么化解呢?

       大家认为,按爷爷的意见,坚定不移地去落实就可以了。决不能拼上老命硬撑着管孙子,如果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孙子一起生活,并负责孩子的学习,享受天伦之乐,是享受、是幸福。像王女士老俩口儿这样,体弱多病,管孩子有困难,就必须放手,硬着头皮去管,是受罪、是自虐。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老年人为子孙排忧解难,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孩子吃点苦,学会自理,是成长;你出钱了,用心了,是支持。想开点儿,心事也就烟消云散了。

    首发于2016年3月5日《老年日报》

上一篇: 追思府谷故友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