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让自己体面地走出去——浅说酒文化

作者:秦莉 阅读:621 次更新:2023-04-18 举报

  某日聚餐,主宾提议:“喝酒,尽兴就好,得让自己体面地走出去。”便是有些震撼,有些感悟,更多的则是深深地认同。社交场合,亦应“点到为止”,少一点咄咄逼人,多一些以心相交,岂不更契合相聚的本义。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自古就与人类朝夕相伴,如今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逢年过节,聚会宴席,但凡饭局,不可或缺。

  古往今来,酒总是带着一份诗意和肝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些光辉灿烂的历史故事,无不氤氲着酒香。如果少了酒,易水诀别的荆轲就留不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如果少了酒,威武神勇的关羽就创造不出“温酒斩华雄”的神话;如果少了酒,就没有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豪迈,更不会有李清照 “浓睡不消残酒”的婉约;如果没有酒,暗藏杀机的鸿门宴就会黯然失色、“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也不会传唱至今……

  酒杯中有壮怀豪迈,亦有诗意浪漫。微醺小醉中,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茫然不自知时,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以酒为媒,畅谈古今,是一种浪漫情怀;斟酒深浅,举杯高低,是一种岁月情谊。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内在特征,也有饮酒者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讲究随心随性,极具情调乐趣。

  遗憾的是,观当下酒场百态,我们继承了古人饮酒的习俗,延续着古人饮酒的烟火人间,却疏漏了古人品酒的内涵深意。许多陋习屡绝不止,劝酒酗酒之风仍在盛行。酒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饮之犹如烈火烹油,让人热血沸腾。饮者轻则行为癫狂,语言乖张,重则人事不省,衣衫不整,甚至横卧街头烂醉如泥……本该是助兴的美酒,却无端背上了遭人嫌弃的骂名。

  在我看来,这是把“酒文化”与“酒桌文化”混为一谈。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朋相聚,开坛宴宾,酒杯一举,便是“酒文化”。把原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谐唯美画面,变成了比拼酒量,胡吹海喝的酒局,并冠之以“酒文化”的美名,实在是自我标榜,貌合而神离。

  纵观诸多饭局,饮酒早已失去了酒文化本身的韵味。吃的是人情事故,喝的是人脉关系。更多的是酒桌上的规则,具有强制性,且流于滥俗。当下我们提起“酒”,能想到的只剩下人情世故以及利益纠葛,任由自己感性泛滥大喝特喝,破坏了酒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最后的结局是不醉不归、“断片”失忆。没有真正享受“酒”本身,亦没有古时的浪漫感,更遑论“传统文化”!

  更有甚者,酒后失态,胡乱谩骂,行为乖张,更与“文化”二字背道而驰。畸形的陋习,玷污了“文化”这个高尚的字眼。

  当下,酒文化已渐渐演变成我国特有的人情文化和饭局文化。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在酒桌上呈现文化,让酒杯里盛满诗意和温情?对生命抱有希望和期待的我们,秉持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寻根之心的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弘扬酒文化?

  “让自己体面地走出去。”直白的语言,却在无形中画下了喝酒的基本规范和底线,如何才能“体面”?应是喝酒不过量,自我控制,不乱为限——心不乱,语不乱,形不乱,行不乱。我想,这便是最大的“体面”了!这是对畸形的“酒桌文化”的摒弃,是让“酒”回归纯粹,剔除陋习,传承精华,作为助兴怡情的点缀,而不是道德绑架的工具!

  “唯酒无量,不及乱。”这是孔子的饮酒智慧。儒家的酒神精神,不是扰人心智、勾人心魔之药,而是“克己复礼”的“礼乐”智慧之制。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西周时期,人们将酒文化熔铸于青铜器皿中,时时警醒自我,旨酒可饮,饮之有礼,饮之有度。

  “让自己体面地走出去。”这应该是现代人饮酒的底线。让我们在这条底线的约束和规范下,更好地延续与传承中国酒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酒确实是好东西 匿名 04-18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