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清明节,祝天那边的父亲快乐

作者:光华视频 阅读:380 次更新:2023-04-04 举报

清明节,祝天那边的父亲开心快乐清明节,祝天那边的父亲开心快乐

杨光华,男,苗族。一个蚩尤部落的后代,以古歌口传历史的民族,在历经千年沉淀之后,所思:民族的历史再也不能以“口口相传”,所以,应该拿起笔来“写写画画”,才不致于把所遇见的人和所经历的事忘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随着清明节日的来临,想到或看到这诗句,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又该准备着给父亲祭祀扫墓了。记得那年暑假,就在我去参加自学考试培训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父亲生前是我们那里苗寨有名的芦笙大师,我们寨子及附近苗寨谁家老人过世了,都会请父亲去吹芦笙。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又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每当周末回苗寨,宁静的夜晚,从苗寨传出或凄凉或悠扬的声声芦笙,我便想到了父亲和他的芦笙。


芦笙是苗族特有的标志性的古老笙簧乐器(由笙斗、吹管和铜制簧片构成),在苗族丧葬习俗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什么老人过世要吹芦笙,这源于苗族起源传说。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距今约五千年的历史。传说,五千年前,苗族先人们(九黎部落联盟)在首领蚩尤(苗族始祖)的带领下,在北方平原从事农耕活动,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部落生活。就因为争夺这块平地,炎帝和皇帝曾先后多次对蚩尤展开了争夺战,都被蚩尤打败了。 后来,黄帝和炎帝联手在“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打败了蚩尤,史载为“涿鹿之战”。战争打破了苗族人平静的生活,大家背井离乡,从此开启了苗族不断迁徙的历史。一次,苗族先人们向南逃到长江边,前有江水阻隔,后有追兵即至,在这紧急关头,忽然江面一阵大风吹来,送来一蓬标杆简直的竹子,苗族先人们砍了竹子扎成竹筏渡过了长江。安全南下之后,苗族人把竹子做成了芦笙,吹出委婉凄惨的芦笙曲纪念死去的亲人。所以苗族丧葬习俗中,吹芦笙就这样世代流传下来。一场完整的葬礼,需要指路师(一个)、芦笙师(多个)和双面牛皮鼓打击师(也可由芦笙师替换来击打)组成,整个过程又以芦笙为主。父亲是芦笙大师,芦笙大师就一定有芦笙的故事,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小时候就曾听到过父亲讲有关芦笙的故事,故事的名称用汉语还一时难以表述清楚,虽然只是口传的历史,但故事中人物“杂懂龙湃然”(苗语,以下简称“杂懂”)却是活灵活现。传说,杂懂小时候体弱多病,父亲不忍心让他干活,于是就叫他去拜师学艺-学吹芦笙,杂懂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就在杂懂学成归来的那一天,他的父亲成佛了(这里指“死”的意思)。由于都是单家独户的,一下子找不到人来帮忙。杂懂便把父亲的遗体头朝左脚向右静静地横放在正堂屋挨近墙边的地方,然后在堂屋正中立上一根竹子,绑在连接中柱的楼楞上。竹子绑好后,就把双面牛皮大鼓挂在竹子上。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杂懂便拿起了芦笙吹了起来。他倒立着头顶着地,不停地吹着芦笙,两只脚有节奏地敲打着大鼓。路过的人们听到芦笙和大鼓的声音,都走来看看。顿时,人们被杂懂的举动感动了,都纷纷前来帮忙。经过三天三夜,人们埋葬了杂懂的父亲,杂懂也从此无牵无挂。杂懂的孝心和诚心被一传十,十传百,传遍天下,杂懂在苗族人心目中自然就成为了有名的芦笙大师。

的确,芦笙文化在苗族起源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之诗句;据云南江川李家山考古发现,其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此证明笙簧乐器诞生之久远;再有,就是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的《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也提到:“(笙类之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由此可见,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后在不断的迁徙中,芦笙曲经历代大师的口授吹奏传承下来,大家求同存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芦笙文化,并在苗族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芦笙芦笙

吹笙吹笙




记得小时候,我们寨子里只有父亲有一把芦笙,也只有父亲一个人会吹芦笙。每到农闲时节,都会有其他苗寨的人来家里跟父亲学吹芦笙。当夕阳西下,晚风青拂,至夜深人静,仍有从夜空中传来似千年久远不变的若空旷、哀婉、忧伤的声声芦笙曲。这一晚,便是有人来跟父亲学吹芦笙了。父亲真的是与芦笙有缘,不但自己会吹,还会维修。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拿着芦笙来让父亲给他修理。拿来的芦笙,要么六音不准,要么纯粹坏了,不管何种情况,父亲都会免费给他修好。除了苗族,也曾听到当地一位汉族大爹对我父亲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他亲眼看到我过父亲年轻的时候,能在人家祭祀杀死铺在地上还沾满鲜血的牛皮上滚过去,不仅芦笙声不间断,站起来身上还不沾一点血迹。这位汉族大爹饶有风趣的打趣道:“现在的年青人哪,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喽!”是啊,我们听了也觉得自愧不如。

真的,要想把芦笙吹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苗族芦笙曲在最远古时代,就用于苗族的丧葬习俗中。丧葬调有断气调、指路调、入棺调、天亮调、早饭调、中午调、晚饭调、天黑调、半夜调、鸡叫调、散调。丧葬调有的能在家里学,有的不能在家里学。如《断气调》、《指路调》、《入棺调》就不能在家里学,只能在山上学,就像上山拜师学艺一样,学成了才能下山。丧葬调初学者基础要从绕鼓调开始,只有学好了绕鼓调才能按次序学吹其它曲调。在父亲及他父辈们的那个年代,在老人过世举行葬礼过程中,如果你想讨得一口酒喝,那么你至少要会吹一曲绕鼓芦笙调。也许在那年代,学吹芦笙者不外乎就是想成为一名芦笙大师,能混得一顿饭吃,一口酒喝。学会绕鼓芦笙曲就能学好其它调子,这就是小时候父亲告诉我的。父亲说他初到这个地方时,还没有人真正了解他。有一次,一家人办丧事,一位芦笙师用鄙视的眼光看着父亲,吹着芦笙,那曲调吹得有些蹊跷,他以为父亲听不出他在吹什么乱七八糟的调子。那调子明明吹的是“你吃土喝尿,我吃肉喝酒。”这分明就是在欺负人,父亲实在听不过去,就抢过他手中的芦笙吹了起来。顿时,一屋子的人都惊呆了。他们还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把芦笙曲吹得那么细腻,每一个发音孔敲打的频率都很高,父亲从此赢得了人们的信服,成为了大家公认的芦笙大师。父亲告诉我:“做人和吹芦笙是一样的道理。做任何事,你别以为自己会一点就敢糊弄他人,其实只是最愚蠢的想法和做法。做人要堂堂正正,有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且学有所得。”那时,年幼的我听了父亲的话,似懂非懂,也懒得去想,但我从心底里还是十分的佩服和敬重我的父亲。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也跟父亲学吹芦笙。父亲先是做示范,让我们认真的听着,父亲吹了一小段,又把芦笙递给我们,让我们试着吹。一个晚上,我自认为吹得差不多了,便问父亲吹得像不像,父亲摇摇头说差得很远。我真真切切的记得父亲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学芦笙是要有信心和耐心的,再说了苗家吹芦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看你还小,即便学成了暂时也还当不了芦笙大师。依我看学芦笙的事就暂缓一缓,以后有的是时间,我看你最好还是好好念书去吧。”我真的听了父亲的话,一心想着读书去了。别人读书都说是要走出大山。是的,我小时候就是在舅舅家长大的,那里除了中间有一条河,两面都是山。但父亲所在的地方是个坝子,我不知道走出坝子又会是什么样,但我坚信通过读书学习,将来做事至少不用像父辈那样辛苦。冲着父亲这句话,我再也没有学芦笙,而为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梦”努力读书去了。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其实,父亲在我读初三时,就得了中风瘫痪了。我周末回家有空时,除了照顾父亲,偶尔也把父亲那把挂在墙上好久没有人吹的芦笙拿来吹一吹。父亲知道我从舅舅家回来就是要去读书的,所以打心眼里就没打算教我吹芦笙。虽然我至今都没有学会丧葬调子,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苗族打跳芦笙娱乐曲。也许就是因为父亲的这把芦笙,我认识了我的妻子,一年后,我们结婚了。在我不在家日子里,妻子也常把父亲换下衣服拿去洗刷。为减轻大家的压力放松心情,逢年过节,我都会拿着父亲的芦笙到场上吹奏,约着我们村子的男女老少跳起苗家传统的芦笙舞。

回想代课的那些年月,每个假期都要去参加中师自考,很少有有时间陪父亲聊聊。记得,那年那个暑假,我到县里参加中师自学考试培训去了。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培训剩下的最后一天,我们几个同事去逛百货大楼。那时的县城还没有商场和超市,整座城只有一条“十字”型大街,百货大楼就在“十字”大街的西边。那时的百货大楼也很简约,没有电梯,顺着楼梯就可以到达二楼了。那天,我们准备从二楼下来时,正好在楼梯口遇上了老家到县城来看病的一个汉族姑妈及陪同她的家人,她们告诉我说我的父亲去世了,丧事都已办完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感到吃惊或是暂时的难过。因为父亲已瘫痪多年,对他来说去世就是一种解脱,可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巧,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心里始终还是感到有些愧疚。


苗族的丧葬习俗具有原始的宗教性质,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只有“阴阳”两界,即“阴间”与“阳间”。认为阳间人只要寿辰到了,都要到阴间去向祖先报到。相信人虽死灵魂依然存在,通过举行葬礼,才能让逝去的灵魂找到祖先、回归故里。葬礼开始,就要准备一只公鸡做“指路鸡”。传说中,只有公鸡才能做到阴阳沟通。指路师拿着公鸡对着逝者喊道:“某某啊(指路师喊着逝者的名字),九人说您死了,你真的死了吗?这回十人都说您死了,您真的死了啊。现在我们要把您的灵魂送回祖先故地,您要跟着公鸡走,前路困难重重,您要认真听,莫听错音走错路。”敲了逝者的警钟后,又对逝者进行一番评价,主要是歌功颂德。如此人生于何地,来到哪里,死于何时,魂归何处,一生有什么贡献等等。评价过后,指路师都要邀请上至千古始祖下至过世不久的亲人灵魂都来此听鼓听芦笙,一番盛请之后,指路师才正式给逝者唱起指路词(也叫指路经)。指路词曰:“天晴你躲鸡翅膀,下雨你躲鸡尾巴,公鸡叫着向前走,您听公鸡叫声把路走,公鸡叫着莫要停,您跟公鸡声把路行。”逝者灵魂跟着公鸡走向祖先灵魂所居之地时,指路师继续引导:“这边是金山,那边是银山,两边跨不过,金子银子带不走,您看到公鸡拍翅膀快朝中间走过来。来到一个大坝子,坝子花开您莫留,那是害人的陷阱;人家栽花开您莫摘,那是毒人的野山花。天黑您休息,鸡叫您起身。您听着,您的公鸡叫一声,那边鸡叫一声。您的公鸡叫三声,那边公鸡叫九声,那才是您祖先的叫魂鸡。要记住一路上,笑话您的是恶人,哭诉着脸的是小鬼,向您招手的才是您的亲人。”这样,人的灵魂就在公鸡的保护下渡过重重难关,最终到达祖先居住的地方。指路师的唱腔整个过程都是凄婉、哀伤的,听者不禁黯然泪下。指路师唱完了指路词,剩余的后续工作基本就交给芦笙师和鼓手来完成了。不管谁家老人去世,葬礼都要有这个过程。父亲去世,我没能尽孝道。后来听妻子说起,父亲去世那天,一切准备就绪后,那只用来做指路鸡的公鸡就不见了。不知是谁把它放了,还是公鸡自己挣脱了绳索跑了。大家都去找,翻遍了房前屋后、左邻右舍,还是没找到那只公鸡。指路鸡必须是自己家的,怎么办呢?父亲的葬礼还没开始便陷入了僵局。这时,不知是谁出了个馊主意,说就用那只正在抱蛋的母鸡做指路鸡。事情过后,人们都议论纷纷,好像都等着看笑话。为这事,家人们却有一段时间过着愁眉苦眼的日子。我一生下来,好像注定就是个“读书人”,常年在外,不懂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我相信的家人不信,家人相信的我不信。那时,家人都把我排除在外,从没对我提起过这事。好在有一位远方家门亲戚来到家里作了一番解释,他说有些事做了不一定就是坏事,关于父亲葬礼上用的指路鸡,甭管它用的是公鸡还是母鸡,也许我父亲就喜欢用这只母鸡做指路鸡呢,只要人说好鬼就说好,也甭管别人怎么说,根本就没有必要有多余的想法和猜疑。就这样,家人多年的心结打开了。我想当年父亲用了那只母鸡做指路鸡,他在通往祖先们居住的地方时,那些灵魂们见到一代芦笙大师的到来,肯定欣喜若狂。父亲也肯定是把指路鸡当作是西去的仙鹤,骑在上面威风凛凛,一路绿灯毫无阻拦,就像他吹的芦笙曲那样,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酣畅淋漓……

苗族芦笙除了用于丧葬,也更多用于娱乐。因娱乐调则相对宽松活跃,也可即兴创作,不像丧葬调那么结构严谨一板一拍。娱乐调远在唐朝时期,苗族优秀的芦笙吹奏家,就曾在进京朝贡时,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还得到了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其次,明代倪辂《南诏野史》中也记载着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再次,清代文人陆次云《峒溪纤志》写到:“(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这些记载说明了芦笙又是苗族人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人类文明进步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与习俗,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如今,苗族人民在强大祖国的怀抱中,在党的阳光普照天下,早已结束了千年奔徙的历史,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其文化已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如果你到了苗寨,你说你是苗族,便会有人问你:“你会吹芦笙吗?”是啊,天下苗族是一家,有苗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芦笙,有芦笙就有苗族歌舞。其实,芦笙才是解密苗族历史的一把钥匙,哪怕经历多少沧桑巨变,芦笙永远是苗族人民世代不灭的魂。在家乡保山昌宁耉街那地方,每年大年初一到初三,苗族人民都会穿上华丽的盛装集中在广场上,吹笙踏日,载歌载舞,吸引着四方文人墨客寻觅而至……


打跳打跳

跳笙跳笙


回想自己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再与父亲一起学习吹芦笙,没能赶上父亲的葬礼,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为他老人家吹上一调芦笙曲。我们兄弟姐妹那么多,也许父亲就是要把他更多的父爱和最美的印象都留给我!母亲脾气暴躁、倔强,一生与父亲总走不到一块,可以说父亲的前半生多与芦笙相伴。一代芦笙大师的离去,并没有让我把所有的一切忘却。父亲一生忠厚老实,是父亲的言行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简单的道理;是父亲的芦笙让我了解了我们民族千年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二十多年过来,每每听到那声声的芦笙,我便想起了父亲和他的芦笙:过去,苗寨村村芦笙传古歌;而今,苗岭山山芦笙谱新曲!


过去(指解放前),由于苗族人民居无定所,迁徙无常,我们已不知老祖尸骨是否善存埋葬何处。 父亲去世之后,每到清明节自家兄弟姐妹们都会走拢来为父亲祭祀扫墓。大家也曾计划着要给父亲重新立碑修墓,碑文不讲说是要为父亲歌功颂德,但起码得让他知道他的后人又增添了几口人丁。但计划又哪有变化大,为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环保美化,我们迎来了殡葬改革,节约用地,丧葬俭办。也许世事本来就只可预料而难以意料。所以,为父亲修缮坟墓的事便搁置下来。只有待到今年的清明节,在父亲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诚敬的磕个头,然后在天的这边默默对天那边的父亲慢慢叙述其中的缘由。父亲啊,相信您老人家听了之后,不但不会埋怨您的孩儿们,而且会高兴的说:“我不要什么大墓,我为人一世虽尽,但当我每年清明节看到这么多的儿孙为我下跪送我鲜花,我就很知足了。今后为我选一块哪怕只能写下‘一代芦笙大师之墓’的小小墓碑就行了。”

父亲墓父亲墓:男砌九旬石头,女砌七旬。


今年清明节又快到了,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周末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苗寨声声芦笙,就想多与父亲聊聊,可千言万语又怎能诉尽我们父子情深。父亲啊,今夜无眠又与你话别,回忆满满的父爱,一切已成往事,我们来日方长,祝您晚安,也祝每年的清明节,在天那边的您过得开心快乐!


吹笙吹笙
图标

上一篇: 雨天随吟

下一篇: 路口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