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头条文摘   

余阿记:《活着》,何以触动至深?

编辑:admin 阅读:440 次更新:2023-02-12 举报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如果要问有哪些书读完后能让自己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作家余华的《活着》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在我看来,若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必须要反复阅读感受和体会才可以,因此只读一遍肯定不够。活着,看似简单,但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有太多的定义和理解。而为了能够活着,太多的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背景,或迷茫,或失意,或欣喜,或辛苦,或平凡,或耀眼,每天都游离,穿梭和周旋于这个多彩却复杂,充满各种确定和不确定的现实世界。

读完《活着》,你我不禁会带着巨大的叹息问道:人世间真的有这么多的悲惨吗?生活真的有这么多的意外吗?接二连三的的死亡为什么会出现在主人公福贵这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中?真的是因为年轻时的恣意放纵,年老时得到的因果报应吗?虽然,福贵是这个家庭中唯一最后还活着的人,却要遭受一个个至亲至爱的人离去的打击。而这种种的离去又太意外,太悲惨,以至于来不及有任何的心理准备,难以想象,更难以接受。年幼的外孙苦根,年少上初中的儿子有庆,因病失聪的女儿凤霞,疾病缠身的苦命贤妻家珍,为人忠厚干活踏实的女婿二喜,都在一场场意外中死亡。更悲惨的是,好几次的意外都是在前一个亲人离去的悲痛中恢复不久之后。这样的情节,这样的结局,着实催人泪下,不仅折磨着一把年纪的主人公福贵,同样也折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而这一切,似乎真就应了如今那句“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活着》之所以深深触动我,也是因为年少时的我,同样目睹过真正的死亡,那是与我几乎同龄的一位花季妙龄女孩。刚读高中时,在我们县城医院的旁边,母亲曾开了一家小商店。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母亲的商店里,我看见一位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上身只穿着背心,满脸悲伤,背着一个约有十四五岁的女孩从医院走了出来。女孩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双眼紧闭,口张得很大,两只胳膊松垮地掉着,身体几乎是粘在中年男人的背上。很明显,那已经是死亡的状态。周围三三两两的路人遇到后都急忙躲开。而背她的人,之后听人说就是他的父亲。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在这么美好的年华里离开,宁愿她只是睡着了。中年男人把女孩平放在医院门口的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用一块准备好的大红绸布盖在女孩的尸体上,算是留给女儿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点尊严。最终,他的神情似乎变得有些麻木,有点吃力地踏着三轮车离开了,消失在炎炎的烈日下。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即使过了几十年,仍在我的记忆中时不时浮现。有时候我在想,那个女孩会不会就是《活着》里面的凤霞,她们要是都能够像其他很多女孩一样幸福快乐地活着该多好!可是命运偏偏就不给她们这样选择的机会。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朴素的语言最接地气,最靠近每一个人的心扉,所以才能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这也是《活着》能够引发我们共鸣的地方。比如“地里的泥是最养人的,不光是长庄稼,还能治病”“人一挨饿就什么缺德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人啊,活着的时候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安慰自己”“想想做一头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地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家珍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有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等等。这些几乎简单明了的大白话,却最能阐释人世间许多深奥的道理。

因为看到过太多的死亡,才懂得生命的宝贵,明白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活着》这本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活着,是最低端的生命诉求,是最简单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也是最真切的内心渴望。正如作者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活着。尽管有的时候,为了活着,我们不得不学会苟且,甚至要承受比死亡更多的恐惧和胆战心惊,但毕竟,活着,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能有更多美好的期待和渴望。

仔细想想,或许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于平淡中努力好好活着。而同时,这世上真的还有很多让我们挂念的人和事,因而更应该如此。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