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苏轼词赏析之十二: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

作者:岩青草 阅读:1080 次更新:2022-12-13 举报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底,东坡调离密州,任徐州太守直到神宗元年(1079)年三月调任湖州。在徐州两年多的时间里,东坡历经磨难。

       就任的第二年,即熙宁十年(1077)年的821日,黄河决口,水困徐州,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东坡挺身而出,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豪言,积极组织军民筑堤抢险,他本人亲荷畚锸[běn chā],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天公肆意发难,次年(1078)的春天“水未落而旱已成”, “冬无雪而春不雨”徐州又遭遇特大旱灾,东坡亲去城东石潭为民祈雨,天神感应,终得甘霖。春末初夏,苏轼欣然再赴石潭谢雨,途中写下了这五首浣溪沙。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树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于桑麻姑。

第一篇词,紧扣“谢雨”的主题。潭深水暖,游鱼活跃,沿溪绿暗,树可藏乌,这生机勃勃的景色与作者在《徐州祈雨青词》中描述的“烟尘蓬勃,草木焦枯”,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选用孩童与老人的喜笑颜开来表达群众的欢乐“黄童白叟聚睢盱”(睢盱(sui xu)喜悦的样子),潜台词是雨水带来了丰收在望,农人们正在田间忙碌劳作。下篇,作者以温顺、善良的麋鹿和活泼、机灵的猿猱,来衬托、渲染谢雨的欢乐气氛,并以此赞赏村民的淳朴民风。结句,作者调动想象,将谢雨的欢乐演绎到养蚕理麻在家忙碌的村姑农妇,使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整个村落,感动到读者。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第二篇,东坡先生十分享受被群众爱戴的感觉,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欣然写到:“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在这第二首浣溪沙里,他又高兴地写到:“旋抹红妆看使君”,听到“使君”将亲来谢雨,村姑们急忙梳妆打扮起来,她们“三三两两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写足了乡下姑娘好奇、高兴、即急于一睹使君真颜,又满怀羞涩的神情动态,真切生动,溢满欢乐,读来如睹,让人忍俊不禁,身受感染。词的下篇,三句话,三个场景,第一,“老幼扶携收麦社”村民们的扶老携幼踊跃参加麦收时节的祭神活动;第二“乌鸢翔舞赛神村”乌鸢盘旋低飞为丰盛的祭品所吸引,第三,“道逢醉叟卧黄昏”“黄昏”点明祭祀活动的时间长度,“醉叟”,欢乐的程度,尽醉而返,在一场大的热闹之后以一个静态的景象结尾,留下丰富想象,宕出绵绵余味。

这篇词,作者选用了四个典型场面,上篇以村姑去涵盖整个初见使君好奇又羞涩的村民,作者不惜笔墨从村姑们听到使君将至的消息,匆忙梳妆,到三三两两倚立在自家门前等候,到相互拥挤着跟随迎接使君的队伍前行,从正面着笔,细细道来,用语活泼、明快而直接,可以想见东坡当时的快乐与满足。下篇高度提炼,以三个典型去涵盖整个庆贺、祭祀的过程,描述简捷,生动、传神。

其三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这一篇,词人要进村了,他看到了层层叠叠铺在地上的麻叶;闻到了煮茧的香气;听到了缫丝的妇女们一边干活一边发出的笑语声。这令东坡身心大快,他用“苘叶光”描写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麻叶;用“一村香”来形容煮茧的香气是那么浓郁,洋溢、弥漫在整个村庄;他欣慰地用娇声软语的莎鸡(纺织娘)鸣声来比喻缫丝妇女愉悦的笑声。这一切是那么的赏心悦目,生动活泼,这是求雨的结果,是甘霖普降带来了村庄的生机勃勃,暗含谢雨的主题。第三篇浣溪沙是这五首词中重要的一首,有学者认为,在谢雨归来的途中,作者是在村中借宿了一晚的,词的下篇,既是作者在主人家的所见所闻。 “垂白杖藜抬醉眼”,白发、藜杖,是主人的形象,“抬醉眼”应联系“捋青捣麨软饥肠”来理解。“捋青”写麦子尚未成熟;“捣麨”连同麸皮一起捣碎炒熟;这两个词是写青黄不接之时,为了接待使君,主人不惜将未成熟的青麦捋下来做成饮食款待客人。“软饥肠”,词人曾有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尽管饭食十分简陋,但还有旧年陈酒,主客对酌才有了主人的“抬醉眼”,以及第四篇词中东坡的“酒困”。而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正是主客之间在饭桌上对话。这段描写正深层反映出东坡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关系。尽管如此,词的下篇还是带着淡淡的哀伤,农民生活的贫瘠穷苦打动着使君的心,“问言豆叶几时黄”,是与农民的对话,也是东坡因焦虑而有的自问,亦是向天发问。与初进村时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

其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第四篇,词的开篇,作者写了三种声音,枣花落在头巾、衣服上的簌簌声;吱吱呀呀缫车抽丝剥茧的声音;还有柳树下衣着粗劣的农人卖黄瓜的吆喝声,三种各有深意的声音。清朝的郑板桥曾有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风吹翠竹的窸窣之音与枣花落在词人衣巾上的簌簌声都是轻微的,轻微之声而清晰入耳,要表现的是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敏感。至于吱吱呀呀的缫车声,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六引宋曾慥《高斋诗话》,评赞“村南村北缫车声”与宋诗僧参寥的“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秦观的“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大同小异,皆为奇句。这三句诗都是以听觉上的声音形象来表现视线无法望及的景观、物象,听到的声音是一种真实,而声音背后的场景却带有一种想象的张力,带给读者以一种文学感染力。东坡的这句“村南村北缫车声”,就是通过村前村前后传来的吱吱呀呀的声音,写出了蚕茧丰收,人们忙忙碌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上篇的最后一句“牛衣古柳卖黄瓜。”曾被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春晓亭子》评为:非坡仙无此胸次。“胸次”者,胸怀也,非东坡胸襟的开朗辽阔,非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爱民情怀,方能够直面人间疾苦;非高超的文学技艺,方能够将古柳、牛衣、黄瓜这最普通、简陋的物件写入词中,与枣花、缫车构成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的初夏村居图,并带出谢雨的主题。

词的下篇,作者笔锋陡转,以酒困、路长、欲睡、日高、人渴、思茶几个细节写谢雨路途的遥远与辛苦。妙在最后一句“敲门试问野人家”初夏的艳阳、长途行走的劳累,词人倦了,思茶欲睡,“野人家”与上篇“牛衣古柳卖黄瓜”相接,是说他们正行走在马路上,而不是在村庄里,遇到的是路边人家。“敲门”、“试问”,两个动作写出了词作者谦恭朴实、平易近人的风格,表现出徐州太守与农民之间亲近、融洽的关系,用了这两个词,词人得到茶水了吗?不写也已明了。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原是此中人。

这一篇以景起笔,继续写谢雨途中见闻与感想。虽然已是初夏,但因雨水新降,草绿茸茸,平莎(香附子)茂盛,驭马轻行,乡村的道路了无尘埃,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满目生机勃勃,词人触景生情,不由得生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想。“耦耕”,古代专指两人并肩而耕。这里东坡用了《论语》中“长沮桀溺”的典故,长沮、桀溺古时隐士,并耕陇中,孔子使子路问其渡口何在,得到长沮的冷讽与桀溺“与其避人,不如避世,反得安乐。”的回答。东坡用此典是说要像长沮桀溺那样,脱离官场,归耕田园的愿望,这个典故,东坡还在其他诗词作品中多次引用。

  词的下篇,开笔一个写景的对子更为巧妙,“日暖桑麻光似泼”是说,雨后新晴,桑麻叶雨迹未干,鲜亮润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亮连片,如同泼水时看到的闪光一样。“风来蒿艾气如薰”,蒿艾之香本在干燥点燃之时,可是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清风送来生长中蒿艾的香气,竟像薰香般浓郁,农村最普遍的景物,在词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美妙神奇,深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向往,因此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就来的自然而不觉突兀。这句结语既是说,归耕田园本来就是我的理想,反过来也可以说我的理想就是这美丽、清新的田园。

  这篇词上下开篇写景的四句话,平淡清和却奇景迭出,美妙如画,足见作者功力非凡。在写景中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融入其中,读来诚挚、亲切。

  这五篇《浣溪沙》集中表现了苏轼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官吏,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同甘共苦,鱼水相融、心心相印的关系,当他创作这五篇浣溪沙时,也许并没有想要刻意去表现这种关系,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去直接加以描述。读来语言朴实、格调清新、词风清丽自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对于词的创作,一般都认为要清空,忌质实,但这五篇《浣溪沙》却是句句写实,却收到了感染、打动人心的文学效果。


上一篇: 生命与价值(56)

下一篇: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