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头条文摘   

李晓妮:瑶山探访记

编辑:admin 阅读:597 次更新:2022-11-10 举报

  黔南荔波有个瑶山拉片村寨,在这里,从喝瑶族少女递给的第一碗土酒开始,就走进瑶人的世界里。

  我去的荔波瑶山,这一带的瑶族人数并不多,有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三个支系合起来还不到六千人,其中白裤瑶是荔波瑶族的主体,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人的生存本身是一种哲学。瑶族崇拜大自然,在瑶人看来,石头是要崇拜的,树木是需崇拜的,鼓也是需要宗拜的。人的信仰来自生命中的皈依感,活着的时候与信仰的“物“相依相存,亡了,就会自然归返。返回一棵树,返回一面铜鼓,返回一块平凡的石头。

  走进瑶山,弯弯曲曲的盘山道,像是娃娃抱着母亲。山巅流动着白色云彩,有的时候,像是树木长在云彩里。在山间行驶,树枝和树叶会亲吻车窗玻璃一口,心中便升腾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大山之间的平地很少,但瑶人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稻谷和苞谷,粮食另一种生命的图腾。

  在瑶山,人和大自然非常顺畅地“天人合一”,不像其他一些地方,经过号召和提倡,人与大自然之间也不一定和谐;瑶人崇拜大自然,对大山、树木怀有深深的崇拜感,视山林为神圣之地,正因为有了他们对山林的崇拜,才有了眼前茂密俊美的山林。

  我驻足在懂蒙村,村寨三面环山,四周皆树,山民住的木屋前也尽是树。导游小谢就是本寨人,他家门口前有一棵柚子树,树上结满了黄色的柚子。树,有高的,有低的,把陡立的山崖染成挂毯;木房,有高的,有低的,接着浓浓的地气。令人感叹山有灵,树有灵,才会呵护迁徙到瑶山一带的瑶人。

  在懂瑶村,我有一个发现,发现这里的山民敢于把房屋建于陡崖下,並不担心会发生泥石流和山崩。美在于发现,善也在于发现,在瑶山驻足采风的日子,每天都能发现很多的善。善,就存在于瑶人的时间里,也存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他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山的赐予,他们的服饰、歌舞、婚礼习俗、祭祀,都流露出深厚的感恩情结。

  “当我拥有了一碗饭的时候,我拥有了活着;当我拥有一座山的时候,我才能拥有生命”——这是带我进瑶山的白裤部瑶族青年小谢说给我的。小谢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淡然,却无意中吟诵了一首动人的诗歌。

  小谢告诉我,这里的瑶人采伐树木时总要注意蓄好小树,绝不允许给山坡“剃光头”。他们还要把山上最高大、结籽最多的“母树”保留下来,因为结籽多的母树,能够保征山坡树木繁茂不绝。瑶族人竟然如此崇拜树木,确实令我心头一惊,在世界上很多人肆意砍伐树木的时候,瑶山的瑶人能这样善待村木,确实令人感动。

  信仰是生命中的盐,人类文明与生俱来都受到信仰的滋养,没有信仰,就会走向反面。瑶族人相信有树木佑护他们,这里的山石在树木组成生命完整的整体生态,除非地地球湮灭,它们同根同生,相互缠抱,世代不息。

  瑶人相信万物有灵,灵与魂分不开,树有树魂,鼓有鼓魂,凡村寨举行重大活动或者过节,一定会先举行祭鼓仪式,而后才可以敲鼓。至于人,更是有魂灵的,“祭鬼”是瑶人重要的祭祀活动,他们对逝者举行葬礼,甚至比婚礼还要隆重和庄严,认为不仅是对逝者的敬重,更是对生者的顾盼,决不会“人死如灯灭,灭了就完了”。

  相信万物有灵,人就对人有了一份尊重,这是怎样的一种善良柔情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从广西一带迁徙到荔波瑶山一带瑶族先祖的艰辛和悲壮,我好似看到了瑶王看用颤抖着手,高举铜鼓,告诫族人一定爱惜山林,这是一座灵山,是族人生命之根啊!

  有了信仰,人就有了信任感,因为信任,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更多的牵挂和温情,比如说竹楼是用竹子搭建的,但框架是钢铁,竹子只是配角。竹子却是泥土里长大的,虽没钢铁,却有刚直的身材,也会有枝杈,细细微微,还有竹叶像是竹子的小手手,离你老运就会向你打招呼。

  我和瑶山的树木、石头、木屋不停地打招呼,走遍了瑶山,感受瑶山向我讲述她的履历和人生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仅仅是思想的容器,以瑶山为水,冲洗掉我心中不洁的东西,使自己成为一个接近纯洁的人。

  瑶山的白裤瑶的祖先行不定居,逐山而居,哪里有野生动物,那里就有白裤瑶。男子穿白裤,女子穿长裙,上衣是前后两片布,所以有人其为“两片瑶”。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只是穿两片上衣,里面並无内衣,更无乳罩之类,尤其盛夏,可影影绰绰瞄见光洁的乳房,不管外界人如何想入非非,瑶族女子却自然得很,该说笑则说笑,该种田则种田,该洗衣则洗衣,她们把洗好的带有蓝条和绣边裙摆的裙子,搭在短树上晾干,在树叶们衬托下,像一朵朵盛开的洁白花朵。

  在瑶山懂蒙村,我看到这里房屋大都建在山坡上,从山脚盖到半山坡,房屋有飞檐,你如站在一座房屋前,不由想到自己是一只鸟,可以飞到天空的深处。荔波瑶人依山而居,不像汉民族要考虑房子的走向和“风水”,有山林在,就有他们的天然“风水”。瑶人相信生命的永恒,这反映在他们建造的粮囤,粮食是活着的根基,瑶人就在自己居住的木屋旁,建造类似凉亭一般的存储粮食的圆形粮囤,丰年储粮,歉年不慌。瑶人是有运见的,祖先刚来到这快地方的时候,正是为了躲避战乱,自生自足,奋斗不息,从明代一直繁衍到现在……

  我感到,在一些人认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原始落后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愚昧误区。荔波瑶山的瑶人认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来自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他们才是真正懂得人与自然关系的人。

  万物确实有灵,许多事实证明,人类如果一味贪婪下去,不去尊重大自然,到头来被惩罚的只能是人类自己。荔波瑶山的瑶人对大自然敬畏的生存态度,不仅仅维系了自己的生存,也对人类文明贡献了一份来日方长的哲学思维。

  导游小刘告诉我,荔波的瑶族是从广西迁来的,那里的瑶民实行“石碑制”,即是把保障生产和生活的若干条文,刻在石碑上,形成瑶人的法律。瑶族有许多支系,有了“石碑制”,就可以有效维护多元一体的局面。“石碑头人”是指负行政责任的头目,头目断案具有原始民主特点。石碑还有“石碑调令”,“自从盘古开天地,伏羲姊妹造人烟。先有瑶,后有朝,平阳朝廷立官府,管得百姓和田庄,我们瑶山立石碑,管得瑶家百姓人……”

  “石碑制”就成了瑶族人的文化遗产。

  这天晚上,我就住瑶山,我的耳朵穿过寂静的山林,捕捉着山里的一切神奇的声音,声音纯美,天地无恙。

上一篇: 袁银波

下一篇: 凡富堂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