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头条文摘   

刘学高:【​南国小城厦门】

编辑:admin 阅读:557 次更新:2022-10-13 举报

厦门,一座与海一起呼吸的南国小城,徐徐的海风,带着一丝咸咸的、淡淡的海腥味,像儿时被海摇醒的记忆,清晰而又模糊。

也许青岛是故乡的缘故吧,只觉得厦门从布局上、建筑风格上诸多地方虽似曾相识,但又觉得比青岛少了点什么。是乡愁?是故土的眷恋?还是少时向海而生的梦?抑或是那些会失去的、说不清的东西?我在问自己,也许应该问大海吧!

早在三、四千年前,厦门就有人类居住在岛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是源于唐代,至今已有1380多年了。唐天宝年间,汉族人薛姓和陈姓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州移民入岛。厦门的行政建制始于宋代,属泉州府同安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在岛上建筑城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卫所,名“厦门”,意寓“国家大厦之门”。19世纪后期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并且是中国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

如今,600多年前的厦门所城,仅剩下120余米的城墙,被冷落在厦门中山公园附近的一处鲜有人知的地方。踏着杂草丛生的崎岖道路,寻至古所城遗迹处,荒芜的古所城还残存了些许历史遗迹: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所题的“瞻云”、“曼倩偷”两处石刻历历在目。“瞻云”,大概为:此一处可高瞻远瞩,瞻望风云变幻;“曼倩偷”,就有点意思了。“曼倩”是东方朔的字,“偷”,大概说的是《列仙传》中《东方朔偷桃》的那篇神话典故。只是这方石刻的用意令我难以猜测。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56岁的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题写的“山环水活”石刻爬满了藤枝,“山环”,指的是古所城:东有玉屏山、北有万石山、西有狐尾山;而“水活”,却见:南有大海,惊涛骇浪。

古所城最高处有掩体设施尚存,古城墙下,有一座四柱碑亭,亭柱有联曰“溯曩昔闽海雄风留旧垒;看今朝鹭江丽日煦新城。”碑亭中有1994年11月20日《重修厦门城墙碑记》。

不远处还有一通,一九六一年一月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二年三月重新公布的《厦门城遗址》石碑。

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曾厝垵,原本是一个临海的小小渔村。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村民们“男渔女耕”,男人出海打鱼,女人留在家里耕田抚育儿女,日子过得自由而惬意。

明初,厦门城建起后,这里变成了军事要冲,于是,有了“曾家沃”、“曾家湾”之称,方言“沃”指泊船海湾,“湾”指舟楫出入的港口。从此,小村不再宁静。海澄开往海外的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清代更是设水师驻守于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的“海军航空处”和飞机场也在这里。

走在曾厝垵,当年华侨建造的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随处可见。如今,闽南华侨从这里渐渐淡出了,华侨遗留下来的痕迹,仿佛还在提醒着你,华侨经济曾对这个小小的渔村产生过的影响。

“拥湖宫”不大,却已有800多年历史了。时至今日这个小小的渔村,仍保存着原始的美好。

据《拥湖宫碑记》记载:“宫原建自元代,系曾家始祖光绰因兵乱,率亲族由江苏常熟县到此避难而定居,初名‘曾处安’”。

“五街十八巷”的曾厝垵的阡陌小巷,像个迷宫。自持曾在诸葛八卦村出入自如,却不知这“五街十八巷”绝非“九宫八卦”。信马由缰的游玩了一会儿,突然想起:用宗教信仰定位。小小的渔村里包容了如此之多的风俗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


曾厝垵最感动人的宗教遗迹是海边的“圣妈宫”。圣妈宫里供奉的“神明”,看上去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渔家姑娘。当地人告诉我:圣妈的信仰来自海滩的“漂客之茔”。早先,只有个牌位,神像是后来雕塑的。

圣妈宫旁侧的墓碑上有“漂客合茔”四个字,早先为义冢,收葬海上的无名尸骸,即“漂客”。据说,曾有溺亡的少女尸身漂流至近岸礁石丛中,早上出海讨鱼的渔民看见了她,就将她拉了回来安葬,埋葬的地方恰是风水“真穴”。久之,少女尸骸吸收了真穴的灵气,便有了神力,一日,少女托梦村中耆老,自报家门、姓氏、生辰八字,声言,欲保乡人,乡人感念,故建宫祀奉,香火由此而兴。

梵音袅袅,烟雾缭绕,曾厝垵仿佛是一尊多教合一的佛。淡淡地茶香从红砖古厝里飘出了田园风情;南洋风格的“番仔楼”华侨遗风里萦绕着渔村的风韵;石厝前两“落”的“马鞍脊”或“燕尾脊”后的一“落”却是南洋风格的“番仔楼”。南国的渔村和泊来的西方文化碰撞、交织,现代和古朴的新老元素磨合、融合,一个不一样的曾厝垵,让你迷醉,让你流连。

入夜时分,原生态的清代民居改造之后的家庭客栈,幽雅寂静,院子很大,景观错落有致,假山后却有真山,真乃山外有山,楼外有楼。

温馨复古的阁楼,细腻精致的木雕,房间很大,布置独特,轻轻地躺下,枕着百年的历史,入耳的古老故事回响,风声伴以水起,轻吟和以门轴,闽南古厝,如梦。

中国的炮台建设兴起于明王朝,主要是防范和打击倭寇。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为了筑就固若金汤、水陆相依的海防体系,清政府在明王朝南起广东崖海,北至山东蓬莱,60多处卫城和所城,组成了一道与北疆长城相呼应的东南沿海防线的基础上,从南到北依次形成了以广东虎门为中心,以福建厦门为中心,以浙江定海为中心,以江苏吴淞为中心,以山东登州为中心,以直隶天津为中心,以大连旅顺为中心的炮台群。

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的胡里山炮台,就设在厦门岛东南海岬的突出部。炮台用花岗岩石条建成,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刚柔相济,坚固异常。东炮台现存一门被称为“炮王”的克虏伯大炮,有效射程19760米,是“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

胡里山炮台原有东、西两座海岸炮,1957年,克虏伯西炮以每斤8分钱的价格,被拆作原料。如今的西炮台,只有明朝闽南的一代名宦,少鹤仙人丁一中,于隆庆六年(1572年)秋九月初六到此手书的:“渡海寻山意若何,登山观海兴尤多。振衣独立秋无际,万里沧溟静不波。”的七绝,刻在西侧的一块巨石上。

胡里山正南海面开阔,波涛涌涌,海波粼粼。炮台依山傍海,视野宽广,极目远望,大金门、小金门岛以其所属大担、二担诸岛隔海相望。

当年,炮击金门、妈祖,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指的是自1958年开始,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单日打炮的历史延续20年之久。但这场炮战实际是大陆与台湾之间保持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打破了美国推行的“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图谋。毛主席决策和指挥的炮击金门、妈祖,如同一道历史分水岭,极大改变了东南沿海敌扰我防的局势,更迫使美国放弃了军事上掌控台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时,福建前线部队奉国防部长徐向前命令,自该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被美国记者爱德拉·斯诺称之为“窑洞里的预言家”的毛泽东在炮击金门、妈祖的战略决策中,从最初的“要把金门、妈祖搞回来”,到后来的“金门、妈祖还是留给蒋委员长比较好”,这一前瞻思维始于对当时情况的全面分析研判。毛主席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及中美,美蒋关系和敌我实力对比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作出了“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问题的全部、彻底解决,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一种持久的斗争,我们必须有长久的打算”的战略判断。

演武厅遗址——当年郑成功操练军队的地方——山海之间的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主席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1929年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日本帝国主义倾销的双重袭击下,陈嘉庚的企业连年大亏,濒临破产。他以各种方法筹集办学经费,苦苦支撑,直至变卖橡胶园。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坚定,决绝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后来,他把自己的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最后,终因无力支撑,于1937年春,将厦大无条件献给当时的国民政府,改私立为国立。自1921年到1937年,陈嘉庚倾尽所有、毁家办学,独立维持了厦大16年之久。时至今日,厦门大学依旧贯彻着陈嘉庚提出的办学理念,朝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而努力。

厦大共有三个国内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漫步在厦大本部,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竞相开放,假山湖泊相映成趣,一边是南普陀寺,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炮台。

在五老峰下,沐浴着南国的海风,背靠着千年古刹南普陀寺,门前便是浪花朵朵的白城沙滩,大海,似乎是厦大校园一望无际的边界,厦大,却是流浪行者的远方,厦大,更是莘莘学子的故乡,漫步在厦大校园,我多么希望,如果能将光阴扭转,将流浪的脚步停下,成为厦大的一名学子。

出厦门大学后,便见,五座横插天地的山峰,凌空而立,远远望去,宛如五位阅尽人间沧桑的老者,在翘首遥望着苍茫大海,因此,五峰得名为“五老培(五老凌霄)”。钟灵毓秀的岭南佛教圣地南普陀寺,就在鹭岛名山五老峰麓,紧靠“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

南普陀寺山门前有一放生池,池前宽阔的草地,曾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练兵场。山门上悬挂着三个鎏金大字“南普陀”,为清朝吴铁山所书。

走进南普陀寺时感觉游人有点多,不像南北云客·万里所说的那样清净。当地人告诉我:“今天是星期天,所以人多。”的确,原本沿海居民信仰者就多,加之我又赶到了星期天。

依山面海,坐北朝南的南普陀寺,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的地方。

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幅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夏岛对太武以增辉。”这幅对联将寺庙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的清清楚楚,那就是说寺庙在唐代就有了。

五代时,僧清浩,在五老峰山麓结茅修行,称泗洲(岩),是鹭岛(今厦门本岛)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住僧山岩。

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文翠禅师在五老峰原泗州(岩)旧址结茅禅修,改称“无尽岩”。

元代至正年间被毁,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同安天兴寺觉光和尚燃指断臂,倡修苦行,并于岩壁亲题“息心断臂”4字,以明心志。此时,岛上无任何住僧寺院,只有无尽岩旧址。

明永乐初年(1403年),觉光和尚在无尽岩下谋建普照寺,殿堂毕具。

明代后期,寺田为豪右兼并,钱粮不足缴国课,岁入不足供香灯,至崇祯中(1628——1644),住持僧了蕴几欲弃寺而去。后因乡绅太常寺卿林宗载将其家族所购寺产一石八斗田地归还寺院,使普照寺香灯不灭,振作中兴。明末清初普照寺毁于兵燹。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靖海侯施琅将军,捐俸为倡,重建普照寺殿堂,并在大雄宝殿后新建一座专供观音菩萨的大悲殿。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改称“南普陀寺”。施琅恭请临济三十五代宗师,慧日禅师住持南普陀寺,是为南普陀寺开山第一代祖师。大悲殿的那尊观音菩萨,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观音的脸都是正对着你。

南普陀寺是目前国内僧人较多的寺庙。我参拜过世界各地许多地方的寺庙,像南普陀寺香火这么旺盛的庙宇,我还是头一回见。各种肤色的信徒、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呈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向左右对称展开,依次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

南普陀寺里有七座白玉如来佛塔和二座11层高的的万寿塔,听说是前两年,1993年、1994年由信士捐建,万寿塔前有个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了这里是分外清静高洁的佛门净地。我驻足观览了一会,这个时节的水里,上下翻腾着不少的“胡子鲶”,这些鲶鱼个头真不小,看来在这里生活的即安全又悠闲自得。

藏经阁是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建于1936年,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其内有一座白瓷观音,是明代福建德化巧匠何朝宗塑造。德化所产瓷器称“建白瓷”,自古以来就流传海外。何朝宗是明代瓷雕名家,善雕观音。他技艺高超且又作风严谨,一生只雕成十八尊观音像,南普陀寺收藏的就是其中之一。这尊观音造型别致,头发披肩,神态安详地半坐半躺在山石旁休息,生动逼真,线条流畅自然,观之,令人大饱眼福。

出藏经阁后登阶,山坡上镌刻着“五老峰”三字,五老峰原称五老山。那个似乎大笔一挥,粗犷豪放,笔力遒劲的,高4米多,宽3米多的“佛”字,刻在悬崖上的一块巨石上,乃清光绪乙巳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喜参和尚重建南普陀寺时,请振慧和尚题刻的。其下多有善男信女烧香磕头。

不远处,有明代抗倭名将陈第、沈有客的石刻,其文曰:“万历辛丑四月朔,三山陈第,宛陵沈有客同登兹山,骋望极天,徘徊竟日”。另有爱国将领蔡廷锴手书的“大好河山”遗迹。

五老峰是厦门岛第一高峰,山上遍是郁郁葱葱的相思树,由于来自台湾,又称“台湾相思”。盘旋曲径,直上巅峰亭台,俯瞰群山,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放眼海天深处,云雾迷蒙,苍苍茫茫。微风徐过,相思树随风摇曳,恍若置身蓬莱仙阁之上,飘然欲仙,其乐无穷。

南普陀寺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素斋。南普陀寺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调煮制作,严守素菜素料的制作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腥荤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其中“半月沉江”和“丝路菇云”(红烧白菜,配以冬菇、冬笋、粉丝)这两道菜中外闻名。

“半月沉江”原名:“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是以水面筋,香菇(干)为主料烹制的药膳。当年郭沫若看到了那一半香菇为黑色,一半面筋为白色的一碗圆形菜肴,宛如半轮明月沉在江底,色泽分明,因有当归的加入,味如鸡汤,郭老连声赞叹,欣然把这道菜命名为“半月沉江”,并在饭后题写《游南普陀》诗时,把这道菜名嵌进诗句,诗中写道:“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撼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半月沉江”点出“当归面筋汤”的绝妙形象。从此,“半月沉江”一菜身价倍增。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