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杂谈   

当今的中国文学真的超级差吗?

编辑:admin 阅读:833 次更新:2022-10-04 举报

  中国文学遭遇的是尴尬的定位调整问题,这个问题与人生的终极问题一致:它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中国文学艺术从古到今,其实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在我们的古代,讲故事的文学其实是并不受重视的,因为我们的正统文学是经史子集,它们比照的不是现代的文学小说,而是学术论文。我们古代的四大名著,诗词歌赋,归根结底,都是文人骚客茶余饭后的消遣,在这个阶段,它们与其他所有的艺术类别是相似的,例如画画、例如书法、音乐。

  中国文学命运的改变出在五四运动上,在那个阶段,我们以为我们的文学作品可以用来启蒙民众、普及道理——这个行为的本质在于,拉低经史子集的门槛,我们把一些大道理通过故事写出来,大家喜欢看,又容易懂,那样不就教化更多人了吗?这个阶段,我们将文学视为一种能够拯救世界提升社会层次的强有力的工具,开始重视起来,至于绘画、书法这些,则仍旧停留在原地,也是因此,如今他们并不难受。

  基于五四运动的方向,我们对文学的提倡持续了几十年,也出现很多成果,例如《红岩》之类的革命文学。这些文学,存在强烈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你看过之后,会对某个道理产生深刻的认同。然后,那场大运动失败了。

  我们对于文学依然寄予厚望——超越书法、绘画等其它艺术类别的厚望——但是在文学界内部,或者准确一点来说,是知识分子内部,对于支配他人的文学已经开始排斥。我们不应该随意地影响他人,所以文学成了个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强烈地挖掘自己生命里的东西,但尽量不要去考虑改变谁。这是八十年代后的一个大倾向,你写了东西,有人自然而然的喜欢和认同,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刻意去关注读者,甚至追求这样的东西,则是坏事。这个倾向性并不形诸于文字,但基于对那场大运动的恐惧,启蒙文学,被杀死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文学正在不断地回归到以前的小众艺术、文人消遣。但社会在不断变革,首先,百分百的人识字了,其次,我们认为文学具有“大作用”的观念仍旧在持续,所以国家也花了很多钱在促进它的运行,而文学则在这样的促进下不断地收窄,不断地深化它的“艺术”化进程。

  这中间的分歧就是:国家促进文学的目的是希望它能对社会做点什么,高端的艺术类文学则无能为力,而如今的大众,包括在知乎上讨论文学的各种人,下意识地认为,它本该比现在更辉煌才对。

  文学应该更有用更辉煌的念头,是五四给予的,但我们已经丢弃五四的方针了,高端文学愈发走向精英、猎奇的一面,托五四的福,这些文学创作者也认为自己应该影响更多的人——准确而言,他们认为整个社会都该喜欢高端文学才对,但事实则恰恰相反。人们在这种割裂的现实里反应不过来。

  ——事实与期待不符。

  在这个提问下,我看见有一个回答是说“这一届的读者不行”,很多人点赞。太对了,没错,高端文学摆在那里,大部分的读者已经读不进去了,但在这背后的一个本质问题是什么呢?

  ——怎么样才能让读者行起来?

  我们的文学界,不回答这个问题,即便回答,他们认为这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我们交给教育体系,或者他们希望有一天人们的素质高了,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高端文艺。

  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悖论,因为教育体系需要用好的文学作品作为素材,才能培养出读者的阅读素养来——这种好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尖端的,而是能够起到桥梁作用的雅俗共赏的。其实回过头看,八十年代读书的人多一些,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抖音、快手、电子游戏可供消遣而已,在可见的未来里,消遣会越来越多,教育体系可以强制一部分学生看一看所谓的高端文艺,但能培养出来的高素质读者,必然是越来越少的。

  至于期待某一天人们的素质高了,大家再来看文学,那就更加扯淡,因为我们今天给予文学这样高的荣耀,就是期待它来做这件事的。

  这就是中国文学目前的问题,搞文学的在搞艺术,国家希望它服务于社会,我们觉得它“应该”普及所有人,所以今天才有很多的问题,认为文学是不是式微了,是不是遇上困境。其实五四的文学理念,遇上了困境,但总的来说,现在搞文学的这批人,只是将文学拉回到五四之前的地方了。你们知道,写小说的人饿死是应该的,古代读书人很少有寄望于靠诗词歌赋吃饭的,就好像我们如今的画家,大家都知道很难吃上饭,谁对他们像对文学一样痛心疾首了吗?因为那是应该的,那就是小众艺术,极尖端的人,才可以被炒起来。

  所以文学呢,它的问题就在于它到底要去哪。它是能够解决为社会服务的关键问题呢,还是依旧回归于几百年前的小众消遣。事实上,曹雪芹饿死的那个年代,消遣也很少,所以他写出红楼梦来,还能受到一定的追捧,如果那个时代有快手、抖音、电子游戏……他应该会饿死得更快一点。

  时代在不断进步,事实上,在我们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学科都是串联的。在我之前回答关于文学一个问题的帖子里,有人说,我们的文学就是一个学科,它就是研究这些东西的,它不考虑普及,它只考虑如何深入,就像哲学、美学这些一样,但事实上,哲学如何影响社会,是有着极为清晰的脉络的,美学也是,包括哪些不知所谓的“时尚”,我们可以去看《穿普拉达的女王》这个电影里的一段,女主一度对时尚特别不在乎,不知道有什么用,而她的上司有一段经典的台词:

  “你觉得这和你无关? 你去自己的衣橱,选择…我不知道…比如你那松垮的蓝色绒线衫

  试着告诉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

  但你要知道,那衣服不仅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

  你也随意忽视很多,像奥斯卡·德拉伦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天蓝色的晚礼服

  然后,我估计是圣罗兰…是吗?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衫。之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8位不同设计师的最爱,然后放入其名下的商店,最后慢慢渗入可悲的CC(Casual Corner,提倡舒适的中档品牌),才让你从她们的打折货中掏到。

  总之,那蓝色值几千万和数不尽的心血。

  滑稽的是,你以为是你选择了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

  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了这件绒线衫。”

  时尚并不追求实惠,但时尚影响这个社会的审美,仍旧有着清晰的脉络。

  就好像理论物理学,我们都知道理论物理学是最高端的学科,搞理论物理的地位高于搞实用物理的科学家。但今天我们想想,如果理论物理学最终不能指导实用物理的发展,今天它还会有任何的地位与存在的必要性吗?别说搞对撞机了,他们吃饭都难。

  哲学、美学、科学……它们的理论如何化为我们眼前的社会,甚至推动、带动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清晰的逻辑链存在,文学原本也有,即便我们的文学不做启蒙了,我们研究各种高端的手法,如果是为了探索语言的极限,最终指导我们现实中的语言运用,那也是好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界,目前看来甚至像在避讳这个东西,他们还真想把文学搞成一种独立的“学科”。他们猎奇、深究,但对于普及,很遗憾,他们的脑子,像是死掉了。

  “这一届的读者不行!”

  啪啪啪,大家鼓掌。

  为什么不行呢?千篇一律的,社会浮躁。

  但文学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希望在社会黑暗蒙昧的时候,靠文学点起一盏灯,希望在社会逐渐变得浮躁的时候,伸出双手把它拉起来。但文学做不到,他妈的居然还敢装作“那不是我的工作”一般说“这一届读者不行”!

  这一届读者不行,就是文学最大的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错,中国文学超级差的,死了也没人可惜。

  *******************

  PS:有一些,是后续回复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逻辑悖论,这里再做一下补充。

  从“小众是艺术进阶中的必然现象”说起吧。

  这个说法是没错的,越是高精尖的东西,理解的人越少,但并不代表要把小众之前的东西全都杀死、扫光。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什么呢?文学界努力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将这个小众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吗?

  大家口口声声地说着“这一届读者不行”,不就是在对应着某一天读者行了,文学也就行了的期待吗?如果真的安于小众,知乎上对文学问题、文学困境如此多的讨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都认为文学挺好的,不就可以了吗?

  有极小部分的人确实认为“文学挺好的”,但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不甘于如此的。我们在潜意识里希望有一条更宽的路,那才是这些问题所透露出来的本质。

  那么,如果我们承认自己不甘心它“太小众”,也不甘心“读者不行”,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道路不就摆在眼前吗?

  “这一届的读者不行”,所以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让读者行起来啊。

  文学界有多少人在做这个事情呢?然而没有,至少没几个。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说着“这一届读者不行”,把问题一抛,然后继续做着更小众的东西,面对着不断狭窄的文学生态,或者愤愤不平地抱怨,或者说一句“我坚守了”。

  有人说我是不是对文学界有看法,有抱怨,当然,就我所见的,整个传统文学界的趋势还在不断地变得更小众,除了抱怨和“坚守”,他们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甚至于他们还在不断地致力于扼杀“通俗”的一部分文学残留。

  永远要有人做高端的东西,但整个文学体系,需要的是全面和健康。

  我曾经跟人开玩笑,把现在写严肃文学的作者,发配百分之九十去写通俗文学,中国文学的生态,就有可能盘活。通俗文学决定文学的生命力,通俗文学做的是读者,严肃文学做的是高度,健康的生态里,两者是要成比例的。但目前的文学体系、理论倾向,倘若它们看着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在做通俗,他们会觉得通俗是没有价值的,你们应该跟我们一样追求那些高度……文学体系一直是在自杀而不自知。

  “这一届读者不行”“小众是艺术进阶的必然趋势”这些话语,其实都是这个自杀体系里的一部分,反正文学没有责任就是了。责任是读者的、是教育体系的……不,责任就是文学体系的,因为是它在死。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敬仰这个东西,我看文学名著的时候,苦恼于这些东西为什么没人看了,后来我发现,严肃的想要有人看,得从通俗开始做起。眼前的中国有一百个人在做严肃文学,由于没有读者,这一百个作者还在不断流失。如果把九十个人分出去做通俗文学,这九十个人就能将读者转化过去,这九十个人是为了将“不行”的读者变得“行一点”,读者行了,会去看最后十个人的作品,但这个生态会生生不息,不断做大,最后作者会越来越多,等到有一万个作者的那一天,尖端会有一千个做严肃文学的作者,它的十分之一,也比目前的整体要大。

  那个时候,我们期待的名著会出现,文学会盘活。

  走出文学困境的钥匙,不在于文学本身,其实在于读者。

上一篇: 七绝.重阳吟物

下一篇: 廖新元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同意 匿名 10-28
写的真好,我排队。 田灵玲 10-04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