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草人札记·哲思篇-12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9 次更新:2025-11-12 举报

草人札记·哲思篇-12则

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的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分成九派,其中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是子思(孔子孙儿,公元前483--402年)孟子与荀子两派。子思和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而荀子给予孔子思想积极一面肯定的同时,对其消极一面也予以批评。

“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其“中庸”思想,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发挥:孔子认为,君子如好勇又疾恶会激成社会暴动,如果社会管理走极端的路子,会加速族有奴隶制国家的崩溃。也只有“中庸”,才可以挽救这种走极端的毛病。在子思看来,君子要做到“中庸”不难,因为君子都是智者贤者;想让小人做到就难了,因为他们既愚蠢又不肖。无论谁去劝他们不趋极端而中和以处时,他们都不会听。于是,子思提出在讲“中庸”的同时要讲“王道”。所谓“王道”就要求大家不要偏颇、私好、作恶,要遵守“王义、王道、王路”。

同时子思又发挥孔子“内省”思想:孔子曾提出要“自省、自讼(自责)”或“内省”。虽然提出,但并不叫人怎么去致力。而子思把孔子的“内省”发展为“慎独”。比如子思提出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在上位的,则不侵陵下位;在下位的,不向上位攀援”、“正己而求于人”、“不怨人,不尤人”等,这些都是致力于“慎独”。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