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作品   

科普散文:写给臭氧层的一封信

作者:翟峰 阅读:1301 次更新:2025-07-29 举报

科普散文:写给臭氧层的一封信

作者 翟 峰

 

可敬可亲的臭氧层:

您好吗?

我说您可敬可亲,是因为您通过把自己90%的气能覆盖在了地球表面2040公里之间的这层臭氧薄层上,从而保护着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难怪,人类环保科学家给您起了一个不怎么好听但很适合您的名字臭氧层。

当然,亦有一些环保科学家形象地称您为披在地球上的一件保护其安宁的巨大臭氧衣。

也就是说呀,有您的保护,人类就能享受到好天气;而一旦失去了您的保护,人类就可能遭到坏天气的困扰啦!

我知道,您在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主要作用是挡住对地球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的通过。因为,您在保护地球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如您对于太阳光中与生物无害的可见光和A段紫外线,一律放行。

而您对生物害处极大的C段紫外线,就会把它们全部吸收。

而您对生物害大利小的B段紫外线,还会把它们大部分吸收后再把小部分放行到地面去杀菌消毒……。

正因为您具有诸如上述种种特殊功能,所以,您才会尽可能行使好保护地球的神圣职能,尽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天气。

然而,好多年以来,您的这件用于保护地球安宁的巨大臭氧衣,却遭到了来自人类地球一些您最怕的气体的腐蚀。

由于这些气体的腐蚀,您的这件巨大的臭氧衣已出现了一些很大、很大的空洞。

就在科学家发现您臭氧衣上空洞的同时,世界各地纷纷报道的坏天气亦变得愈来愈多啦!

于是,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啦!

这说明,天气和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以及人类免疫系统和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海洋生物〕遭到破坏,都与您的这件巨大臭氧衣出现空洞有关呵!

可见呀,如果没有您的这件巨大臭氧衣对地球形成的保护层,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

若是这样啊,地球就会成为没有任何生命、没有任何生气的不毛之地呵!

那么,从人类地球上侵蚀您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气体呢?

您说,这种可怕气体,实际上是一种能在低层大气中稳定地游荡10年左右的时间,然后进入同温层的卤代烃类物质。

而其主要成分,是含有氯、溴原子的烃类物质。

例如,用作空调、电冰箱制冷剂的氯氟烃,就能直穿您的这件巨大臭氧衣所形成的臭氧层,然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迅速分解,并产生大量的专门拆散臭氧分子的氯原子,从而致使您的这件保护地球表面的巨大臭氧衣所形成的臭氧层,逐渐变薄,最终而导致您臭氧衣上空洞的出现。

您说,虽然人类地球上的46个国家,早在1987年9月16日就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保护您的蒙特利尔公约议定书,并开始采取了保护您的一系列具体行动。

您还说,虽然自蒙特利尔公约实施以来,大气层中存在的大量破坏您的物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减,但这项全球之战远未停止,人类还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那些发展中国家。

因为,自蒙特利尔公约实施以来,地球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使用了对您无害的产品,但同时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含氟里昂的冰箱、空调等产品的量却在增加。

可见,人类离蒙特利尔公约中特别确定的必须完全停止使用氯氟烃,并使您的这件巨大臭氧衣所形成的臭氧层上的空洞,于21世纪中叶得到完全恢复的目标,确实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啊,人类希望您仍应深信,只要地球上的人类愈来愈来清晰地认识到您的存在价值和您对保护人类生存与健康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并为保护您而采取更多的卓有成效的措施,那么,人类保护您的最终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其实,我知道您特别想告诫我们人类的还有一句话: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存活得更好更有质量,为了人类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愈来愈好的天气,请地球公民们多买对臭氧层有益的产品吧!

可敬可亲的臭氧层啊:

我们相信,愈来愈多的人类公民们一定会按您的要求去做的。

最后,衷心祝愿您能早日修补好披在自己身上的这件巨大臭氧衣的空洞!

希望您能以健康的好心情给我们人类带来更多、更舒心的美好天气!

谢谢您呵——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臭氧层!

 

注:作者翟峰先后吸收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环境文学作品多篇和撰著环保文集多部;该篇科普散文曾首发于国内统一发行期刊《金秋》(2014年第7期),并曾先后转发于《上海科普作家·作品集萃》专栏(2016-10-14)、《中国科普作家·作家专栏》(2016年10月14日)、科普文化交流网(2017年2月28 日)。

 

附录:相关发表讯息暨转发网址链接——

写给臭氧层的一封信  作者翟峰 《金秋》(2014年第7期)

 

上海科普作家·作品集萃(2016-10-14 )

http://www.shkpzx.com/8227/9063/27339.html

 

中国科普作家网 (2017-02-20 )

https://www.kpcswa.org.cn/web/press/members/author/12135I2016.html

 

科普文化交流网(2017/02/28 )

http://kpzj.cnyw.net/view.php?newsid=424

 

上一篇:

下一篇: 仰时威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