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 奇石生辉
谷雨时节 奇石生辉
文/何刚毅
谷雨时节雨纷飞,新春最后一个节气眼看就要过去。北国风光文学社一众爱好文学艺术的老同志,刚刚结束文学社蒋毅长篇谍战小说《山城秘密战》新书研讨会。又发起了一项新的活动,参观文学社新进文友张卫国老师的奇石收藏。
一、风雨无阻
文学社一班人与卫国老师约好后,黄主任告诉我说,约好的时间是周四下午。
两天后,周四上午天公不作美,一直都在下雨,临到午后,我想这天气,文学社一帮老年人行动不太方便吧。便微信黄主任说:“下着大雨哟?”意思是有无改变的意思!
没想到黄主任直接来电话说:“约都约好了,当然是风雨无阻哟!”口气坚定,并且显然是蒋社长、任社长的口气。因这两位社长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便没二话可说。
时间到了两点,我还在犹豫,外面雨纷纷的,还带有一些寒意,是穿什么鞋,披什么衣服,戴不戴帽子或打雨伞!重庆的天气就这样,这个季节的天气一会热,一会冷。只好加披一件外套,戴上一年四季难得一戴的帽子,便匆匆赶过文学社去,一见任社长,就听他说,“老蒋他们已乘车先过去了!我和建军在等你,马上车子回来接我们几个。”路不远!还有车接,那就不是问题了!“那好那好”我急忙回答道。别说,突然感觉这点小雨不算个问题了。
我们来到小区西门外,不一刻老邓就开着车过来了。我们当即上车来到不是两公里的鸿恩寺山腰脚的鸿恩寺小区,大家都在进门处等着。
到文友家参观,对我来讲是很少有的情况,而我们一来就八个老太爷,走家访还是感觉人比较多。
据说文友张卫国家里,收藏了一些石头,估计是有几个比较奇特的石头吧,否则也不会让大伙都来看一看了。
卫国老师说,就他们老两口平时在家,住在这30层楼上的顶层,大家挤着上电梯,都是大老爷们,挤得满满的刚好。
二、奇石之家
来到卫国老师家门口,依次穿鞋套进屋,蔽见屋里并不太宽敞,说是两室一厅的房型,当我换上鞋套进屋一看,从门口开始的柜台上,就摆满了各种石头,长的方的,椭圆的,条形的,棱角的,大的小的,黄的紫的,黑的白的五花八门。着实好看。转身一看正面饭桌上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跨进客厅一看,更是让我感觉目瞪口呆,连电视机前的条几上,两旁的立柜上,客厅中的茶几上,沙发边的角落全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并且临门一面的墙上还专门设计了精品陈列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一行众人进得室内,原本不太宽敞的过道,一时更显得拥挤起来,且众人惊叹不已。特别是有一块石鱼图案,将社长、赵院长都说,这种天生的比画的都还真实,大家都围过来欣赏。黄主任拿着一块白猫图案的奇石来问我,听到没有嘛,刚才讲的这块石头的故事。来不及细看,我跨到阳台,可阳台边角也陈列了石头,并且有栽种的花木绿化相间,十多平方的阳台隔出了一个工作室,也摆满了陈列架与各类奇石。大家在拥挤声中赞叹不已。
卫国老师提高嗓音说,“这算啥子哟,这边还有,随即穿过厨房开了另一侧的房门,大家随即鱼贯而入,进门口墙面的两个陈列架,整齐地陈列着不同的奇石,并且满室的陈列架都是顶天立地的依次摆满了各类奇石,好在这里的沙发,茶几上没放石头,客厅略显宽敞一些,正面墙上悬挂着一方阴沉金丝楠木上书“闲石居”三个篆书大字。
卫国老师连声邀请大家,“请坐,请坐”,他夫人贤慧、随即端茶倒水。大家边参观,边围着茶几坐下来喝口水,什么茶都不重要了,卫国老师说“反正啥子茶都有,随便用!”
二、石缘传奇
卫国老师,目前还开着一家公司,那边还有库房,也还放了不少石头。我们看到的这里是一次购买的两套两厅一厅相连的两套房子,打通精装修的“闲石居”。他夫人喜欢书画,他们各有一间工作室,室内有几幅书画陈列。卧室两间,一间留与时有回来的子女。整个房屋的装修在十年前,就是按这个陈列室风格来装饰。
说起与石头的缘分,那是二十多年前,因单位在湖北宜昌设了办事处,他本人被调到那里工作。
起初,是办事处的一位大姐说,“卫国,送你几个石头要不要哟!”
卫国跑过去一看,一种难以抑制的山峡情结,使他抱起一块重六七公斤的山峡石端详着,脱口而出地说:“这不就是山峡奇观吗?厚重,重叠,宏伟。喜欢!喜欢!太喜欢了!”就这样在闲暇中开始了淘石的旅程。并逐步对奇石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这一行动,由于情有独钟,心有所属,不知不觉十多年坚持下来,直到现在。
卫国老师说:“今天让你们这些文学社的老师们来看,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你们说我收藏了一屋的宝藏。谢谢各位老师鼓励,我能与各位老师有缘,能参加北国风光文学社,我也算是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家的感觉!因为你们谈的是每一块石头的艺术风格,问的是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完全问到我的内心中去了。太感动了!”
文学社蒋社长代表大家说:“哪里哪里,谢谢你对文学社同志们的信任,你这是让我们文学社的同志们开了眼界,你这里完全就是一个奇石博物馆。让大家长了见识哟!”
卫国说,哪里全靠任社长任老师引见哟。
接着有同志问:“你的第一块石头还在不在?”多讲一点这些奇石头的故事!
卫国老师一边说一边就到室内去搬出来那块七八公斤的山峡奇石出来让大家观赏,建军老师和书画家刘老师赶紧帮助接下来放在茶几上,卫国老师还立即取来一条湿巾为奇石擦灰尘,就像爱惜自己的子女一样,讲述它的神奇所在。
说着,卫国老师还一一地拿出几块形态各异的石头对大家说,这一块有人说给一万元卖给他,另一块给一万,给八千,给两万的不等,但自己都舍不得出手,正像刚才说的这些石头就像子女一样,我喜欢他们待在家里。其中不少精品,如二龙戏珠、清明上河图、天女散花等,以前还常常带一两块奇石出去交流,渐渐地我发现,除了说钱,都没说个名堂。也就难得出去了。
四、心系长远
大家说起“卫国”老师的名字,他父亲是山东人,是抗美援朝的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人,转业后分配在重庆苗儿石天源化工厂任军代表。他出生在苗儿石这里,取名叫卫国,读书在山东,后来回到重庆天源化工厂工作,退休后,即想到在自己出生地重庆,便回到苗儿石购房安度晚年。而生命不息的他目前还自己开着一家公司任董事长,说要干到八十岁再做打算。
卫国老师说:自己也曾试着把这些石头拍成照片,配上自己写的诗词,做了一本画册。但由于不会电脑打字等,自身文化有限,做起来确实费劲。虽有满心情怀,但还是存在表达困难的问题。希望今后能在文学社老师们的帮助下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出一番奇石传承的贡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想办法,起初越谈越近,大家都是邻居。最后越谈越远,一直谈到八国联军掠夺我国的宝藏,无不义愤填膺。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晚间,卫国老师宴请文学社一行老师,大家激情澎湃地给卫国老师提建议,讨论各自的观后感。席间我也无比感慨,当即赋一首以此祝酒助兴,当即吟道:
卫国保家君自强,清风闲石悦心房。
人生足迹踏方界,情有所居诗远航。
赢得在座大家一阵掌声。接着曾经当过厂长的邓老师,也随即吟诗一首:《览石感》
千奇美石收天精,万般轮幻付艰辛。
今朝拥有东南西,唯有立峰卫国英。
一首诗歌一杯酒,众人其乐融融。北国风光书画院长赵老师,当即制作了当天的视频《奇石圣殿无尽宝藏一一卫国老师私家博物馆》并发到了微信群,大家一致叫好。赵老师说,这只是第一集,还有好的在后面。
最后文学社蒋社长也赋诗一首,《看卫国君闲石居有感》
千姿百态奇异石,行云流水天下一。
凤凰猛虎深海鱼,二十年间出彩绩。
蒋社长妙赞卫国不愧是石头收藏家。为北国风光文学社增添了文学厚重感。张卫国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还是到了文学社我才像找到了组织一样,感觉生命中又开出了一朵鲜花,就像鱼池里有了水,鱼儿游得也欢乐。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