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辞掉职事再进山洞,离开鼓山奔赴天台
萧古岩那天剃度受戒,剪掉了那像奋威的雄狮的长综似的披肩长发,又换了一套新僧衣显得精神帅气多了。他又在涌泉寺担任了四年的职事。萧古岩担任涌泉寺的职事,既是水头圆头,又是行堂典座。在他的职事任上,不管什么事,都非常认真卖力。他天天用两手提水,那水桶特别,竟然是圆锥体,半道上无论如何是不能停下来休息的,必须一路小跑,一口气送进水缸里,才能喘口气,萧古岩都得心应手地完成了。再看那菜园里蔬菜长得那样旺盛,可见萧古岩也是花费了许多心血和精力的。
涌泉寺的事情也够繁多的,光就水头和圆头两件事就已经够萧古岩忙的了。每天涌泉寺吃的用的水,都得萧古岩用双手一桶一桶地提回来,那个不小的菜园里蔬菜的种植管理都是他起早摸黑地忙活出来的,另外还得担任行堂和典座两件职事,就是萧古岩有分身法也忙的够呛啊!一天的职事忙活下来,累得睡觉都来不及,那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读经书,学佛法呢?作为一心向佛,自幼就追求佛法的萧古岩万万是不能接受的。萧古岩费劲周折,离家出走,就是为了修行悟道学法,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精力和时间全都耗费在职事这上头,这绝对不是他萧古岩的初衷。他想到了玄奘大师,跋山涉水,吃尽苦头,单单在沙漠断水就是四天五夜,在这样的极端恶劣的境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经过一百几十个国家,跑了五万多里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印度,学习了大乘佛法,翻译了许多佛经,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萧古岩有朝一日,也将像玄奘大师那样修炼成一名能够吃苦历险的苦行僧,远涉江湖,不远万里跋涉到印度学法取经,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做出毕生的努力。
萧古岩不能在这个寺庙职事的位置上耗时耗费精力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职事,道别古月禅师,辞别了妙莲师傅,单人匹马带了一件僧衣、一条裤子、一双鞋子、一件蓑衣进了后山的岩洞,过起了苦行僧的日子。
萧古岩进入山洞以后,每天都盘腿打坐,紧闭双目,两手合十,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心静如水,一心向佛,默念佛经,入定悟道。
人都有大脑,要说什么都不想,那也不现实,不过萧古岩不想的事情是哪些世俗之见,私欲贪念,然而他想的是佛经佛学,追求佛法,希望通过修炼悟道从而达到超然悟空的神秘境界。他誓言要像玄奘大师一样,远赴印度取经学法,为发展中国的佛教文化作出贡献;像济公活佛一样去普度众生。
萧古岩长期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岩洞中苦心修行,不生火不做饭,每天进食随心所欲,想起来饿了,就去洞外随便采摘些青草松毛充饥。这些松毛青草随处都是,倒也得来容易。他口渴了喝水也方便,山后就有清纯甘甜的山泉水。就是这些松毛青草和山泉水,滋润养活了他,使萧古的生命维系着,身子完好无损。
由于萧古岩隐居在鼓山的一个山洞中修行修炼,潜心悟道,三年了那绝无仅有的僧衣僧裤都因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拖一片挂一片,仅仅能够遮丑而已。萧古岩在山洞中修行三年,毛发未曾理过,那头发长得像奋威的雄狮的长综一样披散在肩上,头上还束着一个纲圈,那装扮简直与当年梁山的武松倒有点相似了。要不是那破衣烂衫,人们忙一见,还以为是武松再世呢!
萧古岩除了外出寻觅食物和喝水外,其余时间白天黑夜都盘腿打坐,闭目养神,双手合十,心静如水入定悟道,活像一尊佛像,就连豺狼虎豹也不把他看做是一个活物,都回避三尺,离他而去。可是那些蛇虫之类的野物就不同了,那些蛇类常常从萧古岩的腿上攀爬而过,更有甚者是那些蝎子竟然爬到萧古岩的那像奋威的雄狮的长综的披肩长发上嬉戏打闹,萧古岩却浑然不知,当然也就无所谓怕与不怕了。
萧古岩在后山岩洞,苦练修行了三年,有限的衣裤已经破烂不堪,拖一片挂一片的,除了还能遮丑外,就谈不上是衣裤了。那披肩长发,随风抖动起来,活像奋威的雄狮抖动它的长综一样,那脸被披肩长发掩盖得变得小多了,被山风吹黑的脸膛的上方,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着亮光。
这天一早,有一个山民来山上打柴,突然发现他的对面有一个人在采摘松毛往嘴里塞,狼吞虎咽。打柴的山民见了怪同情的,他想这究竟是什么人呢?想再看看,不看倒也罢,一看他被吓蒙了。只见这人头戴钢圈,长发披肩,衣裤破烂不堪,拖拖挂挂,不成样子;身形瘦高,脸黑眼大,炯炯闪光,这不就是一个野人,一个妖怪吗?打柴人吓得魂飞魄散,惊呼大叫起来“妖怪,妖怪,鼓山出妖怪了!”,一边奔跑一边不要命地喊着叫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鼓山出妖怪”的消息,一下子就呼啦啦地传播开来了,传的沸沸扬扬,尽人皆知。打柴的山民不敢上山打柴了,打猎的猎人不敢进山打猎了,就连来涌泉寺烧香的香客也变得少了。
“鼓山出妖怪了”这消息也传到了涌泉寺。涌泉寺的妙莲师傅和古月禅师听到这个消息,不觉“哈哈哈”大笑起来,什么“妖怪不妖怪的”,不就是涌泉寺的职事萧古岩吗?
古月禅师自报奋勇说:“我去把萧古岩叫回来,不要在那里作妖了。”
妙莲师傅想,这下好了,萧古岩把自己折腾成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妖怪了,吓得打柴人、打猎人都不敢进山了,就连涌泉寺的香客也逐渐变得少了。出家人修行悟道就是要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结果萧古岩弄巧成拙,反而害苦了老百姓,罪过啊,罪过!妙莲师傅说:“古月禅师,萧古岩的声名被他自己弄糟了,他已经不合适在涌泉寺待下去了,可怜他一心向佛,潜心修炼,确实也感动人,你去找到萧古岩,让他到别处去修行吧!”
古月禅师担心道:“让他到哪里去呢?”
妙莲师傅笑了说:“你让萧古岩到天台山去礼拜融境法师去吧!会接待他的。”
古月禅师与萧古岩相处甚欢,萧古岩在涌泉寺任职事期间,常常到古月禅师处借阅经书,也听古月禅师讲经说法。古月禅师来到岩洞,看见萧古岩衣裤破破烂烂,人瘦毛长,狼狈不堪,不觉摇头叹气。古月禅师就把妙莲师傅的意思传达给了萧古岩,萧古岩二话没说,就告别了古月禅师上了路,向浙江天台山去了。
上一篇: 风雨夜归郎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