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大门楼”的传奇故事

作者:闫应科 阅读:177 次更新:2024-04-27 举报

“大门楼”的传奇故事

——闫得胜故居初探 

 

老闫桥自二世祖起,只有长门长子留守,其他均为外迁,一直延续到十世祖。十一世祖兄弟五人,二门四门留守,一三五门去闫新庄。

以当中院的路为界,十一世祖“润福”住路东,“润生”住路西。从村北围壕起自北向南至当中队饭场,依次为润福祖后裔,即:闫士邦、闫俊邦、闫居邦、闫排邦、闫道邦等五家。

后来,由于村落的逐渐南移,村北边的围壕已荡然无存,目前已为庄稼地。或许这就是“宁往南挪一千,不往北走一砖”的缘故吧!

润生一族住路西,后发展到全村其他各处。在路西居中位置,有一个建筑十分考究的“四合院”,是这村里最早的一栋砖瓦房“大门楼”是口语方言,建造时为青砖瓦房,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建国后青砖墙犹在,房上面已换成麦秸秆草顶盖。

建国后,这里刚开始属于村里公共用房,那时候的村里人习惯称之为“公干”,是被政府充公(没收归公的意思)的房产。国共两党拉锯时期成立的新生革命政权——闫桥乡政府,曾经在这里办公。

五十年代末,这里住着几户人家。后堂屋住着闫孔令、闫孔怀两家,东厢房住的是闫孔玉和老母亲;西厢房已被拆除成为通道;“倒座屋”住的是闫孔彬、闫孔才两家。

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说,这个“大门楼”有八十年的历史,如此说来,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公元1870-1880)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那时候,是谁家能有如此实力盖得起如此恢弘的四合院呢?笔者写到这里,不得已放下手中的笔——准确的说法是键盘,陷入苦苦的沉思……

思来想去,百思不得其解!蓦然之间,脑海里浮现出闫如俊父子爷仨惨死、一门人家破人亡的厄运。翻开已经看过无数次的家谱才发现,有一个门头“前无来处、后无去向”,会不会就是他们家呢?

闫如俊:15世祖清光绪年间秀才,在本村开办学堂。其子闫得胜,少年投军,荣升都统要职,因甲午战争失利被冤杀。其子闫好文,参加农民起义军被剿灭。闫得胜、闫好文相继被杀后,闫如俊及家人伤心至极,悲痛欲绝,哭天不应,上告无门,在他到涡阳县县衙申冤告状的路上,走到江集北边不远处,死在上访的途中。

纵观闫桥历史,闫如俊这家人文武兼备,地位显赫,家资雄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只有他家会有如此财力建豪华宅院。目前已确定,“大门楼”就是清末抗日将领闫得胜故居。

谱系截图谱系截图

注:建国后住进“大门楼”的几户人家,虽知闫如俊家事,但长期以来认为是闫好文(字广远,号梦周)参加农民起义惨死案。其实不然,闫好文十九岁遇难没有成家,无子嗣。

判断“大”是闫得胜故居的三点依据:一是这个四合院建造时间,大约在“1870—1880”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能够有财力的只有闫如俊、闫得胜父子。二是这个院在建国前后是被政府没收归公的房产,与闫得胜的家境背景相吻合。三是建国后的五家实际居住人,不知其先辈闫好义是否与此案有关谱中三个闫好义,未知哪一个涉及本案 

大门楼是农村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门脸的作用,即宅院的入口部分。它不仅是避雨的遮盖,也是宅院美观和身份的象征。在建筑风格上,大门楼通常会有装饰性的砖石雕刻,增加其美观性。

作为宅院的入口,大门楼不仅提供遮风挡雨的功能,也是展示主人品味和地位的标志。在农村,建造大门楼体现了主人对家庭和宅院的重视。大门楼的结构设计通常较为简单,但会在门楣或门框上添加装饰性的砖石雕刻,这些装饰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

其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门楼不仅是实用的建筑,也是家庭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它的存在强调了家庭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家庭成员对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由此可见,大门楼不仅是农村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它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细节,展现了主人的审美品味和文化背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